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8)
2023(5021)
2022(4322)
2021(4592)
2020(3604)
2019(8434)
2018(8536)
2017(13882)
2016(9225)
2015(11046)
2014(11575)
2013(10408)
2012(9850)
2011(8833)
2010(9537)
2009(8447)
2008(8777)
2007(8178)
2006(7449)
2005(7239)
作者
(24333)
(20258)
(20144)
(19380)
(12693)
(9785)
(9416)
(8020)
(7817)
(7668)
(7144)
(6735)
(6514)
(6410)
(6311)
(6307)
(6298)
(6202)
(5942)
(5750)
(5459)
(5036)
(4993)
(4916)
(4665)
(4632)
(4538)
(4378)
(4155)
(4145)
学科
(21864)
经济(21819)
管理(21629)
教育(20987)
(18792)
(16328)
企业(16328)
中国(14535)
理论(10902)
教学(9675)
(8526)
方法(8027)
(7742)
(7661)
(6510)
技术(6136)
数学(5987)
数学方法(5648)
业经(5274)
(5164)
学法(5154)
教学法(5154)
(5024)
农业(4665)
研究(4585)
发展(4538)
(4433)
银行(4423)
(4415)
(4404)
机构
大学(123980)
学院(121206)
研究(44038)
管理(35291)
(34286)
经济(32837)
教育(32089)
(29390)
中国(28931)
理学(28871)
(28491)
理学院(28400)
师范(28287)
管理学(27336)
管理学院(27096)
科学(26539)
(23123)
师范大学(22931)
(22093)
技术(21079)
北京(20349)
研究所(20309)
职业(20008)
(19616)
中心(19546)
(17594)
(16750)
(15627)
业大(15128)
财经(14328)
基金
项目(66959)
研究(58190)
科学(52485)
基金(41525)
教育(37898)
(34824)
国家(34261)
社会(30563)
(29001)
社会科(28287)
社会科学(28279)
编号(28051)
科学基金(27938)
成果(27211)
(26250)
课题(24403)
(21289)
基金项目(20362)
资助(18105)
规划(16989)
重点(16865)
自然(16637)
项目编号(16552)
(16342)
自然科(16249)
自然科学(16245)
(15938)
自然科学基金(15905)
(15139)
(14911)
期刊
教育(57508)
研究(48459)
(46544)
经济(46544)
中国(40290)
技术(19022)
学报(17663)
(16886)
职业(16202)
(16161)
管理(15880)
大学(14955)
科学(14848)
学学(12060)
农业(11004)
技术教育(10717)
职业技术(10717)
职业技术教育(10717)
(10024)
金融(10024)
(8825)
论坛(8825)
财经(7822)
图书(7735)
(7227)
(6870)
业经(6791)
高等(6533)
成人(6377)
成人教育(6377)
共检索到211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艳华  陈莹  
阐述了在德国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中技术、工作组织形式和职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既依赖于技术和工作组织形式,又是独立于这两者之外的变量。它通过工作过程这一媒介,以发展性任务为载体,以建立职业形象为依托,培养设计导向职业能力。探讨了德国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中职业能力的内涵、应用、养成及其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王炜波  
社会和技术发展是技术可能性与社会现实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层面等外部因素,对实现技术可能性的关键因素——人考虑较少,结果不但生产效益不理想,而且还束缚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劳耐尔(Rauner)1985年提出“设计导向”职教思想的初衷是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但却顺应了教育民主化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大趋势,1990年成为联邦政府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并逐步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Arbeitsprocess)和“职业科学”(Berufswissenschaft)理论,成为欧盟第一个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机动车机电一体化)和欧洲14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案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小平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它有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严格的师资培训制度、配套的职业教育法规,更有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功不可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富有特色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含义,分析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发展的因素,以此提出了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行为导伺"教学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会议资料下发了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就驻在国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发展经验和走向撰写的专题调研报告。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的有关人员对调研报告分专题进行了摘编和部分撰稿,本刊自2006.2期起将分期刊发系列调研报告(本期为第一部分),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雷正光  
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腾斯(Mertens)在对劳动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概念,并将其看做是“进入日益复杂的和不可预测的世界的工具”,是“促进社会变革的一种策略”,在西方社会和教育界引起高度关注。尽管他的英年早逝给教育界留下了许多迄今未能了结的话题,但关键能力及其后续关于职业能力的研究在理论上有许多突破,如能力结构与要素已成为西方、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认可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念,成为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邦祥  吴全全  
行动导向的学习起源于改革教育学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一样着眼于探讨认知结构与个体活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行动导向理论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进行反思的重要性,注重学习过程中交流形式的分析,其核心是优化学习过程。行动导向的学习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这一探索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培养结合的有效方式,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提供了“行动即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案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德国职业教育被誉为全球楷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德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制造业强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是与源远流长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分不开的。追溯古典、近代、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主流观点,从启蒙教育学和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到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模式,其职业媒介、改革主导、现实转向的发展沿革,在世人面前呈现出一幅熠熠闪光的反思图景,也为深入理解职业教育涉及的教育与职业、科学与政治、职教与普教的辩证关系,勾勒出一个思考的轮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新民  
德国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核心观点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能力培养需要把能力分解到具体的可操作的层面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并加以引导,如果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有出色的表现,自然就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康华  兰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永芳  颜明忠  
本文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实现形式及发展前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杨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学徒培训岗位的减少和学徒学历结构的变化,给中学学业不佳者带来了不公平;学徒培训从集体模式向分散模式的转变,损害了中小企业和学徒的利益;女性在职业领域和职业教育的选择上遭受歧视和不公。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应吸取德国双元制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教育公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杨勇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分轨并没有导致职业教育地位低下;双元制为德国的社会公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其所谓刻板不灵活、是社会文化再生产和阶级复制的工具、投资过高的批评是片面的;双元制的确对女性有不公平之处,但这有着深刻的观念、历史和职业差异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不公平正在逐渐改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文章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其常用教学方法与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瑞新  
文章首先介绍了德国的"双元制",然后介绍了在课程教学能力的要求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最后对德国职业教育课程与国内课程进行了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