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9)
- 2023(9008)
- 2022(7205)
- 2021(7219)
- 2020(5872)
- 2019(13719)
- 2018(14032)
- 2017(24974)
- 2016(14998)
- 2015(17316)
- 2014(17296)
- 2013(15550)
- 2012(13909)
- 2011(12564)
- 2010(13021)
- 2009(11264)
- 2008(10872)
- 2007(9758)
- 2006(8598)
- 2005(7627)
- 学科
- 济(45309)
- 经济(45265)
- 管理(33180)
- 业(27721)
- 企(22794)
- 企业(22794)
- 教育(21839)
- 方法(21696)
- 数学(19671)
- 数学方法(19088)
- 中国(18246)
- 农(13563)
- 理论(13076)
- 学(12175)
- 地方(11362)
- 教学(11002)
- 财(9971)
- 业经(9591)
- 农业(8569)
- 制(8152)
- 技术(7619)
- 发(7511)
- 和(7122)
- 环境(6885)
- 工作(6835)
- 贸(6337)
- 贸易(6331)
- 体(6328)
- 研究(6303)
- 学校(6202)
- 机构
- 大学(190530)
- 学院(184523)
- 管理(64383)
- 研究(63340)
- 济(58263)
- 经济(56397)
- 理学(55460)
- 理学院(54666)
- 管理学(53020)
- 管理学院(52662)
- 京(42454)
- 中国(41498)
- 科学(39552)
- 范(38037)
- 师范(37825)
- 教育(35059)
- 师范大学(30759)
- 所(30367)
- 江(29971)
- 中心(29196)
- 财(28338)
- 研究所(27907)
- 北京(27328)
- 州(26572)
- 业大(25886)
- 农(25610)
- 技术(24902)
- 院(23804)
- 财经(22068)
- 职业(21668)
- 基金
- 项目(124706)
- 科学(99262)
- 研究(99110)
- 基金(84824)
- 家(72834)
- 国家(72078)
- 科学基金(61773)
- 社会(57588)
- 教育(55355)
- 社会科(54126)
- 社会科学(54110)
- 省(51734)
- 划(45534)
- 基金项目(44344)
- 编号(44225)
- 自然(39669)
- 成果(39177)
- 自然科(38720)
- 自然科学(38715)
- 自然科学基金(37969)
- 课题(34706)
- 资助(34577)
- 重点(29843)
- 年(29182)
- 部(28342)
- 发(27502)
- 项目编号(26487)
- 规划(26459)
- 创(25835)
- 教育部(24957)
共检索到283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巫锐
近20年来德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以"新调控模式"为核心的治理理念和以"目标合约"为代表的治理工具,在传统"国家化"、"管制化"治理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去管制化"的元素。本文以"柏林州高校目标合约"为中心,归纳了德国高等教育"新调控模式""去管制化"的三大特点,即法律规范的"去国家化"、财政拨款的"绩效化"和行政管理的"去中心化"。这三大特点体现了德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转型的新趋势,反映了德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新变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巫锐 皮尔·帕斯特纳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出现了以"合约管理"模式为核心的治理理念和以"目标协定"为代表的治理工具。借助目标协定进行"合约管理",一定程度体现了德国现代大学治理中的"去管制化"趋势。通过对比分析七版目标协定文本发现,这一"去管制化"模式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存在程度差异,反映出政府对大学"既控制又松绑"的复杂操作。德国目标协定的实施经验对我国现代大学治理以及构建大学与政府新型关系的启示是,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区分目标与措施,反思高校绩效容量的饱和度,同时发挥高等教育智库的协同作用,建立高校共享信息池,在政府统筹协调的基础上促进各大学在结构规划上的相互协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军
近年来,德国跨国高等教育在联邦教育与科研部资助、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主导下快速发展。德国跨国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与国外高校联合开设专业、建立德国高校支持的本土高校、设立大学海外分校或研究所、设立德资海外独立高校四种模式。德国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同于英美澳等国的特点,更具有国家战略色彩、专业设置以工科和自然科学专业为主、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德国跨国高等教育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项目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
德国 跨国高等教育 境外办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喆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由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使高等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治理理论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对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治理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实现保障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保障效率、实现良性互动等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社会、高校都应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治理,构建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通过完善治理措施,切实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关键词:
治理理论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兆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沈国琴
