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1)
- 2023(7067)
- 2022(6157)
- 2021(5898)
- 2020(5137)
- 2019(12282)
- 2018(12323)
- 2017(22311)
- 2016(13783)
- 2015(16280)
- 2014(16884)
- 2013(15819)
- 2012(14998)
- 2011(13715)
- 2010(14200)
- 2009(12713)
- 2008(12799)
- 2007(12025)
- 2006(10353)
- 2005(9407)
- 学科
- 济(46830)
- 经济(46788)
- 管理(29676)
- 业(28402)
- 方法(24010)
- 企(21925)
- 企业(21925)
- 教育(21635)
- 数学(21366)
- 数学方法(21091)
- 中国(18441)
- 农(14095)
- 学(12428)
- 财(12122)
- 理论(11970)
- 贸(9552)
- 贸易(9547)
- 易(9252)
- 地方(9187)
- 教学(9163)
- 农业(8948)
- 制(8916)
- 业经(8634)
- 和(7404)
- 技术(7373)
- 银(7212)
- 银行(7187)
- 发(7054)
- 务(7047)
- 财务(7030)
- 机构
- 大学(192023)
- 学院(188125)
- 济(68716)
- 研究(68222)
- 经济(66826)
- 管理(62986)
- 理学(54063)
- 理学院(53251)
- 管理学(51980)
- 管理学院(51596)
- 中国(45016)
- 京(42823)
- 科学(41530)
- 范(36402)
- 师范(36175)
- 所(35658)
- 教育(35445)
- 研究所(32446)
- 农(32361)
- 财(31351)
- 中心(30998)
- 江(30998)
- 师范大学(29493)
- 北京(28172)
- 业大(27607)
- 技术(26117)
- 农业(25640)
- 财经(24885)
- 州(24197)
- 院(23921)
- 基金
- 项目(117506)
- 研究(93642)
- 科学(92388)
- 基金(79347)
- 家(67985)
- 国家(67220)
- 科学基金(55762)
- 社会(54102)
- 教育(53283)
- 社会科(50709)
- 社会科学(50688)
- 省(48543)
- 划(43085)
- 编号(42748)
- 基金项目(41500)
- 成果(37943)
- 自然(34471)
- 自然科(33615)
- 自然科学(33602)
- 课题(33204)
- 自然科学基金(32994)
- 资助(32914)
- 重点(28459)
- 部(28327)
- 年(27512)
- 发(26541)
- 项目编号(25038)
- 性(24814)
- 规划(24691)
- 教育部(24669)
- 期刊
- 济(74370)
- 经济(74370)
- 研究(63874)
- 教育(60497)
- 中国(48359)
- 学报(28713)
- 农(28532)
- 科学(25072)
- 财(24959)
- 大学(22460)
- 技术(21955)
- 管理(20370)
- 学学(19268)
- 农业(19226)
- 职业(16635)
- 融(14422)
- 金融(14422)
- 财经(12530)
- 业经(11688)
- 经济研究(11555)
- 业(11047)
- 经(10876)
- 技术教育(10856)
- 职业技术(10856)
- 职业技术教育(10856)
- 坛(10477)
- 论坛(10477)
- 问题(10108)
- 图书(9640)
- 版(8814)
共检索到290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逢福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人口发展趋势、劳动力市场变化、教育偏好与教育决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德国职业教育日益呈现从分化到融合的发展特点,突出表现为双元制模式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全日制职校与过渡系统的比重逐渐提升、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逐渐融合。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新变化,导致职业教育的职业分层与学生分化态势日渐明显。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对于我国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分层 学生分化 德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沈亚强、刘丽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1期中撰文,从社会分层视角分析了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局限性,剖析了社会分层指标在农民教育选择中的作用形式,呈现了农民为子女进行职业教育选择表现出的形态,并提出实现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观念理性回归的路径。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亚强 刘丽
在社会分层的框架中,不同的教育类型通向不同的职业,从而将受教育者分流到高低不等的社会层级,教育成为个体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农民子女一方面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又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对普通教育的偏爱,职业教育成为次要选择。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从社会大环境着眼,倡导尊重技能的新型人才观,实现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的转换;二是要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实用技能,真正提升他们在用人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向上流动。
关键词:
社会分层 农民子女 职业教育选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吉奎
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运行机制和发展态势,重点探讨了德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教育体系构成、办学体制、教师准入制度和学业水平评价机制。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双元制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为会议资料下发了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就驻在国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发展经验和走向撰写的专题调研报告。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的有关人员对调研报告分专题进行了摘编和部分撰稿,本刊自2006.2期起将分期刊发系列调研报告(本期为第一部分),以飨读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概况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分为两个层级。联邦职业教育法主要适用于学校以外由被认可的企业(即"教育企业")所开展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而由学校开展的职业教育则由各州职业教育法令所辖责。