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0)
2023(1955)
2022(1617)
2021(1553)
2020(1291)
2019(2890)
2018(2844)
2017(4838)
2016(3240)
2015(3864)
2014(3944)
2013(3399)
2012(3152)
2011(2929)
2010(2905)
2009(2173)
2008(2108)
2007(2017)
2006(1686)
2005(1442)
作者
(7067)
(5813)
(5704)
(5363)
(3612)
(2679)
(2634)
(2265)
(2221)
(2081)
(1910)
(1885)
(1867)
(1855)
(1842)
(1787)
(1757)
(1727)
(1643)
(1571)
(1565)
(1476)
(1423)
(1383)
(1376)
(1328)
(1281)
(1266)
(1236)
(1198)
学科
管理(6661)
中国(6024)
(5629)
经济(5621)
(4870)
(4229)
企业(4229)
理论(3603)
教育(3210)
教学(2863)
(2242)
技术(2174)
方法(2154)
学法(2058)
教学法(2058)
学校(2018)
(1920)
职业(1888)
学理(1851)
学理论(1851)
业经(1649)
(1515)
(1496)
数学(1490)
(1477)
数学方法(1458)
职业技术(1446)
(1347)
银行(1347)
(1303)
机构
学院(36472)
大学(31989)
研究(11753)
职业(11542)
管理(10873)
技术(10120)
(9217)
理学(9047)
理学院(8925)
教育(8895)
经济(8762)
管理学(8705)
管理学院(8636)
职业技术(7913)
(7403)
师范(7368)
中国(7247)
(7014)
科学(6861)
(6511)
技术学院(6375)
(5905)
中心(5594)
师范大学(5510)
(5427)
研究所(5340)
(4993)
(4486)
北京(4400)
业大(4183)
基金
项目(23517)
研究(22256)
科学(18920)
教育(14228)
基金(14041)
编号(12121)
社会(11549)
(11441)
国家(11259)
(11175)
社会科(10795)
社会科学(10792)
(9961)
课题(9883)
成果(9559)
科学基金(9423)
(8809)
基金项目(7277)
规划(7006)
项目编号(6991)
职业(6441)
(6256)
重点(6068)
(5792)
主持(5734)
(5693)
(5675)
研究成果(5635)
(5631)
主持人(5617)
期刊
教育(16858)
中国(12217)
职业(10993)
(9908)
经济(9908)
技术(9826)
研究(8496)
技术教育(8275)
职业技术(8275)
职业技术教育(8275)
(4727)
(4602)
论坛(4602)
职教(3635)
(3624)
管理(3576)
学报(3565)
科学(3099)
大学(2754)
图书(2556)
农业(2514)
学学(2406)
(2254)
金融(2254)
业经(1947)
财会(1783)
会计(1722)
情报(1708)
书馆(1697)
图书馆(1697)
共检索到56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莹  
欧洲职业资格框架(EQF)的出台,要求各国构建相应的国家资格框架(NQF)与之对接。德国职业资格框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对传统双元制体系如何取舍和改革的问题。本文从理念更新、制度建设和工具开发三个角度,对它进行描述和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宇  肖凤翔  
构建农民职业资格框架有利于优化配置我国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规范劳动力市场准入,提升农民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与实效性,推进社会平等、公正。然而,我国在构建农民职业资格框架的过程中,尚存在农民职业资格框架纳入对象缺乏、运行机制缺失、运行环境不佳等障碍。因此,我国应明确农民职业资格框架的纳入对象,建立健全农民职业资格框架的运行机制,完善农民职业资格框架的运行环境,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专业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庞世俊  白汉刚  王辉  
欧洲资格框架是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政策合作的成果之一,其以职业能力为基准,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且承认多种认证方式,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能力认证管理体制及协调机制,推动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发展有一定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浩泉  陈岸涛  
国务院"职教20条"对我国建立国家资历框架提出了方向性目标,从资历框架的大背景看,我国的职业资格制度还存在职业发展体系与资格制度的"双轨制"、职业标准体系与资格制度的"相分离"、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学位的"两条线"、职业资格证书与国际资格的"难互认"等困境,借鉴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基于国家资历框架的职业资格制度国际经验,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建设基础,科学界定职业资格制度,顶层设计资格资历的等值等级,统筹考虑沟通衔接转换办法,建立职业资格考评质量机制,将能够推进我国职业资格制度框架的建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初庆东  常俊英  王殿君  
职业资格与学位学历、专业职称以及职业技能鉴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与个体职业发展脱节,职业资格标准设置不统一,职业资格政府主导的治理机制没有改变以及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进展缓慢。基于此,引入国家资历框架是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工具手段。澳大利亚、南非、英国分别是衔接型、变革型、改良型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代表,在国家资历框架建构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在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中,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加强职业资格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其功能定位;建构职业资格与学位学历、资历互认及等值机制,突出职业资格标准设计的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属性,分类建立不同资历衔接办法以及完善职业资格的质量监督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晓洁  李延平  
英国职业资格框架制度的建构与发展,经历了几个明显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价值选择: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以追求平等的价值观为出发点,构建了职业资格与学术资格等值的制度平台,提高职业教育以及职业资格的地位,确立了基于能力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进入21世纪之后,英国政府引入学分制度,构建出一个更为灵活、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职业资格框架,强化了以学习者为本的价值理念;在最近十年的改革中,英国政府把追求质量与效力作为其价值选择,强调职业资格框架的规范化、体系化和内部优化,通过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以实现其对人自身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整体性、综合性的本质意义回归。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国泓  杜兴强  
