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0)
2023(6253)
2022(5169)
2021(5379)
2020(4574)
2019(10961)
2018(11346)
2017(21746)
2016(12904)
2015(15105)
2014(15429)
2013(14412)
2012(13286)
2011(12351)
2010(13062)
2009(11753)
2008(11422)
2007(10382)
2006(9306)
2005(8644)
作者
(33147)
(27204)
(26843)
(26075)
(17266)
(12857)
(12604)
(10504)
(10436)
(9880)
(9229)
(8951)
(8668)
(8582)
(8478)
(8193)
(8138)
(8087)
(7979)
(7722)
(7113)
(6683)
(6674)
(6365)
(6289)
(6176)
(6157)
(6088)
(5448)
(5301)
学科
(42893)
经济(42847)
管理(27534)
(25363)
方法(23041)
数学(21408)
数学方法(20869)
教育(20344)
中国(19958)
(19369)
企业(19369)
(12200)
理论(11605)
教学(9520)
(9431)
(9267)
(9039)
(8753)
贸易(8746)
(8588)
(8254)
银行(8243)
(7969)
业经(7894)
技术(7515)
农业(7326)
(7255)
(7017)
金融(7016)
(6243)
机构
大学(176587)
学院(173934)
(63884)
经济(62162)
管理(61080)
研究(57822)
理学(52162)
理学院(51529)
管理学(50254)
管理学院(49908)
中国(40243)
(39416)
(32875)
教育(32823)
师范(32720)
科学(32544)
(32011)
(28718)
(26706)
师范大学(26657)
北京(26575)
研究所(25692)
中心(25096)
财经(25010)
技术(23572)
(22552)
职业(22133)
(21710)
业大(20826)
(20816)
基金
项目(102938)
研究(85044)
科学(81781)
基金(69693)
(58391)
国家(57762)
社会(49552)
教育(49359)
科学基金(48634)
社会科(46664)
社会科学(46652)
(41710)
编号(39564)
(37275)
基金项目(35239)
成果(35102)
课题(30562)
资助(30405)
自然(29127)
自然科(28439)
自然科学(28434)
自然科学基金(27887)
(25826)
(25206)
重点(24406)
项目编号(23652)
规划(23046)
(23011)
教育部(22542)
(22002)
期刊
(69476)
经济(69476)
研究(62618)
教育(56679)
中国(42040)
管理(23201)
技术(22416)
(22307)
学报(19711)
科学(19122)
(18831)
大学(16979)
职业(16307)
(15649)
金融(15649)
学学(14108)
农业(13400)
财经(12076)
业经(11726)
经济研究(11640)
技术教育(11024)
职业技术(11024)
职业技术教育(11024)
(10370)
统计(10039)
(9918)
论坛(9918)
问题(9488)
图书(8746)
(8737)
共检索到270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海宗  陈磊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终身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在内部需要建立衔接机制,在普、职教育之间也要建立起相互衔接的机制,从而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有多重的选择。在主要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功经验及对我国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志明  
职业教育不同阶段和层次间实现科学、合理的衔接,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文章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衔接模式为核心,通过中职、高职专科、应用本科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在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等方面衔接的探讨,提出现代职业教育层次衔接模式构建的策略,包括明确职业教育的类别和层次定位,建立递进式国家行业职业教育衔接标准、建立职业教育独立而具特色的招生运营模式、优化各层次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俐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培训目标的一种思想、制度、课程模式,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凤芹  于雯杰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取得成功的核心是其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入了市场化的机制和多元化的筹资模式,他们的很多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1.全面认识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综合成本。一般认为,由企业来承担职业教育的主要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新胜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是职业教育满足企业(雇主)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职业教育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的重要途径。客观分析发达国家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的途径与策略,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宁  
以加拿大Seneca学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为例,分析其职业教育衔接现状、衔接机制、衔接途径以及课程体系衔接的做法,总结其成功之处,希望我国的职业教育可以在机制上更加灵活,课程设置上更贴近市场,更注重校企合作和学生技能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忠国  周晖  曾光辉  
德国F+U萨克森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营模拟实训的课堂教学模式经验表明,企业经营管理技能更多来自于工作经验,即工作过程的体验。基于案例启示,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彻底改变与工作任务相脱离、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训练三个基本要求,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德国绿色技能培养,依据职业范围不同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广义绿色技能面向传统职业在内的每一个职业,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了解所在职业与环境的作用关系,并要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环境资源持负责任的态度。培养模式是将"环境保护"作为标准化的职业特征,写入教育框架计划和框架教学计划。狭义绿色技能是以"低碳、环保、循环"为特征的绿色新兴职业,培养目标是跨职业的关键能力、专业能力、跨职业和职业具体的环境知识和能力。培养模式主要是"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首先通过职业准备教育打好专业基础;再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专业化的绿色技能。德国绿色技能培养模式可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绿色技能培养提供参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韩凤芹  于雯杰  
德国"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密不可分。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状况的分析,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如下启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基础;应全面认识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综合成本;合同管理是实施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制度保障;基金化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财力保障。建议:一是加快改革,创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创新办学模式,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四是推动在华德资企业开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双元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旭芳  李海宗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在世界上堪称一流,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紧密配合,深入有效地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原因和模式进行论述,目的在于在发展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时候,能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保  刘斌  刘国栋  
健全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妥善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衔接问题,以符合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集中在一贯制和对口招生模式,通过层层分析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构建"一个目标、双边合作、四方联动"的平台、创新"两阶段四过程"人才培养方法、建立"学习补助-奖学金-企业创新基金"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构建开放式合作办学平台,拓展学生行业认知、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创新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桂荣  张泽  
终身教育视野下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是指"中职—高职高专—高职本科—研究生"贯通式的衔接,其要打破现行"中职—高职专科"学制式的外延粗放性衔接以及学历教育体系内部壁垒,将非学历教育与培训真正纳入职业教育衔接轨道,建立开放式的不同级别职业能力与资格的课程衔接标准。在具体实施上,包括一站式、对口提升式、螺旋上升式、梯型递近式等多种衔接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惠君  
以加拿大职业教育模式为例,介绍了CBE职业教育模式及其特色,重点论述了CBE模式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并认为它可以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模式的借鉴。应建立由政府主导对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体系,职业院校要确立终身学习与岗位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并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评价上实行多元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建忠  孙诚  
经费投入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投入总量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支出比普通高中教育高8.8%。公立职业院校坚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拨款比例占70%-80%,财政拨款方式最为普遍的是拨款公式和竞争性研究拨款,拨款公式主要依据输入标准和表现标准。注重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学费和社会资金投入占到30%-20%,欧洲国家教育公益性和福利化程度高于美国。基于国际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制定生均经费标准与表现标准相结合的财政拨款公式,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长远  庞学光  
CDIO工程教学模式致力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深受社会和产业界的好评,在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者实践能力的提高、学习者能力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我国职业教育可在学习者"关键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和形成多元主体评价上借鉴CDIO工程教学模式的基本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