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9)
- 2023(14944)
- 2022(12622)
- 2021(12118)
- 2020(10280)
- 2019(24025)
- 2018(24446)
- 2017(44517)
- 2016(25645)
- 2015(29829)
- 2014(30596)
- 2013(29036)
- 2012(26827)
- 2011(24369)
- 2010(25164)
- 2009(22815)
- 2008(23055)
- 2007(21320)
- 2006(18526)
- 2005(16954)
- 学科
- 济(91595)
- 经济(91478)
- 管理(70707)
- 业(64715)
- 企(53271)
- 企业(53271)
- 方法(42801)
- 数学(37555)
- 数学方法(36784)
- 中国(30142)
- 农(26796)
- 财(26034)
- 教育(25799)
- 制(21781)
- 理论(21770)
- 学(20933)
- 业经(19987)
- 地方(18354)
- 农业(17496)
- 技术(16688)
- 教学(16223)
- 务(15942)
- 贸(15938)
- 贸易(15928)
- 财务(15872)
- 财务管理(15817)
- 易(15416)
- 银(15235)
- 银行(15197)
- 体(14858)
- 机构
- 大学(360225)
- 学院(355767)
- 济(129983)
- 管理(128266)
- 经济(126408)
- 研究(119300)
- 理学(109272)
- 理学院(107862)
- 管理学(105301)
- 管理学院(104588)
- 中国(86131)
- 京(79221)
- 科学(74114)
- 财(64074)
- 所(60938)
- 江(58631)
- 农(57651)
- 范(57331)
- 师范(56866)
- 中心(55255)
- 研究所(54792)
- 业大(51938)
- 北京(51003)
- 财经(49534)
- 州(46521)
- 师范大学(45723)
- 教育(45705)
- 农业(45082)
- 技术(44875)
- 经(44469)
- 基金
- 项目(226254)
- 科学(176877)
- 研究(173510)
- 基金(156261)
- 家(134280)
- 国家(132974)
- 科学基金(113159)
- 社会(102951)
- 社会科(97055)
- 社会科学(97024)
- 省(93153)
- 教育(89336)
- 基金项目(81671)
- 划(78930)
- 编号(75600)
- 自然(72091)
- 自然科(70357)
- 自然科学(70338)
- 自然科学基金(69006)
- 资助(65350)
- 成果(65263)
- 课题(56074)
- 重点(52323)
- 部(50843)
- 发(48737)
- 创(47741)
- 年(46214)
- 项目编号(45412)
- 大学(44740)
- 性(44287)
- 期刊
- 济(147765)
- 经济(147765)
- 研究(115026)
- 中国(87718)
- 教育(80545)
- 学报(54249)
- 财(53738)
- 农(52300)
- 科学(48217)
- 管理(47107)
- 大学(42854)
- 技术(38884)
- 学学(37574)
- 农业(35137)
- 融(29640)
- 金融(29640)
- 财经(24535)
- 业经(24471)
- 经济研究(22275)
- 职业(22012)
- 经(21058)
- 图书(20382)
- 业(19534)
- 问题(19099)
- 坛(17818)
- 论坛(17818)
- 版(17635)
- 统计(17370)
- 技术经济(17203)
- 科技(17079)
共检索到553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瑛 钱慧娜 胡美君 高庆云 徐亚丹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是把国家承认的某一职业培训与大学专业教育相结合,由企业和高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把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糅合。以霍夫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其在高等教育双元培养、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招生等方面与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实施有相似之处,双元制成功糅合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在保证毕业生质量的高淘汰机制等方面值得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磊
形成于职业培训的"双元制"在德国高等教育中继续延伸,并因应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进行了发展创新,一方面将"双元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融合到德国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传统中,形成教学与企业相结合的思想;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把"双元制"的岗位导向转变为职业导向。同时,德国高等教育实施"双元制"的专业类别由工科向经济学领域延伸,这是德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双元制 德国 高等教育 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金艳 谢永超
德国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通常都需要专业性的认证标准检验,而霍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更注重"实践导向"、突出"学习方法"、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借鉴德国经验,科学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有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保华 刘敬平 卢杉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专业。文章阐述了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并针对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调整、专业教师培养、校企协作开发教学项目、"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具体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春月 王伟
本研究以中原地区一所民办本科高校为样本,考察了其工学院机械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联系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经验,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密切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克服"双师型"教师不足、实践场地不够、课程教学质量不高、职业技能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完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李明 卢志平 吴明彦
两化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现代企业中ERP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及物联网等信息管理类专业培养的ERP应用型本科人才需求的数量不断增加,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文章在分析"两化融合"、"工业4.0"与"互联网+"背景下对信息管理类专业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3个层面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调整ERP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懂管理与技术"、"熟悉企业流程和IT技术发展"、"能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ERP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并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跨专业实训及校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亚莲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实践教学内涵的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以分析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容为论述基点,阐述了德国FH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白晓虎 王君玲 王瑞丽 辛明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职与本科直接衔接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态。结合沈阳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职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内容衔接、理论课程体系构建、工程训练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中职本科机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鑫沛 曹会元
