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3)
2023(5744)
2022(4803)
2021(4102)
2020(3354)
2019(7661)
2018(7464)
2017(14604)
2016(7578)
2015(8324)
2014(8432)
2013(8605)
2012(8417)
2011(8007)
2010(8283)
2009(7683)
2008(7262)
2007(6485)
2006(6227)
2005(5745)
作者
(23885)
(20088)
(20083)
(19340)
(13034)
(9538)
(9078)
(7749)
(7738)
(7181)
(6986)
(6681)
(6546)
(6486)
(6365)
(6310)
(5926)
(5793)
(5709)
(5332)
(5254)
(4896)
(4835)
(4732)
(4669)
(4540)
(4269)
(4060)
(3937)
(3891)
学科
(63486)
经济(63455)
地方(20383)
管理(19212)
方法(16816)
数学(15233)
数学方法(15165)
中国(14965)
(13997)
地方经济(13556)
(11366)
(10134)
企业(10134)
业经(9318)
(8674)
环境(8478)
产业(7835)
(7359)
(7140)
经济学(7021)
(6972)
(6679)
城市(6612)
(6524)
金融(6523)
结构(6257)
农业(6225)
(5895)
贸易(5889)
资源(5878)
机构
大学(122576)
学院(122424)
(65274)
经济(63967)
研究(50644)
管理(42274)
中国(36193)
理学(35731)
理学院(35187)
管理学(34656)
管理学院(34406)
科学(29144)
(26362)
(25540)
(25536)
研究所(23125)
经济学(22311)
中心(20797)
财经(20615)
经济学院(19753)
(18614)
(18400)
(18160)
北京(17062)
(16810)
(16630)
师范(16505)
科学院(16034)
业大(15250)
财经大学(15108)
基金
项目(78174)
科学(62228)
基金(58131)
研究(55027)
(50943)
国家(50610)
科学基金(43150)
社会(38902)
社会科(37078)
社会科学(37067)
基金项目(30663)
(28824)
自然(26441)
自然科(25727)
自然科学(25720)
自然科学基金(25213)
(24633)
资助(23690)
教育(23322)
编号(19542)
(19408)
重点(18165)
(17155)
国家社会(17128)
发展(16071)
(15907)
(15614)
经济(15458)
成果(15239)
(14883)
期刊
(80943)
经济(80943)
研究(44305)
中国(21095)
(18162)
科学(17462)
管理(16813)
学报(16545)
(14553)
经济研究(14291)
大学(12610)
学学(12353)
问题(12210)
财经(11524)
(10732)
金融(10732)
(10254)
技术(10081)
业经(9747)
农业(9392)
技术经济(7959)
城市(7365)
(7250)
统计(7196)
世界(7093)
资源(6981)
(6830)
现代(6826)
经济问题(6634)
国际(6390)
共检索到193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华富,韩世君,路建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晟晖  
建国以来矿业城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随着对资源的深度依赖往往会陷入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 ,只有变单一结构为综合型的产业结构才能走出低谷已经成为共识 ,但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本文分析、总结了这些障碍 ,并以德国鲁尔区成功的产业结构转型为例 ,对我国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好好  李立伟  张彬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对陷入衰败的鲁尔区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改造和转型。其主要做法有为传统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积极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内生型发展模式来推进鲁尔区改造转型等。这些做法中特别值得我国东北类似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借鉴的是通过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内生型区域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红卫  
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区域。鲁尔区经过近3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功地从德国的"煤钢中心"、"煤城"、"重污染区域"成功转型为整个欧洲的"文化之都"。而开始于1990年代末的山西产业结构调整至今尚未取得明显效果,甚至在很多年份是越调越重。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山西省与德国鲁尔区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和制度安排上的异同,尝试提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潇  
近几十年来,德国鲁尔区一直致力于结构转型,在工业遗产利用、生态复兴等很多方面树立了样板。从认识鲁尔区内在的空间特质(多中心)入手,识别其空间特色,然后剖析基于此特性的三大空间发展思路(结构紧凑),进而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苑琳  
德国鲁尔区由原来的煤炭、钢铁等传统的工业转变经济结构,走出困境,形成一条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显现良好的发展前景,要借鉴这些经验,有效推进山西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海尔曼·皮拉特  杨志军  
鲁尔区是德国一个以煤炭、钢铁、煤化等产业为基础的老工业区,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约束,鲁尔区从1960年代力图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分析了转型中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概述了区域政策和地方政府的作用,总结性提出了七项建议,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及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葛竞天  
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由此笔者想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于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茂胜  张茂忠  
西部资源型工矿城市曾经为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做出重要贡献 ,但是 ,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工矿城市面临矿竭城衰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美  张忠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振灵  刘海滨  
在分析莱茵—鲁尔城市群和辽中城市群概况的基础上,对二者的产业结构及其中的矿业城市就业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二者之间的经济环境、发展水平等差异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多个指征上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基于二者的比较,给出了辽中城市群及矿业城市学习和借鉴莱茵—鲁尔城市群成功经验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瑄玮  李瑞丽  
我国钢铁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借鉴德国钢铁产业尤其是鲁尔区钢铁产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路径依赖与突破,对于指导我国钢铁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钢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突破路径依赖式的增长模式,创造出新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