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4)
2023(10017)
2022(8583)
2021(7799)
2020(6729)
2019(15477)
2018(15084)
2017(27703)
2016(16597)
2015(18886)
2014(19134)
2013(18043)
2012(16854)
2011(15386)
2010(15419)
2009(13569)
2008(13556)
2007(12299)
2006(10297)
2005(9043)
作者
(48690)
(40975)
(40704)
(38813)
(25727)
(19914)
(18621)
(16238)
(15355)
(14512)
(13808)
(13615)
(13556)
(12989)
(12887)
(12783)
(12668)
(12155)
(11994)
(11776)
(10654)
(10211)
(10114)
(9468)
(9462)
(9207)
(9113)
(9079)
(8558)
(8375)
学科
(57061)
经济(56997)
管理(40205)
(39209)
(30469)
企业(30469)
方法(29253)
数学(26398)
数学方法(26106)
中国(18496)
(17222)
(15315)
(13355)
(12830)
贸易(12830)
理论(12518)
(12485)
业经(11779)
农业(11409)
地方(10480)
技术(10434)
教学(10020)
教育(9978)
(9855)
(9691)
财务(9678)
财务管理(9653)
企业财务(9113)
环境(8596)
(8370)
机构
学院(231465)
大学(227777)
(85379)
经济(83424)
管理(80740)
研究(78498)
理学(70611)
理学院(69704)
管理学(68220)
管理学院(67806)
中国(53112)
科学(52097)
(48961)
(47575)
(42091)
业大(40851)
农业(39405)
研究所(38947)
(37204)
(35728)
中心(35696)
(35038)
师范(34569)
技术(33002)
财经(30476)
北京(29594)
(27827)
(27690)
(27531)
师范大学(27507)
基金
项目(157972)
科学(121852)
研究(113831)
基金(109108)
(97591)
国家(96668)
科学基金(80239)
社会(67222)
(65869)
社会科(63530)
社会科学(63505)
教育(59505)
基金项目(58697)
(56714)
自然(53647)
自然科(52421)
自然科学(52397)
自然科学基金(51480)
编号(48675)
资助(44113)
成果(38547)
重点(37494)
课题(36212)
(35344)
(34569)
(33391)
科研(31084)
创新(31080)
计划(30858)
教育部(29907)
期刊
(85723)
经济(85723)
研究(60812)
中国(48655)
教育(45172)
学报(44378)
(42810)
科学(36431)
大学(31823)
学学(30042)
(29168)
农业(28922)
技术(26192)
管理(25419)
职业(17991)
(16396)
(15691)
金融(15691)
财经(14898)
业经(14764)
经济研究(14321)
(12770)
(12572)
技术教育(12567)
职业技术(12567)
职业技术教育(12567)
问题(11981)
业大(11783)
(11444)
论坛(11444)
共检索到327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随着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相应的职教师资培养也在不断的调整培养对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作为当前德国主流的职业教育课程,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是基于教师职业行动能力设置培养目标,基于教学行动构建培养内容,以及基于能力发展规律组织培养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业性专业课程是德国针对职教师资培养的特色课程。职业性专业课程中的职业科学课程和专业教学论课程体现了职业技术特色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特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基于职业性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及其结构和内容构建、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设计对我国当前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中的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启发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苗耀华  
职业性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它蕴含在德国对职业、职业(领域)科学与职业科学课程的研究之中。通过分析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职业科学课程框架与内容的构建,尤其是职业技术与工作内容及职业学习过程与资格化过程内容地融入,探讨作为职业教育专业及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基准科学的职业科学在课程层面的具体表现形态与内容,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突破传统专业科学模式、构建职教师资特色的"专业科学"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春荣  
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必须考察其职教师资的培养与继续教育模式。德国的职教师资培养,不但有严格的入学要求、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而且能根据各州的实际因地制宜,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变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教师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欧盟一体化和博洛尼亚进程中学制改革的推进,德国职教师资的培养从"学位+国家考试"旧模式向"学士-硕士"新模式过渡。解析德国新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并提示其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借鉴意义:融合职业性与教育性构建课程内容,基于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本科与硕士阶段课程模式,多方合作共同保证师资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鄢彩玲  
职教师资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质量保证,其培养内容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随着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的发展,德国逐步形成了基于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本文将以德国汉堡大学电工专业职教师资的培养课程为例,解析当前德国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晓燕  
关于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对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职业教育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来总结其特点,以期对我们能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建立一套与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相匹配的职教师资培养体制有一点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永芳  姜大源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是在专业科学的基础上,从职业能力分析及开发入手,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制定教学方案的一门科学理论。以电气专业为例,电气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领域,要以专业教学论的观点,在电气专业职业特点、相关工程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其教学过程。专业教学论贯穿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始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职教师资专业教学论能力的培养应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虹  
德国职业教育师资水平世界一流,助推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世界领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师资水平成为制约职教发展的瓶颈,学习和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经验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稼伟  蒋洪平  
对参加全国高职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部分教师就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潜力大,但培养层次浅,形式单一,有效互动少,还需要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教学形式、考核与评价上下工夫。同时,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运行机制,创新多元校企合作师资培养平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教教师应接受系统的专业化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前培养阶段的合理化设计,是保障职教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中,除了专业科学和职业教育学课程外,职业理论与实践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构建与实施是培养未来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专业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培养未来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尤为必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积明  徐国胜  
职教师资是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力军,是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践行者。职教师资的职业能力将直接影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职教师资职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普遍问题,提出了运用项目、案例教学法的产训结合的教学新模式,配合使用质量监控、过程考核的新举措,能够为职教师资职前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套较为合理、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山艳  
职教师资问题关乎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构建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足够数量、高素质、稳定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体系是今后着力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国内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已有研究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提出了对职教师资培养中课程设置、经费保障以及政策支持体系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希望能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职教师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永芳  杜鹃  
博洛尼亚进程后,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将连续的大学教育变革为学士-硕士两个阶段,从而实现了教师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灵活转换。但同时,这一改革还保留了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的一些传统,如对资格的严格要求,从而保证职教师资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申文缙  周志刚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以科学质量观为依据构建的质量标准系统,由质量运行与质量保障两个层次及输入质量、过程质量与成果质量三个环节的质量要素组成。该体系为规范职教师资培养质量建设与评估工作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标准方案。从实践层面指导培养机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由政府主导、多元质量主体协同参与的质量评估机制形成与完善;从根本上提升了德国职教师资培养质量。该体系从质量观、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估机制方面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质量保障与发展提供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