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4)
2023(3080)
2022(2542)
2021(2575)
2020(2189)
2019(4938)
2018(5079)
2017(8745)
2016(5610)
2015(6368)
2014(6456)
2013(5710)
2012(5397)
2011(4933)
2010(5270)
2009(4813)
2008(4980)
2007(4688)
2006(4200)
2005(3673)
作者
(15342)
(12732)
(12718)
(12125)
(8311)
(6072)
(5711)
(4897)
(4847)
(4773)
(4539)
(4482)
(4121)
(4056)
(3906)
(3891)
(3823)
(3813)
(3749)
(3740)
(3319)
(3289)
(3084)
(3052)
(3046)
(2883)
(2870)
(2751)
(2634)
(2628)
学科
(14018)
经济(13984)
管理(11673)
(8847)
(6757)
企业(6757)
教育(5303)
中国(5282)
方法(5244)
(5076)
(4578)
数学(4208)
理论(4104)
数学方法(4084)
(3602)
(3520)
工作(3516)
(3318)
金融(3317)
教学(3294)
业经(3234)
农业(3234)
(3123)
银行(3108)
(3011)
学校(2913)
(2846)
研究(2694)
地方(2559)
(2360)
机构
大学(78680)
学院(72703)
研究(27048)
(23322)
管理(22749)
经济(22563)
中国(19606)
理学(19049)
理学院(18727)
管理学(18056)
管理学院(17935)
科学(17660)
(17280)
(14587)
(14202)
师范(14089)
(14081)
研究所(13404)
(12519)
(12363)
业大(11808)
中心(11680)
农业(11233)
师范大学(11151)
北京(11074)
教育(10368)
(9870)
(9596)
财经(9466)
(8543)
基金
项目(46435)
研究(35791)
科学(35582)
基金(31391)
(27548)
国家(27291)
科学基金(22268)
社会(20243)
社会科(18986)
社会科学(18977)
教育(18865)
(18459)
基金项目(16416)
(16215)
成果(15629)
编号(15408)
自然(14259)
自然科(13936)
自然科学(13929)
自然科学基金(13672)
资助(12741)
课题(11991)
重点(10828)
(10502)
(10178)
(9716)
高校(9703)
大学(9640)
(9508)
项目编号(9419)
期刊
(27148)
经济(27148)
研究(23345)
中国(20316)
教育(19406)
学报(13948)
(13069)
科学(11487)
大学(10946)
(9396)
农业(9226)
学学(9097)
管理(8445)
图书(8323)
(6429)
金融(6429)
书馆(6318)
图书馆(6318)
技术(5353)
(5237)
(4559)
财经(4534)
(4133)
论坛(4133)
高等(3967)
(3938)
职业(3895)
世界(3829)
业大(3627)
经济研究(3548)
共检索到117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强  
进入21世纪,德国高校又经历了一轮深远的改革,2002年修订的《高等学校框架法》引入了青年教授职位就是重要体现。青年教授职位的引入是为了克服传统教授资格考试的弊端,但其并没有达到制度设计者的初衷,原因在于法律上将青年教授作为有期限公务员看待,而没有将其与教授(终身制公务员)有效连接起来。德国的实践为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要重视有期限的聘任制和稳定的事业编制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制定专门的青年教师发展政策,发挥青年教师在高校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长福  
终身聘任制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相并列,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块基石。终身聘任制作为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大学教师的经济、职业安全,稳定教师队伍,吸引高水平人才,尤其是在保护大学的学术自由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终身聘任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不断地遭到美国社会的非议,在日益高涨的改革声中,于20世纪后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东华  
美国大学是创业教育的先行者,高校创业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比较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其显著特点是:课程目标具有前瞻性与战略性,能够适应不断发展、不断变幻的社会经济形势;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与流程性,使学习者置身于创建企业、发展企业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中;课程实施具有浸润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创业精神的养成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义芳  
本文以美国联邦实验室为对象,探讨了美国联邦科研机构公务员制、新型人事示范项目制以及任职年限制三种人事管理制度,分析了三种制度下科研人员的职位设置模式,并针对我国科研事业单位职位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甲林  
作者介绍了BGS学位课程体系的个性化与柔性设计,集中课程的多样性,远程教育和学位转移,灵活的成人教育学院,以及对我国学位制度多样化的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松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组织雇员代表、雇主代表和行会等单位共同制定。专业制定的同时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训大纲及考试要求。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体现职业教育专业特性、具有严格规范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惠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具有显著的职业性,专业结构清晰合理,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作为专业设置的出发点,有力推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强化多主体参与,内部结构多样化,申报程序规范化,严格遵循专业设置标准。我国职业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可以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突出职业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组织机制,制定专业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网络信息发布平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蕾  
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政府部门超越GDP的观念对民生与社会进步进行测量。本文基于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理念,介绍了德国"新国家福利指数(NWI)"的指标设置、合成方法及其利弊,并就我国编制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评价指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作为德国第二大类高等教育机构,在专业设置方面形成了明确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特点,体现出其特色化发展战略。具体来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专业设置上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专业设置强调应用性,注重与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接轨;第二,专业设置重视跨学科性,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三,专业设置凸显特色性,注重新设专业和原有专业之间的互补与协调。基于这些特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可以为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专业设置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均土  
美国高校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之中,确立学校课程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目标,构建培养学生文化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课程模式,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理念与策略对我们的启示: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使课程设置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实践课程的分量,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意忠  
民国大学教授的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内容丰富,会通中西,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二是教学形式多样,各有自己的教学绝活;三是教学态度严谨,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四是教学环境宽松,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师生平等交流;五是教学个性彰显,各具特色。审视当前高校教师教学工作,借鉴民国大学教授的教学风格,热爱教学、宽容教学、反思教学可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意忠  
共同的理想信念、自由的探究精神及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民国大学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师生以学问为旨趣,教授前导,学生从游,朝夕相处,相互交流,关系融洽。教授对学生进行学业引领,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推荐工作。师生之间通过面对面交流、书信往来及联谊活动,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见之温馨,思之感动。反思当今,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担当育人使命、关心爱护学生、培育学生学术兴趣、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河燕  
美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由三部分构成: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科学课程。其特点是强调知识的宽泛性;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这对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是:调整课程内容,增强师范生知识的宽厚度;调整课程结构,突显专业的师范性、实践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艳贺  
新加坡社会经济在二三十年间的蓬勃发展,追根溯源,在于其成功的教师教育。本文简述新加坡教师教育概况,介绍新加坡唯一的教师教育机构——国立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期望能够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些许借鉴和启示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建华  
本文首先分析美国闲暇教育的历史背景,进而阐述目前美国中小学的闲暇教育课程设置情况,包括独立形态的学校休闲课程,以及渗透形态的校内和校外闲暇教育活动,最终指出它们对于我国中小学开展闲暇教育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