中高职衔接作为中职、高职教育发展的"立交桥",是探索构建技能型人才选拔和培养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职业目标衔接不连贯、课程体系衔接不当、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通过对机械制造专业的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在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上,完成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烨 黄秋明
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知识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高校与培训企业相结合、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培训企业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深度合作。该模式具有理论和实践阶段轮替学习的独特特点,其中巴符州双元制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尤为典型。同时,该模式对我国完善应用型本科立法、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现有教学体系、构筑"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德国 双元制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茂华 康敏 卢薇 张冬青 杜琳琳 路琴
以"中国制造2025"为就业导向,对影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的三方面因素: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课程设置与实践比重、推进方向与改革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交叉数据对比分析。提出改革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严格实行双导师制,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建立学生与导师间的新型双向监督评价体系;开发高校间专业交流碰撞和教育资源共享的渠道;建立校企间的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和行业对接系统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艳 滕颖 陈德富
为适应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全日制(脱产)MBA学生的需求特点,对传统的以课程为主线的MBA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创新视角,以创业过程的重要阶段所需理念、知识和工具为核心,以整合管理知识,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在课程平台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实践能力整合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构建了一种新的全日制MBA培养模式。"创新与变革领导力培养计划"于2012年开始实施,迄今为止得到学生、企业及社会一定程度认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兵 杨婷
2019年,"双高计划"明确指出,要培养一批地方认可、行业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把高职院校打造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目前,"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依然存在学校治理水平与企业管理有差距、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相符、教学环节与企业生产环节不适应、国内外人才培养对接不紧密等问题。建立市场导向下"多元培养、三维融合、协同育人"的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机械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均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双高计划”建设 高职机械类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广文 杨卓娟 张小奇
在分析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和市场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突出职教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数控技师素质培养两条主线,构建由职技高师、企业、中职学校三方共同承担任务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其课程体系由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职业师范课程模块、基础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数控技师素质实践模块和教学研究能力训练模块组成,并设置了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职业教师技能实训、科技创新大赛四大实训环节,同时在运行管理、教学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理勤 王兆义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在博洛尼亚进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应用科学大学已成为双元制专业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类型。对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的个案研究显示,通过面向企业需求的专业设置、凸显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高强度贯通式的企业实训、强化生产实践的课程模块以及体系化、制度化的校企合作,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专业构建了“就业导向型”培养模式。与普通专业相比,双元制专业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系统性的差异化和灵活性,这是由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定位决定的,更凸显出应用型高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抉择。我国应用型高校应强化自身的应用型定位,充分发挥企业的教育主体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应用技术型高校“课程超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考察及启示——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建设应用科技大学 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项目研究”课程的教学实施及启示——以霍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电子系统》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
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方式探索——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应用——以青岛科技大学“TPA”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专业设置特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