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84)
- 2023(4045)
- 2022(3518)
- 2021(3265)
- 2020(3026)
- 2019(7231)
- 2018(6992)
- 2017(13419)
- 2016(7084)
- 2015(7876)
- 2014(7662)
- 2013(7496)
- 2012(6898)
- 2011(6365)
- 2010(6473)
- 2009(5907)
- 2008(5728)
- 2007(4942)
- 2006(4477)
- 2005(4095)
- 学科
- 济(35561)
- 经济(35539)
- 方法(17269)
- 管理(17168)
- 数学(15871)
- 数学方法(15490)
- 业(14784)
- 企(12073)
- 企业(12073)
- 地方(8312)
- 中国(7370)
- 学(7249)
- 农(6941)
- 业经(5395)
- 贸(5297)
- 贸易(5289)
- 理论(5283)
- 易(5086)
- 财(4919)
- 环境(4897)
- 农业(4575)
- 关系(4455)
- 地方经济(4326)
- 划(4111)
- 制(4010)
- 和(3961)
- 融(3882)
- 金融(3881)
- 技术(3787)
- 策(3517)
- 机构
- 大学(98905)
- 学院(97504)
- 济(41165)
- 经济(40346)
- 研究(36883)
- 管理(36744)
- 理学(31678)
- 理学院(31288)
- 管理学(30217)
- 管理学院(30033)
- 中国(26503)
- 科学(23311)
- 京(21694)
- 所(19042)
- 农(17427)
- 研究所(17360)
- 财(16949)
- 中心(16049)
- 业大(15834)
- 江(14832)
- 北京(13951)
- 院(13602)
- 财经(13470)
- 农业(13454)
- 范(13421)
- 师范(13308)
- 经济学(12462)
- 经(12227)
- 州(11733)
- 省(11312)
- 基金
- 项目(68727)
- 科学(54312)
- 基金(50505)
- 研究(47499)
- 家(45413)
- 国家(45134)
- 科学基金(38153)
- 社会(30327)
- 社会科(28864)
- 社会科学(28856)
- 省(26531)
- 基金项目(26004)
- 自然(25710)
- 自然科(25112)
- 自然科学(25105)
- 自然科学基金(24570)
- 划(23190)
- 教育(22345)
- 资助(21788)
- 编号(18158)
- 重点(16061)
- 部(14998)
- 发(14990)
- 成果(14253)
- 创(13941)
- 课题(13301)
- 科研(13264)
- 计划(13249)
- 创新(13064)
- 国家社会(12987)
共检索到150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以资源型为发展模式的基地,发展道路与世界上的典型老工业基地鲁尔工业区发展路径大体一致。比对鲁尔工业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对鲁尔老工业区的振兴发展进行总结,鲁尔区转型力度和改造范围有限,能源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指出,要学习以鲁尔等为代表的老工业区的成功经验,在"三个推进"和"四个着力"政策背景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老工业基地的内生动力,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早日重现老工业基地昔日的辉煌。
关键词:
辽宁老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振兴 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好好 李立伟 张彬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对陷入衰败的鲁尔区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改造和转型。其主要做法有为传统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积极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内生型发展模式来推进鲁尔区改造转型等。这些做法中特别值得我国东北类似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借鉴的是通过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内生型区域发展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鸿勋
抓住突破口打开新局面———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一个新思路邓鸿勋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产业结构亟待调整、资金严重短缺、工艺设备老化严重、大幅度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体制转换滞后、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污染严重与环境恶化等诸多矛盾,改造的突破口在哪里?从政策体系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葛竞天
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由此笔者想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于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老工业区 结构调整 资源枯竭 资金 技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龚齐
一、美国老工业基地的衰落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经济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近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冷冻地带”—美国东北部、中西部的衰落;“阳光地带”——墨西哥湾沿岸、佛罗里达、太平洋沿岸的加里福尼亚州和西南内陆的新墨西哥州以及亚利桑那州等地的迅速崛起。“冷冻地带”是在采煤、冶金等工业基地上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地带,在美国经济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阳光地带”则凭借战时美国政府大量军火订货扩充实力,以及南部丰富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战后迅速发展,逐渐取代“冷冻地带”在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地位。目前“阳光地带”生产的航空和导航设备占全国产量的70%,电子产品占全国的2/3,70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瑞武
成都东郊是成都市主要的工业聚集区,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是成都乃至四川省国有经济的主体,但改革开放以后逐步丧失其原有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调整和改造成都老工业基地的“成都模式”已经凸现。并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调整 改造 振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保证我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就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问题,谈几点认识。一、老工业基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这些老工业基地,就没有我国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也就没有现在强大的国民经济实力。老工业基地不仅在过去四十多年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乃至今后,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赖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陆小成 张玉照
德国鲁尔区依托煤炭资源推动传统工业发展,引发城市发展转型困境,并对传统工业区进行文化内涵的改造提升。借鉴鲁尔经验,中国城市发展应该重视文化改造,制定区域整治规划,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优化产业升级,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栓平
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过程中几个相关问题思考高栓平建国几十年来我国老工业基地①在促进工业建设与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增强国防和经济实力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合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荣华
一、现状与条件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全市工业技术装备老化,工艺落后,技术层次偏低,拳头产品少,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严重制约该市经济顺利发展。集中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不仅在工业经济发展规模上已让位于其他城市跃居其上,而且工业增长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1990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4.42%,出现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的首次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