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5)
2023(10712)
2022(9298)
2021(8571)
2020(7375)
2019(17136)
2018(17160)
2017(33766)
2016(18566)
2015(21327)
2014(21856)
2013(22032)
2012(21412)
2011(19690)
2010(20187)
2009(19190)
2008(19315)
2007(17784)
2006(15988)
2005(14882)
作者
(57866)
(48455)
(48024)
(45824)
(30673)
(23167)
(22203)
(18773)
(18131)
(17330)
(16421)
(16252)
(15638)
(15522)
(15066)
(15054)
(14771)
(14368)
(14148)
(13930)
(12413)
(12125)
(11875)
(11094)
(11028)
(11014)
(10845)
(10833)
(9904)
(9764)
学科
(88343)
经济(88254)
管理(46571)
(46501)
方法(35089)
(33715)
企业(33715)
数学(30138)
数学方法(29879)
中国(27110)
(25578)
地方(23833)
(18683)
业经(18536)
(17361)
农业(17239)
(16946)
贸易(16933)
(16757)
(16358)
(15759)
银行(15725)
(15241)
(15026)
金融(15023)
环境(13242)
(13156)
地方经济(13096)
(12704)
理论(11845)
机构
学院(283718)
大学(282970)
(118962)
经济(116295)
研究(103817)
管理(101814)
理学(85319)
理学院(84195)
管理学(82837)
管理学院(82263)
中国(79276)
科学(63819)
(62214)
(56560)
(55169)
(51166)
研究所(49590)
中心(46445)
(44981)
财经(43779)
业大(41225)
(40995)
北京(40787)
师范(40582)
农业(40272)
(39334)
经济学(36684)
(36573)
(36453)
经济学院(33156)
基金
项目(173000)
科学(133671)
研究(128054)
基金(121312)
(105598)
国家(104657)
科学基金(86778)
社会(79337)
社会科(75092)
社会科学(75070)
(69106)
基金项目(64220)
教育(58490)
(58213)
自然(53967)
编号(53407)
自然科(52529)
自然科学(52510)
自然科学基金(51523)
资助(51300)
成果(44803)
(43859)
重点(39510)
(38476)
课题(38109)
发展(35373)
(34944)
(34798)
科研(32817)
创新(32797)
期刊
(142084)
经济(142084)
研究(88873)
中国(58466)
(47732)
学报(43675)
(41487)
科学(40391)
管理(36713)
农业(32402)
教育(32184)
大学(32043)
(30292)
金融(30292)
学学(29916)
业经(24624)
技术(24351)
经济研究(22379)
财经(21377)
问题(19934)
(18422)
(17141)
(16059)
商业(14642)
技术经济(14626)
理论(14063)
国际(13869)
统计(13622)
图书(13609)
世界(12888)
共检索到445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福文  佟玉权  王芳  
德国鲁尔地区和我国东北都是世界著名的重工业地区。鲁尔在几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成功地进行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并在国际旅游界赢得了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目前,我国东北各地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也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东北与德国鲁尔工业遗产旅游的时代背景、资源依托、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探索我国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可行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成喆  吴生智  
本文在理解工业遗产旅游起源与概念的基础上,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延伸开来,指出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现实困境,及进行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和优势,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相应开发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福文  张丽  鹿磊  
东北工业遗产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包括主题博物馆旅游和生产观光旅游两种类型。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由支持机制、推动机制和催化机制三部分构成,各机制又由诸多要素构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实施正确的方针策略,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开发机制,打造工业遗产旅游系列产品,构建工业遗产旅游形象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芳  韩福文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在百余年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众多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城市文化、工业文化与工业遗产三者关系出发,在梳理无锡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和总结无锡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无锡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淼焱  王明友  
工业遗产旅游是在废旧的工业遗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形式。辽宁省号称共和国长子,拥有着数量庞大、门类齐全的工业遗产,这些宝贵的工业遗产为丰富辽宁省旅游资源和促进辽宁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本文首先从宏观背景、政府政策、旅游基础和工业遗产资源四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找出了认识上的误区、公众参与较少和开发模式单一等问题,并从政府、公众和开发模式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鹿磊  
辽宁地区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进行旅游开发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论文分析了辽宁工业遗产的形成及其文化价值,阐释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关系,进而基于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视角提出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以利于促进辽宁工业遗产旅游和城市文化特色建设的协调发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敏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广袤的国土上,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绵延数千年的璀璨文明。那些历经千年而不朽的书文、卷轴、雕刻、音律……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象征,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遗产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性”和“实体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缺乏实物载体,其表现形式往往是传统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礼仪、节庆和体育等,但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鸿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等,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芳  李庆雷  李亮亮  
现代交通的大发展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传统的交通线路逐渐废弃,交通遗产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此外,在"申遗"背景下,一批交通线路已成功申报为世界遗产,交通遗产的再利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对交通遗产的概念及类型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交通遗产研究对旅游的意义,并以滇越铁路为例,论述了滇越铁路旅游开发的基础及旅游开发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滇越铁路交通遗产旅游开发的构想:实施联合开发、制定统一规划;建设旅游城市、培育精品景区;强化创意策划、设计体验产品;重视体验营销、加强旅游宣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慧茗  何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岩  崔广彬  
工业遗址旅游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新兴旅游形式,东北地区开展工业遗址旅游应该坚持理性开发,突出主题特色,展示工业遗产文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任俊英  
常州作为大运河苏南段沿岸一个重要的城市,近现代工业相对发达,如今留下了很多工业遗产,对其保护与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急需"变旧为新"。文章结合工业遗产资源属性,对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创建时间、地点、相关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特点,指出了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变"旧常态"为"新常态",把工业遗产与文化教育、环境整治、居民就业、创意产业和遗产旅游等有机结合,提出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遗产、发展路径等进行了探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人韦  杨继梅  
超载开发与资金匮乏是困扰我国遗产旅游开发的两大主要问题,也是保护与发展所争论的焦点。北京六大世遗门票上涨事件引发了全国各遗产景区的连锁反应,凸显了我国遗产旅游市场的非理性运作,也揭示了部分开发者对资源与产品的认识误区。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单一的票价调控机制在调节人流和增收资金两方面的局限性,并建议从提高认识、多渠道融资、多手段调节及深化公众参与制度等四方面来探索遗产旅游开发问题的解决之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孔旭红  段艳丽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强调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精神层面,但是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过于重视其文化生产的层次而忽略了观念层次。文章提出了精神文化遗产的概念,分析了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并以安仁古镇为例分析了如何保护与利用精神文化遗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高远  
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及旅游界的关注。寻求适于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对工业遗产及工业遗产旅游进行界定的同时,着重分析现状、旅游价值,针对开发的水平以及与国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差距,揭示开发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开发滞后的原因并明确提出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