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5)
- 2023(9442)
- 2022(8182)
- 2021(7869)
- 2020(6666)
- 2019(15699)
- 2018(15783)
- 2017(28482)
- 2016(17312)
- 2015(20006)
- 2014(20845)
- 2013(19659)
- 2012(18483)
- 2011(16899)
- 2010(17298)
- 2009(15238)
- 2008(15591)
- 2007(14485)
- 2006(12335)
- 2005(11363)
- 学科
- 济(57803)
- 经济(57742)
- 管理(40042)
- 业(38473)
- 企(30318)
- 企业(30318)
- 方法(28796)
- 数学(25404)
- 数学方法(25088)
- 教育(22073)
- 中国(21251)
- 农(16912)
- 财(16752)
- 学(15838)
- 理论(15287)
- 教学(12091)
- 制(11736)
- 业经(11099)
- 地方(11044)
- 贸(11027)
- 贸易(11024)
- 农业(10957)
- 易(10695)
- 务(10682)
- 财务(10656)
- 财务管理(10619)
- 企业财务(10039)
- 技术(9918)
- 银(9551)
- 银行(9526)
- 机构
- 大学(238512)
- 学院(237142)
- 济(84072)
- 研究(82059)
- 经济(81712)
- 管理(79101)
- 理学(67464)
- 理学院(66497)
- 管理学(64956)
- 管理学院(64460)
- 中国(55511)
- 京(52441)
- 科学(51455)
- 范(43188)
- 所(42991)
- 师范(42855)
- 农(41381)
- 财(40966)
- 江(39449)
- 教育(39338)
- 研究所(38945)
- 中心(37385)
- 业大(35139)
- 师范大学(34557)
- 北京(33969)
- 技术(33264)
- 农业(32632)
- 财经(32307)
- 州(31347)
- 经(29178)
- 基金
- 项目(148570)
- 研究(116004)
- 科学(115775)
- 基金(100696)
- 家(87185)
- 国家(86249)
- 科学基金(71657)
- 社会(66614)
- 教育(64451)
- 社会科(62656)
- 社会科学(62636)
- 省(61673)
- 划(53688)
- 基金项目(52621)
- 编号(52067)
- 成果(45495)
- 自然(45381)
- 自然科(44269)
- 自然科学(44252)
- 自然科学基金(43472)
- 资助(42135)
- 课题(40130)
- 重点(35688)
- 部(34824)
- 年(33370)
- 发(33078)
- 性(32250)
- 创(30664)
- 项目编号(30381)
- 教育部(30165)
- 期刊
- 济(92191)
- 经济(92191)
- 研究(78074)
- 教育(67926)
- 中国(58471)
- 学报(38016)
- 农(36566)
- 财(34264)
- 科学(32383)
- 大学(29031)
- 技术(27765)
- 管理(25981)
- 学学(25514)
- 农业(24329)
- 职业(19884)
- 融(18949)
- 金融(18949)
- 财经(16265)
- 业经(15292)
- 经济研究(14453)
- 经(14021)
- 业(13579)
- 技术教育(13423)
- 职业技术(13423)
- 职业技术教育(13423)
- 坛(12659)
- 论坛(12659)
- 图书(12419)
- 问题(12368)
- 版(11728)
共检索到362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谢莉花
德国职教教师的职前教育涉及大学学习与预备期两个阶段。职业性专业的设置是开展职教教师教育的基础。与传统的学科性专业不同,职业性专业是在职业领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培养未来职教教师在职业性技术、工作和教育领域内行动能力的学业门类。德国职教教师教育的职业性专业在其内涵、标准、培养目标与内容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职业特色,由此引发的关于基准科学、作为大学独立专业、职教教师短缺等方面问题的讨论,可以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专业建设提供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
职教教师教育 职业性专业 德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莉花
职业教育的职业特点对职教教师教育的"职业性"提出了要求。相比普教教师,职教教师的"职业性"更多的是面向技术工人职业世界的职业要求,"职业性"是职教教师职业和职教教师教育的根本特性。而在当前的职教教师教育中,"职业性"则体现得太少。它应当体现在职教教师教育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职教教师教育中的"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应当一体化地被促进,三性融合的教师教育才能真正促进职教教师的专业化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业性专业课程是德国针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特色课程。职业性专业课程中的职业科学课程和专业教学论课程体现了职业技术特色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特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基于职业性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及其结构和内容构建、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设计对我国当前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中的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启发作用。
关键词:
职业性 专业课程 职教师资培养 德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玉苗
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关注教师知识。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基础具有特殊性,需要引入技术知识的概念,要确立技术知识在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技术知识包括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其核心是技术实践知识。在技术实践知识中,小部分是显性知识,大部分是隐性知识,所以,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重视隐性知识的价值。
关键词:
职教教师 教师专业化 教师知识 技术知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雄英
职业性向是职教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并长期保持教育热度的情意保障。职教教师职业性向有作为社会人的宽广豁达、作为心理人的对话沟通、作为教育人的人文关怀、作为实践人的务实细致等特征。目前的研究中缺乏对职教教师职业性向的关注。职业院校需从职教教师的入职考察、在职培养等方面高度重视职教师资的职业性向培养。
关键词:
职教教师 职业性向 特征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宿莉 邓璨 方梦 吕红
