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7)
2023(5916)
2022(4999)
2021(4877)
2020(4075)
2019(8895)
2018(8981)
2017(15393)
2016(9076)
2015(10601)
2014(9928)
2013(8668)
2012(7721)
2011(6869)
2010(7279)
2009(6392)
2008(6218)
2007(5934)
2006(4964)
2005(4194)
作者
(21498)
(17866)
(17578)
(16753)
(11531)
(8528)
(8082)
(6813)
(6674)
(6507)
(6030)
(5974)
(5649)
(5537)
(5456)
(5270)
(5263)
(5259)
(5165)
(5077)
(4554)
(4522)
(4403)
(4134)
(4130)
(3952)
(3936)
(3878)
(3673)
(3644)
学科
管理(27582)
(26460)
(24014)
企业(24014)
(19873)
经济(19843)
技术(14785)
技术管理(11458)
教育(10702)
中国(9255)
理论(8793)
教学(8643)
业经(7026)
(6564)
方法(6464)
(5622)
学法(5603)
教学法(5603)
(5187)
研究(4991)
(4958)
银行(4939)
工作(4861)
(4755)
(4650)
金融(4650)
(4597)
数学(4587)
学理(4574)
学理论(4574)
机构
大学(109257)
学院(108500)
管理(39931)
(36696)
经济(35623)
理学(34125)
理学院(33691)
研究(33468)
管理学(32914)
管理学院(32701)
中国(23581)
(22822)
科学(19510)
(19260)
师范(19124)
(18342)
(17640)
教育(15898)
技术(15851)
(15657)
中心(15418)
(14900)
北京(14684)
师范大学(14560)
研究所(14149)
业大(14020)
(13787)
职业(13784)
财经(13179)
(12510)
基金
项目(71185)
研究(60838)
科学(56724)
基金(46050)
(38179)
国家(37696)
社会(35537)
社会科(33443)
社会科学(33434)
科学基金(33295)
教育(33049)
(32431)
编号(27097)
(26060)
基金项目(24507)
成果(24203)
(22015)
课题(21285)
自然(19314)
创新(19231)
自然科(18969)
自然科学(18966)
自然科学基金(18657)
(18525)
项目编号(17129)
资助(16939)
重点(16424)
规划(16328)
大学(15790)
(15516)
期刊
(41199)
经济(41199)
教育(37651)
研究(34823)
中国(34821)
管理(18421)
(14041)
技术(13311)
学报(13021)
(12665)
科学(12246)
大学(11253)
职业(10889)
图书(9632)
农业(9158)
学学(8944)
(8732)
金融(8732)
科技(8548)
(8062)
论坛(8062)
书馆(7194)
图书馆(7194)
高等(6981)
业经(6905)
(6516)
成人(6237)
成人教育(6237)
财经(6207)
经济研究(6080)
共检索到173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莹  
德国高校均衡发展,各具特色,其共同点都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独立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同时为学生安排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德国大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对我国大学的体制改革和教学创新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翁震华  
文章以德国高校在新时期再次提出培养大学生"关键能力"的宏观背景为切入点,对德国高校中"关键能力"的内容、特征等内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德国高校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多样化途径,以及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求的变化,提出德国"关键能力"培养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即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质量观、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明确"关键能力"培养要求、开设多种形式的关键能力培养课程,专业教师须转换观念、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有成效、合理的评价模式,促进"关键能力"培养的国际化对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剑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转型之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学生管理工作行政化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与机遇。本文借鉴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思路、理念和方法,对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探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吕德宏  张梦娜  
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培养创新型本科生的重要基础。美国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本科生的理论和实践值得跟踪研究。文章探讨了新时期美国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征,分析了美国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趋势,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和科研训练四个层面,总结出美国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可贞  王大鹏  刘雨晨  马勇  王天  杨楠  
高校学生是创新创业最活跃的群体,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内部分石油高校为例,分析了石油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石油高校学生进行双创能力培养的建议,对双创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学科资源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活动开展、人才评价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宾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价值教育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出了建议,高校应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孙小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文章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五点建议:(1)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创新;(2)引导学生提高做事效率,合作创新;(3)突破传统教学评估模式,激发创新;(4)建立教师有效评价考核机制,规范创新;(5)改进现有教学技术设备,保障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媛  
目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的先进教育理念,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积极意义。通识教育从改革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媛  
目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首要问题。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的先进教育理念,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积极意义。通识教育从改革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婕  
音乐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美的结晶,对人的全面发展与良好素质培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与改革,高等音乐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并围绕各专业学生的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音乐教育等艺术课程教育。无论是音乐专业还是非音乐专业,音乐教育都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并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还能够加快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近几年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重点以音乐或艺术专业学生为例,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渗透的角度总结归纳一些经验策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铭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学习和创新无疑是人才竞争的关键。当下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世界性要求会计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相应的,有必要改革当前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一)存在问题我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高校会计专业培养模式上主要有以下区别:首先,我国会计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准确规范地记忆会计准则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会计准则的能力,在教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清时  
本文通过剖析传统教育制度中不利于创新及人才成长的弊端,提出了对创新能力形成至关重要的若干要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枝秀  尹丹  
在全球"绿色教育"的实践进程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同样受到重视。各国推行"绿色教育"的经验,对于我国高校建设绿色校园和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的探索有着重要的启示,同时为我国普通高校及高职院校的环境设计学科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雪峰  
促进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的学生社团以其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规模较大、影响深远吸引学生,已成为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就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学生社团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以及学生社团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