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6)
- 2023(5099)
- 2022(4344)
- 2021(3978)
- 2020(3143)
- 2019(7506)
- 2018(7113)
- 2017(13059)
- 2016(6897)
- 2015(7817)
- 2014(8014)
- 2013(8087)
- 2012(8008)
- 2011(7465)
- 2010(7749)
- 2009(7487)
- 2008(7024)
- 2007(6051)
- 2006(5709)
- 2005(5457)
- 学科
- 济(54582)
- 经济(54546)
- 管理(15690)
- 地方(15605)
- 方法(14162)
- 业(13148)
- 数学(12787)
- 数学方法(12724)
- 地方经济(11960)
- 中国(11701)
- 学(9071)
- 农(8931)
- 企(8797)
- 企业(8797)
- 业经(8514)
- 财(7130)
- 融(6946)
- 金融(6946)
- 经济学(6757)
- 农业(6657)
- 制(6319)
- 环境(6209)
- 贸(5970)
- 贸易(5965)
- 发(5951)
- 易(5692)
- 和(5683)
- 银(5606)
- 银行(5595)
- 体(5495)
- 机构
- 大学(105314)
- 学院(103975)
- 济(58515)
- 经济(57541)
- 研究(44915)
- 管理(35246)
- 中国(34847)
- 理学(29208)
- 理学院(28798)
- 管理学(28462)
- 管理学院(28243)
- 财(25166)
- 科学(23292)
- 所(22935)
- 京(22282)
- 研究所(20406)
- 经济学(19965)
- 中心(19411)
- 财经(19205)
- 经济学院(17610)
- 经(17440)
- 江(15795)
- 院(15647)
- 北京(14718)
- 农(14613)
- 范(14422)
- 师范(14350)
- 财经大学(13989)
- 科学院(13723)
- 社会(12776)
- 基金
- 项目(60732)
- 科学(48046)
- 研究(46255)
- 基金(44693)
- 家(38448)
- 国家(38152)
- 社会(32180)
- 科学基金(31857)
- 社会科(30510)
- 社会科学(30504)
- 基金项目(22531)
- 省(21922)
- 教育(20246)
- 划(18614)
- 资助(18493)
- 自然(17583)
- 编号(17467)
- 自然科(17111)
- 自然科学(17107)
- 自然科学基金(16809)
- 成果(15394)
- 发(15335)
- 国家社会(14243)
- 重点(14201)
- 部(14187)
- 济(13956)
- 经济(13824)
- 发展(13166)
- 展(12992)
- 课题(12684)
共检索到182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飞
文章介绍了德国经济增长数据的历史演变、主要学说以及评估结果。通过使用Hoffmann/Sommariva、BurHop、ritScHl、maddiSon、merkel和德国官方序列,用资本份额法和计量估计法测算了1875~2013年德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趋势。结论认为,传统资本份额法由于使用了较小的资本产出弹性,可能会高估德国tfp增长。从长期来看,德国tfp增长呈明显的"冲击-弱化"特征,转折性提升出现在纳粹时期,而1973年后逐渐向一战以前的状态回归。德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并非是自然渐进的过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静
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德国和希腊社会保障改革与经济长期增长的相互关系。德国和希腊的实践表明,有效的社会保障改革可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平抑经济危机影响,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可能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乃至倒退。在总结两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有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议完善。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增长 比较启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岩
德国经济当前是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亮点之一,虽然经历了2009年的大幅度衰退,但2010年德国经济强劲反弹,在各个方面都比其他发达经济体表现突出,这不仅得益于德国在经济危机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更得益于德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基础和模式的稳健性。德国经济与中国经济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方面具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却不同。本文通过分析德国经济稳健增长的长短期因素和结构因素,对中国"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德国经济 增长模式 经济转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晓晶 刘磊 李成
本文分析了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信贷本质上是借助实体经济活动促进增长,若出现错误配置,过多的信贷将不能带来更快的增长。本文通过对美英日德等发达经济体150年来的杠杆率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发现,杠杆率具有长周期特征,大致呈现三四十年的变化周期。中国改革开放40年至今,宏观杠杆率基本处在一个周期的峰值附近,因此,去杠杆成为必然之选。在政策层面,中国去杠杆过程需稳中求进,要将强制性的市场出清作为去杠杆的前提,警惕强调宽松环境下的去杠杆,故总体上需保持偏紧的货币环境。
关键词:
宏观经济 信贷 杠杆率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 澄
本文通过对美国经济增长原因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发展借鉴外国经验,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尤其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更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借鉴启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睿睿 韩冬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丁跃进
战后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快于美国。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的发展似乎突然停止了,而美国经济却持续快速增长,且持续增长时间之长为美国历史上所仅见。是什么原因导致美日两国在经济增长上自90年代以来出现巨大的反差?通过美日两国在创新系统、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体制、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寻找出美日两国90年代经济增长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体制创新 信息产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凯 贾相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许多国家陷入长达数年的衰退,复苏十分缓慢。这意味着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对长期的经济增长造成影响,体现了主流宏观经济学将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分开进行研究的“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足。本文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短期经济波动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五种机制,即影响企业研发、产生“清洁效应”、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产生“迟滞效应”和抑制长期总需求。在这五种机制的基础上,本文还创新性地系统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针对跨周期调节、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等议题,本文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 跨周期调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何一鸣 赖丹珠
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广州1949-2013年的历史数据,从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验证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假说。将1949-2013年分为三个阶段的实证结果表明,广州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增长,近年来出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现象。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大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应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过度追求高级化;服务业的发展存在成本病,盲目追求高级化会抑制城市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琴芬
我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获得的重要启示有四个方面:第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第二,开拓国内市场必须要有更加宏观的思路,知难而进,配套改革;第三,必须长期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第四,必须高度且长期重视发展中小企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发展 消费需求
[期刊] 改革
[作者]
邵兴全
本刊编辑部自2007年9月推出"我与《改革》征文"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不少作者、读者朋友纷纷来信、来电,讲述自己的与《改革》一起成长的经历、看法和感受,表达对《改革》创刊20周年的殷切祝贺与祝福!《改革》2008年第2期至第12期将遴选征文发表,2009年1月公布征文获奖名单。本期推出西南财经大学邵兴全、华南师范大学张帆的征文,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本德 吴春燕
罗马俱乐部提出的经济增长的极限理论 ,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理论所提出的“增长的极限” ,对法学研究和法学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尤其在如何确立和处理法学的价值目标 ;如何处理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加强对现代工业生产的调控与管理等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
增长 极限 法学 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颖 李牧南
如何找到维持企业发展的内生性变量,且逐步强化这种内生动力,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制度和文化建设来保障这种内生性发展动力是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问题。作为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保罗·罗默(Paul Romer)教授的规模报酬递增和知识要素理论对公共治理、科技政策与产业战略影响的讨论较多,但是对于当代中国企业管理者而言,罗默的理论有哪些具体的管理启示和决策参考意义,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冬乐 卢中原
在过去10年间,很少有几个国家和地区能取得象泰国自1987年以来那样的高速增长成就。泰国已被称为继“亚洲四小龙”之后的又一准新兴工业化国家(有人甚至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迅速的工业化进程中,泰国保持了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出口结构改善,资本净流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踊跃。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使泰国雄心勃勃地要成为东南亚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同时,在高速经济增长中泰国未能幸免“发展病”——出现诸多卡脖子环节。考察一下泰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这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将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