会计职业资格的性质及其角色实现是一个同时涉及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人力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信息不对称、氛围等交易成本存在原因的产业组织问题。文章试图将交易成本整合到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中,构建一个完整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以分析会计职业资格的性质及其角色实现。文章认为,会计职业资格是鉴别会计人员职业能力、节约会计专门人才供需双方交易成本的一种重要机制,其角色实现需要关注其内在基础、约束条件、核心保证与总体效果。这给会计职业资格各方提出了诸多对应性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琪  肖剑  
孟加拉国国家技术与职业资格框架将职业资格分为2级职前教育、5级职业教育和1级技术教育等8个层级,详细规定了各层级资格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责任。以国家技术与职业资格框架为基础,各行业技能委员会制订各专业领域的资格框架,应用于人才培养和专业评估。国家技术与职业资格框架的实施进一步增加了孟加拉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促进了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界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紧密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肖凤翔  
国家资格框架是特定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基本规范及其制度体系,它规范着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层和有序流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及其相关制度是构成国家资格框架的核心要件。其中,学历证书是个人达到学历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最低要求的凭证,它表征个人经历的专业学习过程及其所获得的学习经验。职业资格证书表明个人的工作和培训历程,以及通过专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工作或职业经验。学历证书由国家授权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学校颁发给完成相应学业、达到国家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最低要求的个人,职业资格证书由国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建永  
德国职业资格制度面临的问题及改革趋势刘建永近年来,德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的下降、经济增幅的减少、倒闭企业数的增多,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国家财政赤字的骤增,两德的统一,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以及土耳其等地移民的涌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冰冰  
通过对德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关系、形成与发展、管理制度、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与完善等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这种资格证书制度的本质和理解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价值,从而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亚平  王梅  安蓉  
在欧洲资格框架的影响下,德国于2009年公布《德国终身学习国家资格框架》,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框架已进入早期运作阶段。通过对该框架的目标、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德国在国家资格框架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经验:科学的顶层设计;分步推进发展;突显本国特色;实施试点测试;形成广泛共识;完善支撑措施。实现了教育和培训机构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形成了透明可比的资格体系,有利于促进终身学习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建忠  
在欧盟推进开发"欧洲资格框架"的进程中,德国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发国家资格框架,构建了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试图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八级结构总体国家资格框架,以增加德国资格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增强资格间的渗透性。嵌入德国元素和以四维目标构建等级标准,多方参与、平等协商、凝聚共识是德国开发和实施国家资格框架的重要特点。德国国家资格框架仍是一个发展中的资格框架,纳入到资格框架中的职业资格还不能充分体现其教育价值和劳动力市场价值,资格框架功能需要完善,在今后5年中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大源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21期中撰文,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比较了国际上成熟资格框架建立的经验,并对构建中国国家资格框架提出了建议。目前我国有两个明显问题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一是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的分离,二是职业资格证书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作为一种跨界的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有跨界的思考: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机制。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具有大视野,应涵盖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但是,职业教育的现状离升级版的中国经济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还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的分离,二是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的分离,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借鉴国际成熟的经验,构建中国自己的"国家资格框架",是一项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制度支撑,是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制高点的长远的战略决策和重要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