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0)
2023(10948)
2022(8762)
2021(8306)
2020(6740)
2019(15186)
2018(15530)
2017(29090)
2016(17255)
2015(19817)
2014(20351)
2013(19027)
2012(17777)
2011(16313)
2010(17045)
2009(15740)
2008(15816)
2007(14553)
2006(13339)
2005(12694)
作者
(47608)
(39255)
(39211)
(37728)
(25137)
(18611)
(18039)
(15266)
(14935)
(14428)
(13529)
(13275)
(12742)
(12687)
(12462)
(12274)
(11764)
(11732)
(11642)
(11284)
(10494)
(9770)
(9639)
(9233)
(9110)
(9074)
(8935)
(8805)
(7912)
(7836)
学科
(59458)
经济(59352)
管理(46936)
(42908)
(33845)
企业(33845)
中国(26690)
方法(21494)
教育(21062)
(19929)
(19014)
(18444)
数学(18098)
数学方法(17864)
业经(15689)
(14063)
理论(13293)
(13198)
(13159)
银行(13134)
(12615)
农业(12519)
(11562)
金融(11559)
(11236)
(11119)
贸易(11112)
(10844)
体制(10585)
技术(10425)
机构
大学(247951)
学院(243780)
(94917)
经济(92596)
研究(87675)
管理(82517)
理学(69469)
理学院(68561)
管理学(67293)
管理学院(66811)
中国(62954)
(54807)
(50659)
科学(49825)
(44583)
(41719)
师范(41439)
(39958)
研究所(39775)
财经(38682)
中心(37707)
教育(36517)
(36325)
北京(35761)
(34883)
师范大学(33837)
(31197)
(31099)
业大(30923)
经济学(30081)
基金
项目(146683)
研究(117550)
科学(116675)
基金(102979)
(88010)
国家(87119)
科学基金(73084)
社会(72898)
社会科(68604)
社会科学(68588)
教育(61794)
(57797)
基金项目(53171)
编号(51205)
(50689)
成果(46212)
自然(43009)
自然科(41926)
自然科学(41911)
自然科学基金(41155)
资助(41103)
课题(39081)
(35096)
重点(34820)
(33058)
(32939)
(32308)
(31826)
教育部(30889)
项目编号(30541)
期刊
(112672)
经济(112672)
研究(87582)
中国(60687)
教育(60060)
(38988)
(35034)
学报(34271)
管理(32666)
科学(31908)
大学(27822)
(25296)
金融(25296)
技术(24686)
学学(24484)
农业(23560)
财经(20049)
业经(18096)
经济研究(17639)
(17292)
职业(16752)
问题(15772)
(13071)
(12880)
论坛(12880)
(11778)
图书(11567)
国际(11420)
技术教育(11321)
职业技术(11321)
共检索到392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庶泉  
德国"双元制"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成功模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双元制"在实践层面出现了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德国社会各界几十年来对于如何应对挑战进行了多次讨论和探索,提出了使其现代化的许多措施和办法。探索如何应对挑战的过程也就是"双元制"的现代化过程。研究总结德国"双元制"现代化过程中的"得与失",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越  涂颖清  
文章简要梳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教育经费、生源招募等七个方面的特点,并择要提出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四点启示,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卿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行的是一种"多元合作、企业主导、外部支撑"的办学体制。这一办学体制的形成与德国的历史、文化和法治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看,我国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重新理解"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概念;将"多元合作"而不是"多元化"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俐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培训目标的一种思想、制度、课程模式,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陆益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由于其较好地实现了提高劳动者素质、树立"德国制造"品牌的教育价值,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强大动力和秘密武器。近几年,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从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推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松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组织雇员代表、雇主代表和行会等单位共同制定。专业制定的同时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训大纲及考试要求。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体现职业教育专业特性、具有严格规范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立英  陈国忠  
本文通过对德国"双元制"与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校院合作"两种职教模式的比较研究,阐述了"双元制"模式对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卫生职业教育对政府与行业的期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命津  李国平  
德国职业教育依靠其独特的"双元制"获得了成功的发展,而"双元制"的形成赖于其独特的环境即历史积淀、法律规范、学校齐全、企业主导、质量控制、从业观念、职业指导等方面。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江西职业院校要发展,必须实行校企合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注重质量,推进院校自身内涵建设;转变观念推进职业教育社会诚信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惠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具有显著的职业性,专业结构清晰合理,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作为专业设置的出发点,有力推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强化多主体参与,内部结构多样化,申报程序规范化,严格遵循专业设置标准。我国职业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时可以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突出职业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组织机制,制定专业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网络信息发布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路明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从政府推动开始,在立法、资金、约束机制等多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企业与学校积极联动,缩短了企业用人和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从而成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存在法律保障缺乏操作性、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校企合作缺失连接链等问题。德国职业教育中政府推动下的校企合作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广山  熊健民  
进入21世纪以来,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德国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德国主要的技能形成模式呈现出由双元制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的趋势。劳动力市场和雇佣结构的变化、教育偏好和教育决策的变化、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间衔接方式的变化是当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困境,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如下启示:职业教育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作出调整;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同本科及以上教育的衔接;要积极发展职业继续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育奇  
二战之后德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分析,指出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扬  谢莉花  
当前,我国"1+X"证书制度尚处于推进阶段,尤其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与考核仍需积极探索与完善。德国"双元制"职业资格考试具有如下特点:联结教育体系与职业体系的"教育职业"作为基础、相辅相成的职业资格证书类型体系、健全的"法律体系+实施机构"的组织机制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证书考核过程。参考其经验,我国"X"证书未来良性发展需树立核心职业理念,平衡教育性与职业性;明确"X"证书功能定位,实现证书间互融互通;完善"X"证书考核政策,加强培训评价组织建设;聚焦"模式""内容""方式"三要点,完善证书考核过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江涛  
日本职业教育从明治开端建制起,二战后改革恢复,直至当代的发展繁荣,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变革,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模仿到创新,形成了由学校职业教育和社会公共训练构成的多层次、多类型、开放贯通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其顶层设计、学位制度、职业资格证制度和完备的法律法规保障对国内当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霞光  张玉龙  
德国职业教育成果举世公认,本文从双元制、高标准的师资队伍以及法律保障几个角度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之处,以期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有所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