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对职教教师的时代诉求和教师定位为逻辑主线,"一带一路"背景下职教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由优质教育资源学习能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国际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国际项目管理和领导力、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力、中外跨文化交流沟通力、应对后疫情时代挑战力构成。通过建设教师发展平台、教学资源、长效机制和加强科学研究,来提升"一带一路"职教教师专业能力。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通过对德国多所大学职教教授学术背景信息的内容分析,揭示德国职业教育研究主体的跨界属性,并为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研究 跨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陈慧梅
为了实现"双师型"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回应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需要,职教教师教育应建立基于职业的专业科学:职业科学。"职业科学"是职教教师教育的基准科学,是职教教师教育"职业性"的本质体现。在实践层面,职教教师教育的"职业性"通过职业/企业实践的形式得以发展,促进了教师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并为未来学科层面"职业科学"的建立提供坚实基础;在学科层面,"职业科学"的建立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基于职教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提升的专业教学论模式作为折中模式成为职教教师教育的核心主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苗耀华
职业性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它蕴含在德国对职业、职业(领域)科学与职业科学课程的研究之中。通过分析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职业科学课程框架与内容的构建,尤其是职业技术与工作内容及职业学习过程与资格化过程内容地融入,探讨作为职业教育专业及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基准科学的职业科学在课程层面的具体表现形态与内容,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突破传统专业科学模式、构建职教师资特色的"专业科学"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芷莹 冉云芳 石伟平
为明确国家价值导向与话语体系中职教教师的角色定位,选取中国、美国、英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文本进行编码分析,挖掘出文本暗含“专业教学的实施者“”学生生涯的关照者“”专业实践的引领者”“育训资源的研发者”“自我发展的主导者”五个教师角色,并建立多重角色模型。进一步分析中美英三国对职业教育教师角色期待的异同,反思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角色在应然层面忽视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对学生生涯成长的引领和对专业活动的领导。在实然层面,角色行为与角色期待存在一定差距,面临教学能力提升困境,应加强外在激励,更新培训形式;生涯教育专业性和学生关照度较低,应以评促建,通力合作;专业实践意愿和能力不足,应完善支持机制为教师企业实践保驾护航;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应做好“引流“”开源”工作;专业发展自觉性不足,应“刚柔”相济使教师保持学习状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志兵
在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指向,形成了将具备职业经验作为合格教师聘任的必要条件的共识,并成为整个民国时期职业教师聘任的指导思想,政府、职业教育界从政策、措施、方法等多方面不断地研究、探索与完善,强化教师聘任的职业经验要求,力求促进职业学校的发展和达到职业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民国 职教教师 职业经验 聘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其晴 周谊
澳大利亚职教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有着多方面的背景因素,同时,也面临着多重障碍,后者主要来自时间安排、技能与偏好、信息获得与选择、职场文化以及经费与成本等因素,而组织内部专业发展定位、合作关系、适应需求的计划、适宜计划的实施、高质量课程内容、以及广泛支持体系等因素的有效把握,则促成专业发展实践走向成功。考察这些因素,对我国职教教师专业发展不乏启示,如必须立足本国现实背景、进行需求普查和科学分析、大力开发各行业国家标准能力培训包、制定适宜发展计划以及进行相关支持体系构筑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师慧丽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按专业大类设置专业,采用5年制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遵从职教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形成的逻辑构建"一主线、三层次、六模块"的金字塔式课程结构,将企业、教学实践实习课程,贯穿于职教教师大学教育的始终。这对于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陈慧梅 唐慧
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结构选择与发展取向是决定职教教师教育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职教教师的能力构成要求职教教师具有多方面的背景,而最终生成的教师综合能力也与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结构选择有重要关联。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可以看出,我国及国际职教教师教育模式所采用的结构选择的共性在于:宏观发展模式上的层次上移兼具融合属性;中观办学模式上的多主体办学且责权明确;微观教学模式上的职业教育特性贯穿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模式结构选择的背后也隐含着职业性或学术性两种发展取向,不同的取向主导了不同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基于上述分析得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未来发展可进一步扩展教师目标群体并为职业资格人员提供过渡路径,选择可行性较高的拼凑模式作为折衷的教育模式,设计专业差异化的职教教师教育内容与过程,并以职教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作为入职准绳。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祝怀新 潘慧萍
德国虽然在教育上实施地方分权的联邦主义,各州具体实施教师教育的情况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看,都建立起了包括职前和在职的专业化教师教育制度,有效地确保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本文根据作者在德国卡塞尔大学对其教师教育的考察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对德国中小学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正处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我国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专业化 德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