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64)
- 2023(3133)
- 2022(2256)
- 2021(2062)
- 2020(1552)
- 2019(3170)
- 2018(3163)
- 2017(5789)
- 2016(3065)
- 2015(3230)
- 2014(2885)
- 2013(2779)
- 2012(2603)
- 2011(2245)
- 2010(2210)
- 2009(1955)
- 2008(1711)
- 2007(1466)
- 2006(1201)
- 2005(1126)
- 学科
- 济(11070)
- 经济(11064)
- 管理(7340)
- 业(5379)
- 企(4196)
- 企业(4196)
- 业经(3770)
- 中国(3423)
- 农(3295)
- 方法(2805)
- 环境(2721)
- 学(2636)
- 产业(2617)
- 地方(2464)
- 贸(2409)
- 贸易(2409)
- 易(2359)
- 数学(2261)
- 数学方法(2231)
- 信息(2173)
- 农业(2139)
- 制(2084)
- 总论(2035)
- 信息产业(2016)
- 银(1905)
- 银行(1903)
- 财(1880)
- 发(1874)
- 关系(1849)
- 行(1848)
- 机构
- 学院(38624)
- 大学(37200)
- 研究(15807)
- 济(15238)
- 经济(14883)
- 管理(12869)
- 中国(11987)
- 理学(11004)
- 理学院(10823)
- 管理学(10617)
- 管理学院(10541)
- 科学(9690)
- 京(8651)
- 所(7794)
- 研究所(7180)
- 中心(6901)
- 院(6359)
- 财(6182)
- 范(6146)
- 师范(6102)
- 北京(5722)
- 江(5565)
- 农(5518)
- 业大(5176)
- 师范大学(5024)
- 科学院(4985)
- 研究院(4875)
- 财经(4837)
- 技术(4660)
- 州(4478)
共检索到58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庭娅
一、德国能源转型及主要目标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德国政府作出全面退出核能的决定,实施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国家能源利用结构的全面转型。这标志着"能源转型"正式被确立为德国政府今后40年能源政策的主导方向。作为世界第五大能源消费国和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在世界率先高调实施能源转型,是受保障能源安全供给、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气候和生态等多重目标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德国国内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永宏 梁益坚 王涛 杨广生
非洲大陆新能源资源丰富,而且开发程度较低,有可能成为新能源时代的"中东"。中非新能源合作是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等要素的结构性互补,合作前景广阔。中非新能源合作也面临诸多挑战:发达国家抢占新能源技术和市场,中国、非洲能源结构转型压力大,国际机制存在不平等性和失衡状态,非洲新能源利用尚未广泛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当前,结合中非双方的实际,以援助带合作,进一步加大中国对非新能源技术的援助力度;通过"以技术换市场"的方式,推动中国新能源技术向非洲的转移;利用新能源技术促进中非间的产业转移;依托重点项目、优势技术、龙头企业,以集群的方式推动中国新能源企业进入非洲,加强中国与非洲新能源合作等,都应系统纳入"...
关键词:
中非合作 新能源 前景 挑战 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闫世刚 牛仲君
一、中国与美欧知识产权合作背景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现已成为国家和产业取得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从产业竞争层面提升到国际竞争领域,各国所掌握知识产权的数量、知识产权的力度和绩效等也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正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提高自身经济和技术进步和水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张锐 相均泳
随着全球进入碳中和时代,世界能源体系正在发生绿色变革。加速能源转型是新时代海合会国家迎合全球能源需求、履行减碳承诺、构建低碳经济、塑造现代国家的必要选择。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利益,海合会国家追求能源融合转型,即促进各种能源资源的融合开发,包括油气产业的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氢能开发。近年来,它们在行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油气+CCUS”等措施快速落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但高碳的发电结构并未改变;多个氢能项目启动建设。能源融合转型面临部分国家缺乏转型决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足、开发模式比较单一、能源补贴抑制投资、技术实力有待增强等严峻挑战。中国是海合会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可开拓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新领域,与区域国家共建碳中和时代的能源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海合会国家 能源转型 可再生能源 碳中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金红
当前,全球能源贸易供需主体格局、贸易结构、治理体系、价格博弈体系等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面对全球能源贸易格局之变,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能源贸易合作有望加速推进,中美新能源贸易及技术合作有望迎来新机遇,在亚太地区油气定价权中的地位有望获得提升。然而,地缘政治博弈的不确定性、议价权目标实现仍需时日等挑战仍存。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贸易治理体系;完善国内能源储备体系,构建区域性能源应急合作机制;扩大人民币在能源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范围,提升能源贸易议价能力。
关键词:
能源贸易 油气进口 价格博弈 地缘政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晓山
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都应支持,并同时关注解决它们的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问题,这才是我国小额信贷的正确发展方向对小额信贷的理解,不同的人有很大的差异。2000年后,在我国随着中央政府对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进入2023年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步入经济复苏期,日本的经济增长也因此受到公众的关注。2023年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4%,按年率计算增幅为1.6%,高于市场预期;二季度GDP在剔除物价变动影响的实际季节调整值后,较上季度增长1.5%,按年率换算为增长6%,创2020年末以来的最快增速,远超经济学家的预测数值。此外,日本的居民消费和投资也出现复苏增长的趋势,带动了企业利润的增长,从而使日本股市大涨,成为全球市场焦点。2023年,日经225指数上涨28%,达到十年来最快涨幅,创1989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以来的收盘新高。由此引发了市场对日本经济复苏增长能否持续的猜测。本文将从日本经济复苏增长的特征、日本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现实情况以及日本经济复苏增长的根源进行详细剖析,并据此提出日本经济复苏增长前景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莹 黄晓科