本文主要分析德国"2005年联邦职业教育法"法本。该法本曾在2007年4月1日作过修订,具体情况将在后文交代。2005年法本主要包括总则、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组织、职业教育研究规划与统计、联邦职业教育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睿云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流动机制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并由此引发"社会结构紧张"等诸多问题。同时,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对社会流动和社会再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职业教育虽然能够起到促进社会"基础阶层"实现上升性流动等积极作用,却也深受社会分层的影响与制约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能。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职业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就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分层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志平 周德义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变化中最主要的现象,社会分层是通过社会流动而形成的,我们通过掌握社会流动来掌握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规律。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化的动力。文章通过对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分析,提出通过职业教育来改变现有的社会分层,促进社会合理的流动,从而促进社会结构更加合理。
关键词: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泽强 徐晨阳 陶星松
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与职业及社会分层问题要形成系统认知。研究发现,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改善就业品质并提升其社会阶层。因此,把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来建设意义重大,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行动;职业教育毕业生以技术和市场渠道获得职业为主流,通过国家考试获取体制内职业则非主流,并且,学生所获职业和社会阶层的地位并不高。因此,急需强化社会支持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基于社会视角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完善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的政策;改善就业待遇和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更好的支持创业的条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分层 职业 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晓斌
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朱晓斌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很多,当人们在比较和分析这些职业教育模式时,都普遍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所偏向,西方国家称其为“欧洲的师表”。同样,“双元制”也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青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俊
德国的职业教育哲学是德国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国家的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它既体现在教育教育层面的职业行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上,也嵌入在制度层面的双元原则、共识原则和职业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之中,还扎根于德国特有的职业精神与文化以及理性精神之中。在德国职业教育哲学的不同层面中,职业原则和职业精神可以被看作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则和精神,具有更加基础性的作用;其不同层面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纯粹是人为设计建构起来的,而是不同历史时期逐渐演化和人为设计共同作用的产物,且它也受到当下环境下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冰冰 米靖
德国联邦政府通过法律和条例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进行规范。表述培训的目标、内容和考试要求的规定就是教育条例。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为联邦政府制定教育条例作相关内容准备。它和具有职业经历,并由雇主和工会推荐的专家共同拟定草案,并对教育条例进行不断更新,使其适应经济和职业变化的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工业4.0的发展驱动了德国"职业教育4.0"的发展,德国"职业教育4.0"发展的核心特征是数字化,"职业教育4.0"强调在数字化工作世界的经验导向和科学导向的拓展职业品质。以数字化发展为核心特征的德国"职业教育4.0"关注人的数字化资格能力发展,要实现企业员工的数字化资格能力,就必须将数字化的素养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具备数字媒体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字化资格能力。面对数字化资格能力需求的挑战,德国职业教育内部微观层面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逐渐也呈现出相应的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阳 闫静
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方面,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先后制定了一般学科教师专业标准、职业教育专业领域教师专业标准以及见习标准。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方面,发布了《教师培养和考核框架协定》,确定了职校教师资格框架和内容。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有两个阶段的培养方式,即大学阶段和见习阶段。大学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由大学负责,负责制定职业教育各个专业的学习条例、培养条例及考试条例等,以确保教师教育的有效开展。见习阶段的教师培养持续12~24个月不等,由各州文教部负责,学生完成大学阶段学习并取得学位证书后,开始进行见习活动。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新教师 教学能力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