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2)
2023(7058)
2022(6045)
2021(5851)
2020(5041)
2019(11616)
2018(12283)
2017(24023)
2016(13332)
2015(14747)
2014(15005)
2013(14563)
2012(13569)
2011(12347)
2010(12763)
2009(12368)
2008(12459)
2007(11069)
2006(10220)
2005(9705)
作者
(35687)
(29648)
(29644)
(28469)
(18837)
(13954)
(13598)
(11365)
(11194)
(10726)
(10070)
(9881)
(9623)
(9533)
(9352)
(9188)
(8672)
(8669)
(8619)
(8528)
(7782)
(7177)
(7109)
(6810)
(6737)
(6726)
(6724)
(6723)
(5937)
(5725)
学科
(47591)
经济(47496)
管理(40371)
(36741)
(29842)
企业(29842)
(19858)
方法(18090)
(17446)
中国(16975)
数学(15764)
数学方法(15585)
(14904)
(13030)
(12825)
银行(12805)
(12328)
业经(11869)
体制(11239)
(10847)
金融(10843)
(10566)
贸易(10560)
(10388)
(9361)
制度(9330)
农业(9220)
(8925)
(8909)
财务(8886)
机构
大学(187278)
学院(184873)
(80696)
经济(78932)
管理(68908)
研究(63907)
理学(57825)
理学院(57206)
管理学(56478)
管理学院(56116)
中国(52304)
(45226)
(39931)
科学(33932)
财经(33693)
(32046)
(30386)
中心(28804)
(28693)
研究所(27996)
北京(26178)
(25635)
经济学(25515)
财经大学(24858)
(24175)
师范(23988)
(22987)
经济学院(22850)
(22777)
业大(22255)
基金
项目(109529)
科学(86392)
研究(85739)
基金(79198)
(67374)
国家(66782)
科学基金(56649)
社会(55151)
社会科(52211)
社会科学(52199)
基金项目(41408)
(41188)
教育(40415)
编号(35918)
(35083)
自然(33495)
自然科(32619)
自然科学(32611)
资助(32160)
成果(32087)
自然科学基金(32042)
(27267)
(26251)
课题(25277)
重点(24615)
(23442)
(23288)
教育部(23129)
国家社会(22803)
(22772)
期刊
(95844)
经济(95844)
研究(64899)
中国(42011)
(35543)
管理(28093)
(24692)
金融(24692)
(24577)
教育(24564)
学报(22968)
科学(22397)
大学(18941)
财经(17447)
学学(17307)
农业(15960)
经济研究(15400)
技术(15347)
业经(15033)
(14984)
问题(13238)
(11651)
理论(10276)
国际(10061)
改革(9100)
(9100)
实践(9099)
(9099)
现代(8845)
世界(8809)
共检索到300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葛乃旭  宋静  
1.纵向转移支付应起主要作用。德国原本是以州际间横向转移支付为主,联邦纵向拨款为辅的转移支付制度。但两德统一后由于东西德地区差异较大,无法依靠州际间横向转移支付实现均等化目标。因此两德统一后没有马上将东德各州纳入原西德的转移支付制度框架,而是在1991~1994年的五年过渡期采用了"德国统一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葛乃旭  宋静  
德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州际间横向转移支付,对我国引入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德国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新的转移支付规则,本文详细介绍和对比了德国2005年前后的转移支付制度,并分析其对我国引入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有哪些启示与值得借鉴之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建  
自我国实施分税制以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渐成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稳定增长,推动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然而在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财权划分框架不明确的影响下,财政转移支付部分项目功能交叉弱化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缺失难以有效平衡地区间的财力和公共服务。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相对完善且自成体系,对解决我国现有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葛乃旭  杨留花  
引入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是弥补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效果欠佳的好方法。而德国的州际间横向转移支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我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借鉴德国转移支付改革的最新经验,提出了建立我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方案。在尝试建立我国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过程中,特别考虑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为保证富裕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公共支出的最优化理论,运用公共支出最优模型,测算了横向转移支付的幅度,即最高边际上缴率。并运用2007年的相关数据对引入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效果进行了具体测算。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永冰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 ,研究和借鉴德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有益经验 ,选择适当的转移支付方式 ,对规范和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间的财务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莉莉  祝力  
本文在分析了主要西方国家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就如何借鉴国外成熟的转移支付立法经验建立我国的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促进我国转移支付规范化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宗兆礼  
西方国家转移支付制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共同特征,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我国有许多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针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荣海  向前  
医院基于价值购买作为按绩效付费的一种模式,在美国越来越受到重视,Medicare试图将其用于激励服务提供者提供更具价值和质量的医疗服务。文章对美国医院基于价值购买项目的实施背景、筹资和支付模式、绩效评价进行了详细介绍。我国支付方式改革中同样应该关注医疗服务质量,并从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及多措施配合等方面借鉴有关经验,合理设计实施方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金艳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滞后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效果深受影响。科学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具备完善性的必要条件。目前,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中,已形成了构建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一般作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为美国、德国与日本。总结这三个国家所积累的经验,比较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现状,对增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科学性具有重要启示,从而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晓凤  莫连光  
构建和谐社会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主要手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市场化改革的转轨时期,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非规范性。国家财政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日本是一个中央财政集中度较高的国家,其转移支付制度有着鲜明的特点。为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转移支付制度的经验,规范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灵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转移支付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中的机构设置,加强监督管理,推进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槿篱  谭金可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主要财政法律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存在着诸多缺陷,具有明显的非规范性和不稳定性特征,亟待立法完善。考察和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艳  
越来越多的碳金融衍生性商品与其复杂性可能会导致高风险次级碳不断发展,特别在金融危机中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无法有效监管。本文先从市场碳信用额卖家承诺供给与CDM最终执行之间存在错配和碳衍生品系统性风险集合两方面分析初级和次级碳市场金融危机形成机制。随后从危机前金融监管分工、现行监管政策局限、监管政策改进三方面借鉴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监管制度的变革,提出我国应从建立系统的碳金融监管机制改革目标体系、建立健全碳交易监管的主要架构和构建碳金融综合监管模式三个方面着手发展碳金融监管制度及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艳  
越来越多的碳金融衍生性商品与其复杂性可能会导致高风险次级碳不断发展,特别在金融危机中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无法有效监管。本文先从市场碳信用额卖家承诺供给与CDM最终执行之间存在错配和碳衍生品系统性风险集合两方面分析初级和次级碳市场金融危机形成机制。随后从危机前金融监管分工、现行监管政策局限、监管政策改进三方面借鉴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监管制度的变革,提出我国应从建立系统的碳金融监管机制改革目标体系、建立健全碳交易监管的主要架构和构建碳金融综合监管模式三个方面着手发展碳金融监管制度及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国忠  
我国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逐步形成的。它继承了原财政承包体制下的一些政府间转移支付方式,同时为了保持财政体制的稳定性,使分税制改革能够顺利地进行,实行了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可以说现行的制度是新旧财政体制下各种转移支付方式的混合体,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转移支付规模过大且结构不合理,支付形式繁多导致管理混乱、政策目标冲突等。现通过对国外经验的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