自 1999年 1月 1日欧元在一片良好预期中诞生以来 ,许多人乐观地认为欧元将会在竞争中击败美元成为国际主导货币 ,但欧元这几年的走势不断下滑 ,对欧元的悲观看法也不断出现。对于这些不同的看法 ,笔者从博弈论的“市场进入阻挠”案例这一新的角度入手 ,指出在位国际货币客观存在着粘性 ,论证欧元无法取代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这一论点。
关键词:
欧元 美元 市场进入阻挠 “特里芬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庆才
公民广泛参与到公共预算过程当中,不仅有利于构建一个民主、高效、透明与责任政府,而且能够促进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成长,从而实现公民与政府相互学习、协同治理的新模式。本文在对参与式预算理论价值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参与式预算在我国扩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地方参与式预算 公民参与 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建红
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被认为是世界全民教育运动新的转折点。全民教育的十年评估以来,教育权利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各国的广泛认同,教育质量成为全民教育的主要关注点。但世界全民教育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而全民终身学习是21世纪教育的关键,是实现更为有质量的生活和人性化社会的希望。
关键词:
达喀尔论坛 世界全民教育 有质量的教育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阳星 梁志民 肖文海
化石能源价格下跌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预期,挤压了可再生能源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延缓了能源转型的均衡时间,甚至导致化石能源对可再生能源的反替代,不利于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应对化石能源价格下跌,建议开征能源税,建立气候补偿性能源价格体系,减少化石能源补贴,以稳定化石能源价格,并通过发展能源互联网、提高可再生能源金融支持效率和积极推进"配额+绿证"制度来促进能源转型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阳星 梁志民 肖文海
化石能源价格下跌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预期,挤压了可再生能源的利润空间和竞争优势,延缓了能源转型的均衡时间,甚至导致化石能源对可再生能源的反替代,不利于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应对化石能源价格下跌,建议开征能源税,建立气候补偿性能源价格体系,减少化石能源补贴,以稳定化石能源价格,并通过发展能源互联网、提高可再生能源金融支持效率和积极推进"配额+绿证"制度来促进能源转型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处于重大历史关口,面临世界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秩序大变局;同时中国经济步入改革深水区,未来要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陷阱”也面临诸多挑战。多年来,国内外学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和判断出现较大争论,有乐观论、悲观论,也有中间论,集中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别是在全球化发生深刻变化的特殊时期,如何系统化推进中国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成为关键命题。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既有现实挑战,也有很多机遇,与其他经济体转型遇到的问题具有相似性,但同时又存在特殊性。对此,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思维,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全面认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所处的周期和发展阶段,结合中国国情、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禀赋条件,基于国际比较深刻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发展韧劲,以及未来增长空间,客观理性看待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风险与挑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同时更要坚定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以改革促发展,以国内大循环拓展内生性增长动能,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和窗口期,释放更大的经济发展潜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深厚的物质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洋 董锁成 李泽红
中俄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意义重大的地缘战略合作。自1996年中俄能源合作拉开序幕以来,虽几经波折,但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且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实施,中俄能源合作迎来新机遇。基于此,本文回顾了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进展,从供求关系、能源政策、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区域发展政策、国际地缘环境变迁等角度全面分析了中俄能源合作的内在契合因素和外部推动因素,指出中俄利益诉求的内在契合性是中俄开展能源合作的决定性因素,外部推动因素则加速了中俄能源合作的进程。虽目前中俄能源合作态势良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倩
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是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的门户。通过黏膜免疫建立局部免疫力可直接切断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途径。近几年由黏膜入侵引起的猪传染病越来越多,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黏膜免疫研究倍受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口服免疫和鼻腔免疫的特点和挑战,然后针对这些挑战对疫苗设计的进展进行了概述。应用免疫增强剂和抗原递送载体可有效提高口服抗原的效果,口服免疫和鼻腔免疫是预防猪传染病有效的免疫途径。本文为有效设计猪黏膜疫苗提供了合理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
黏膜免疫 猪 呼吸道免疫 口服免疫 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