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3)
2023(10238)
2022(8877)
2021(8293)
2020(7141)
2019(16546)
2018(16857)
2017(31342)
2016(18026)
2015(20760)
2014(21423)
2013(20544)
2012(19165)
2011(17462)
2010(17815)
2009(16721)
2008(16971)
2007(15882)
2006(13736)
2005(12562)
作者
(51794)
(43435)
(43230)
(41593)
(27520)
(20760)
(19978)
(16915)
(16265)
(15791)
(14674)
(14584)
(14031)
(13729)
(13633)
(13601)
(13407)
(12799)
(12798)
(12585)
(11004)
(10835)
(10490)
(10090)
(9919)
(9779)
(9750)
(9735)
(8823)
(8763)
学科
(65968)
经济(65866)
管理(54465)
(47713)
(39906)
企业(39906)
方法(30196)
数学(26155)
数学方法(25831)
(21481)
(18606)
(18349)
中国(18265)
业经(14664)
(14377)
(13268)
财务(13229)
财务管理(13181)
(12666)
理论(12660)
贸易(12660)
企业财务(12434)
地方(12348)
(12292)
(12231)
农业(11819)
(11803)
银行(11773)
(11141)
(11131)
机构
大学(259225)
学院(256589)
(99405)
经济(96868)
管理(92594)
研究(83768)
理学(78459)
理学院(77491)
管理学(75931)
管理学院(75428)
中国(63617)
(54927)
科学(51522)
(51014)
(43245)
(42617)
(42354)
中心(39482)
财经(39051)
研究所(38608)
业大(37387)
(37356)
师范(37001)
(35017)
北京(34980)
(33462)
农业(33416)
经济学(30715)
(29828)
师范大学(29112)
基金
项目(160643)
科学(124572)
研究(122058)
基金(112212)
(96363)
国家(95476)
科学基金(80859)
社会(73842)
社会科(69739)
社会科学(69717)
(64941)
教育(60151)
基金项目(59348)
(54289)
编号(52556)
自然(50894)
自然科(49635)
自然科学(49619)
自然科学基金(48732)
资助(46057)
成果(45778)
课题(37738)
重点(36698)
(36257)
(34309)
(33502)
(33412)
(32009)
项目编号(31882)
大学(31658)
期刊
(114793)
经济(114793)
研究(79147)
中国(58725)
(43626)
教育(41901)
学报(39777)
(38368)
科学(34701)
管理(33786)
大学(30505)
学学(27537)
农业(24986)
技术(23827)
(23358)
金融(23358)
财经(20004)
业经(18580)
经济研究(17465)
(17174)
图书(15790)
问题(15227)
(13655)
(12980)
财会(12653)
理论(12466)
技术经济(12394)
(12303)
(11411)
论坛(11411)
共检索到396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艺波  
以大学授课资格制、编外讲师制及讲座教授制为核心的德国高校教师制度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这一制度所形成的筛选体系与流动机制是经济理性的体现,而学术自由的理念则是这一制度建立与变迁的依据,两种理念很好地融合在整个制度中。学术自由理念的制度化是在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新型大学理念的繁荣、19世纪以前德国大学的改革,以及民族危机出现与民族精神兴起的背景下形成的。而19世纪初德国落后的经济状况、20世纪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则是经济理性的理念得以彰显与强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才章  杨洪芹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评价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才作用的发挥。高校教师是我国最重要的人才群体。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校教师发挥人才作用,所以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地方本科高校占据高校总数的大多数,承担了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及对现实的反思,认为当前地方本科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存在评价目标较难达成、评价维度比较单一、评价方法不太合理、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等困境。通过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文章从高校党委、评价制度本身、评价执行过程、高校教师主体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玮  
高校建立绩效工资体系,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因而,应探索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设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明东  武陈金莲  黄俊  
美国高校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始终走在世界其他国家高校的最前沿,高校教师参加学校管理的相关制度设计为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国高校目前正面临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艰巨任务,必须注意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而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保证教师能够切实有效地参加学校管理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途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敏新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推进以及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实施,两者共同作用对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需要具备的新理念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凌云  
德国现行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是由特定历史传统、价值理念和环境诉求等多重力量综合影响的产物。面对日益增强的外部压力,高校不得不主动对教师聘任制度进行改革。但是,在具体改革策略上,多数高校更倾向于渐进性调整,尤其是对于是否取消教授的公务员身份,普遍持谨慎态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传勇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高校借鉴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开展长聘教职制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重要趋势。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逻辑起点是以职业安全保障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其制度设计契合高校作为学术创新型组织对于教师激励的内在要求,为吸引、遴选和激励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该制度有其内在局限性及其适用范围,面对社会各界批评与质疑,美国高校开始采取多种举措对该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中国高校应准确把握终身教职制度内在逻辑,客观认识其制度优势和内在局限,从中国高校发展和改革现实出发,合理借鉴其制度内核,突破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难点,逐步建立与中国高校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教师聘任制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楠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某一阶段由进一步增加工作责任所引发的有关职业进步如晋升、流动等暂时停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这种心理与行为状态直接导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出现认同危机,不但影响了高校教师本人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学生及整个学校的健康发展。本文旨在探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通过对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其根源,并提出相应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申树明  
教师绩效管理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绩效工资背景下,如何改进绩效管理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成为当下学校各层面关注的话题。基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学院等5所成人高校的调查数据,作者对成人高校现行教师考核制度进行深入分析,从树立全面绩效管理理念等方面提出成人高校实施教师绩效管理的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胜刚  唐文雯  
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各种规范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所衍生出的教师"消极对抗"与"抗激励"问题成为高校深化改革的阻力。从价值认同到价值共识;平衡需求与制度之间的矛盾,在规约的基础上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建立期望效应成为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必然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婷  
教师管理激励机制对于调动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及保障其育人功能的实现意义重大。高校管理工作者应重视并切实发挥高校激励机制的功能作用,进一步丰富激励手段,构建合理的考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理念,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推行有效的岗位竞聘机制,健全完善教师管理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建国  
美国的养老金体系由三个支柱构成:联邦政府提供的强制性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计划;政府和雇主养老金计划;个人储蓄计划。本文在对美国养老金体系总体框架予以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高校教师的养老金制度。一、美国养老金体系的框架1.强制性社会保障计划强制性社会保障计划是根据1935年联邦政府通过的《社会保障法》建立的,是应对经济大萧条的产物。原则上,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工作的雇员、自由职业者都须参加强制性社会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光彦  
本文在介绍美国、加拿大高校教师管理背景及教师管理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基本模式及其主要特点,并就中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冬丽  陈立鹏  
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人本主义理念是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人本主义理念下的教师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管理效率。本文在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内涵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教师管理人本思想应用需求,重点阐释了高校教师管理中贯彻人本思想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关军  
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已成为西部高校发展的致命瓶颈,这是西部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供给失衡即非正式约束陈旧、正式约束短缺和实施机制匮乏的“三缺”状态造成的。因此,西部高校应尽快转变人才观念,增强人力资本意识,进行非正式约束创新、正式约束强化和实施机制的完善。这是西部高校积聚教师人力资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