德国历来重视高校教学科研与师资建设。作为柏林高校联合机构的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所开展的柏林高校教师教学法培训、教师发展研究及高校结构建设策略研究极大地提升了柏林高校的办学水平,特别是它开展的扶持柏林高校教学科研的创新项目以及柏林高校教师证书项目体现了德国最新的教学学术思想和德国高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举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文根
我国职业高等教育应构建何种课程模式,首先要服从于职业高等教育的特性,其次要充分考虑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求。职业高等教育"双型"课程模式分为理论导向型与实践导向型两种类型,它们有各自的内涵与适用范围。按职业岗位设置课程体系是职业高等教育区别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特点之一,实践导向型课程模式是职业高等教育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宏宝
高等教育分层治理是高等教育分层发展逻辑的必然,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因"层次不同"而"模式不同"。高等教育治理应从单一的治理结构向分层的治理结构转型,建构高等教育分层治理类型与模式之间的整体性逻辑和匹配方式,探究"自主型"、"均衡型"、"渗透型"等典型治理模式的内在特征和逻辑,立足不同层次类型高等院校的内生发展诉求选择与之匹配的治理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分层治理 类型 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繁军 王毅军
我国成人教育发展已经历时三十多年历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迫切要求高校非学历教育快速发展。如果一味因循守旧,不求探索,势必阻碍成人教育的发展。探求成人非学历创新模式已成为成人非学历教育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可从对非学历教育创新模式的研究着手,探索高校成人非学历教育的科学发展道路。
关键词:
成人教育 非学历教育 创新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丽莉 黄晓萍
构建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融通方面,德国形成了信息型、传递型、混合型和聚合型四种融通模式。因各参与者职责、分工和协作方式不同,每种融通模式的治理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催生融通的内在动力决定了治理模式的结构,不同的融合目标和不同的融合程度形塑治理模式的样态。同时,不同的治理模式对融通的构建也具有正向或反向作用力。德国经验对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加强中学生职业引导,在拓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融通渠道过程中把握质量标准,针对不同的融通目的采取不同的融通模式,设计与之相应的治理模式,激发参与主体的内生动力,在协同治理的框架下使融通效果最大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秀霞
当今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瓶颈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压力,使得高等教育需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模式,来解决学习结果与工作要求不匹配的问题。业本学习作为工学交替的一种教学模式,被视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要求现场学习与学校学习相结合,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境,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还能够实现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的无缝连接,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者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业本学习 高等教育 教学模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善学 杨蕊竹 吴霜 苑大勇
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和问题。通过跨国和跨区域的协同与对话,寻求问题解决思路和本土化策略是大学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路径选择。德国发起的"创新高等教育战略对话"(DIES)建立了国际高等教育多边合作的新模式。该项目实施十几年来,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和机制,深化了德国大学与发展中国家大学的理解和合作,促进了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合作品牌。本文通过对DIES项目的研究,分析概括了这一模式的形式、特点和经验,并对我国高校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协同创新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瑞文 陈国良 茅鸿祥 张珏 杜晓利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性关口。进一步积极探索,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与矛盾,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我们在落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应对新的形势作出发展道路的新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芦丽君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整个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和教学难点。作者根据成人教育教学的特点,提出构建“一条主线、二个层次、三项结合、四个转变”的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和质量保证监控体系,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融合点,从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实践 环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樊超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能力指征成为社会组织、用人单位等对高校大学生的重要评价标准。探索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意义重大,它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也是高等教育应对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实施路径上应当明确能力本位高等教育项目的基本目标,分解能力本位高等教育项目的基本要素,加强能力本位高等教育项目的评估。
关键词:
能力本位 高等教育 教育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