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2)
2023(6847)
2022(5426)
2021(5007)
2020(3967)
2019(8813)
2018(8457)
2017(16864)
2016(9173)
2015(10104)
2014(10181)
2013(9843)
2012(9296)
2011(8569)
2010(8654)
2009(7979)
2008(7769)
2007(7061)
2006(6583)
2005(5961)
作者
(25815)
(21566)
(21472)
(20687)
(13943)
(10256)
(9844)
(8320)
(8189)
(7860)
(7357)
(7194)
(7095)
(6943)
(6891)
(6731)
(6483)
(6277)
(6217)
(6216)
(5423)
(5330)
(5257)
(5024)
(4940)
(4843)
(4831)
(4674)
(4266)
(4219)
学科
(41169)
经济(41141)
管理(25937)
(23420)
(17830)
企业(17830)
地方(15615)
(12384)
方法(11878)
中国(11186)
数学(10541)
数学方法(10358)
地方经济(9388)
业经(9024)
(8855)
农业(8310)
(8201)
(7780)
贸易(7775)
(7698)
(7511)
(7495)
环境(7374)
(6618)
银行(6616)
(6422)
及其(6421)
(6366)
金融(6365)
(5644)
机构
学院(130496)
大学(126765)
(56364)
经济(55057)
管理(49315)
研究(48604)
理学(41754)
理学院(41234)
管理学(40594)
管理学院(40317)
中国(36863)
科学(28907)
(26761)
(26283)
(24341)
中心(22020)
研究所(22000)
(20931)
财经(19944)
(19686)
(19118)
师范(19025)
(18291)
(17939)
北京(17108)
(16828)
业大(16745)
经济学(16745)
师范大学(15132)
农业(15104)
基金
项目(86208)
科学(69196)
研究(65937)
基金(61777)
(53559)
国家(53109)
科学基金(45569)
社会(42266)
社会科(40114)
社会科学(40106)
(33801)
基金项目(31828)
教育(29462)
(28990)
自然(28255)
编号(27536)
自然科(27473)
自然科学(27464)
自然科学基金(26939)
资助(25105)
成果(22646)
(21035)
重点(19998)
课题(19810)
(18877)
(17698)
发展(17459)
国家社会(17355)
(17178)
(16747)
期刊
(66633)
经济(66633)
研究(41676)
中国(25651)
管理(18154)
(18060)
(18026)
科学(17221)
学报(15982)
教育(15670)
(15606)
金融(15606)
大学(12225)
农业(12180)
学学(11498)
业经(11320)
技术(11037)
经济研究(10578)
财经(9286)
问题(8453)
(8075)
资源(7599)
(7588)
国际(6747)
现代(6425)
(6253)
(6237)
(6199)
论坛(6199)
技术经济(5985)
共检索到202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海尔曼·皮拉特  杨志军  
鲁尔区是德国一个以煤炭、钢铁、煤化等产业为基础的老工业区,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约束,鲁尔区从1960年代力图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分析了转型中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概述了区域政策和地方政府的作用,总结性提出了七项建议,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及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红卫  
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区域。鲁尔区经过近3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功地从德国的"煤钢中心"、"煤城"、"重污染区域"成功转型为整个欧洲的"文化之都"。而开始于1990年代末的山西产业结构调整至今尚未取得明显效果,甚至在很多年份是越调越重。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和制度安排上的异同,尝试提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晟晖  
建国以来矿业城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随着对资源的深度依赖往往会陷入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 ,只有变单一结构为综合型的产业结构才能走出低谷已经成为共识 ,但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本文分析、总结了这些障碍 ,并以德国鲁尔区成功的产业结构转型为例 ,对我国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好好  李立伟  张彬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对陷入衰败的鲁尔区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改造和转型。其主要做法有为传统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积极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内生型发展模式来推进鲁尔区改造转型等。这些做法中特别值得我国东北类似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借鉴的是通过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内生型区域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华富,韩世君,路建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葛竞天  
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由此笔者想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于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陆小成  张玉照  
德国鲁尔区依托煤炭资源推动传统工业发展,引发城市发展转型困境,并对传统工业区进行文化内涵的改造提升。借鉴鲁尔经验,中国城市发展应该重视文化改造,制定区域整治规划,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优化产业升级,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潇  
近几十年来,德国鲁尔区一直致力于结构转型,在工业遗产利用、生态复兴等很多方面树立了样板。从认识鲁尔区内在的空间特质(多中心)入手,识别其空间特色,然后剖析基于此特性的三大空间发展思路(结构紧凑),进而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苑琳  
德国鲁尔区由原来的煤炭、钢铁等传统的工业转变经济结构,走出困境,形成一条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显现良好的发展前景,要借鉴这些经验,有效推进山西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瑄玮  李瑞丽  
我国钢铁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借鉴德国钢铁产业尤其是鲁尔区钢铁产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路径依赖与突破,对于指导我国钢铁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钢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式的增长模式,创造出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以资源型为发展模式的基地,发展道路与世界上的典型老工业基地鲁尔工业区发展路径大体一致。比对鲁尔工业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对鲁尔老工业区的振兴发展进行总结,鲁尔区转型力度和改造范围有限,能源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指出,要学习以鲁尔等为代表的老工业区的成功经验,在"三个推进"和"四个着力"政策背景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老工业基地的内生动力,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早日重现老工业基地昔日的辉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楚琳  刘云刚  
工业区转型一直备受关注,德国鲁尔区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之一。选取鲁尔区关税同盟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考察和半结构式访谈,剖析其转型过程中的多主体参与机制,总结其治理框架发现:在多渠道的资金投入、矿区工业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建筑与环境的更新改造、日常运营与管理及社区生活与空间活化等方面,政府自上而下管理与适度放权相结合扮演支柱角色,社会公众在分担公共事务与参与公共生活过程中活化社会空间,市场主体的自身发展与矿区转型形成良性循环。三类主体活跃互动,其多主体协作治理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在工业区转型过程中,政府可尝试脱离"全能包办"的思想,将部分职能释放予社会和市场,吸引其主动进入和发展,共同推动区域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少华  侯瑞瑞  
作为曾经的世界城市,通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从煤炭及钢铁制造中心转变为以传统工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综合经济区。在转型过程中鲁尔区先后采用了再工业化和新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自身基础,采取了合理选择新的主导产业、体制创新等一系列措施。虽然鲁尔区在政府和体制环境等方面与中国的城市存在着许多差异,但其转型经验对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