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3)
2023(7170)
2022(5835)
2021(5927)
2020(4704)
2019(11230)
2018(11099)
2017(18929)
2016(11885)
2015(14073)
2014(13914)
2013(12652)
2012(11839)
2011(11183)
2010(11195)
2009(9640)
2008(9480)
2007(8259)
2006(7389)
2005(6968)
作者
(27909)
(23235)
(23182)
(22499)
(15039)
(11158)
(10717)
(9340)
(9153)
(8427)
(8060)
(7949)
(7620)
(7491)
(7359)
(7349)
(6988)
(6915)
(6909)
(6727)
(6324)
(5727)
(5710)
(5336)
(5335)
(5279)
(5263)
(5156)
(4781)
(4697)
学科
(36804)
经济(36768)
教育(21745)
中国(21079)
管理(20900)
(19180)
方法(16196)
数学(15019)
数学方法(14865)
(13559)
企业(13559)
(10645)
理论(10549)
教学(10129)
(10076)
贸易(10069)
(9976)
(8654)
(7963)
(7620)
(7297)
农业(6743)
发展(6575)
(6509)
银行(6501)
(6452)
(6395)
业经(6337)
(6328)
金融(6328)
机构
大学(156031)
学院(150631)
(62798)
研究(61898)
经济(61599)
管理(45574)
中国(40514)
理学(38997)
理学院(38406)
管理学(37676)
管理学院(37354)
(35561)
教育(34501)
(32781)
科学(32724)
师范(32643)
(30530)
(28221)
研究所(27809)
师范大学(27072)
中心(25413)
北京(24498)
财经(22730)
(22279)
(21960)
经济学(21491)
(21165)
技术(20485)
职业(19921)
经济学院(19379)
基金
项目(94763)
研究(81882)
科学(76820)
基金(65775)
(56214)
国家(55585)
社会(49994)
教育(49261)
社会科(47131)
社会科学(47123)
科学基金(46022)
编号(35393)
(35384)
(33539)
成果(32830)
基金项目(32485)
课题(29686)
资助(27937)
(25885)
自然(25101)
(24951)
自然科(24545)
自然科学(24537)
自然科学基金(24148)
重点(23971)
教育部(23630)
(22697)
(22146)
规划(22140)
中国(21767)
期刊
(64000)
经济(64000)
教育(62422)
研究(61288)
中国(44383)
(20137)
学报(18951)
技术(18383)
科学(18202)
(17655)
职业(17337)
管理(16494)
大学(16416)
学学(13447)
农业(12856)
(12409)
金融(12409)
财经(12247)
经济研究(11584)
技术教育(11531)
职业技术(11531)
职业技术教育(11531)
(10810)
(10309)
世界(10176)
(9899)
论坛(9899)
国际(9354)
问题(8704)
(8511)
共检索到24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同华  
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从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继续教育实施都能为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所借鉴。在分析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困境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提出增强行业吸引力、培养专业设置权、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健全继续教育功能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实现中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左芊  
从国际职业教育的横向比较看,美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既独具特色,又有其共通之处。从美国职业教育的纵向发展看,在历经百多年发展的积淀上,目前已形成公开公平公正招聘和资格认证程序结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结合、兼职教师为主与专职教师为辅结合、教师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结合的师资培养特色。要深入总结美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经验,借鉴其有益做法和培养机制,坚持以问题导向与发展需求为指引,着力从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政策法规、规范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标准、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师资考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柏晶  周周  许玲  
文章介绍了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目前德国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通过对我国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障碍性等因素的分析,来探讨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在我国职教领域的适应性问题,以此明确未来我国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红科  
加强师资培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上既各具特色,又有共通之处。其中,三国的共通经验体现在都建立了较高标准的教师资格制度,搭建了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健全的教师聘用机制和法律保障。对此,我国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进行借鉴吸收,建立严格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机制,构建选聘结合、专兼相宜的聘任制度,打造适应性较强的专兼师资培训机制,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慧  曾绍玮  
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集中表现在完善的教师在职培训网络、独具特色的师资校本培训、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培训以及完备的外部制度保障等方面。与德国相比,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对"双师型"概念的认识不清、校本培训的优势发挥不足、缺乏企业的有效参与、法律支持薄弱等问题。鉴于此,应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借鉴德国经验,明确教师准入制度,创新校本培训形式,增强教师培养的校企合作力度,加大外部条件保障,建立评价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群体自我提升的动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涂三广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高等学校(技术师范学院)培养为主体、93个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教师职后企业实践为辅助"的职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但是,总体上"双师型"更多停留文件表述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实践性困境。据此,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精神要求,以专兼职结合方式建设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双师型"的内涵,从理论、实践和国际视野中科学把握"双师型"内涵和实质;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教师培养的经验,创新理念和思路,以"双资格证书"、"双结构组合",和"双导师+双证书+双基地"培养等模式推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菊  陈时见  
加拿大的教师培养非常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不仅是教师培养的核心内容,而且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重要前提。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加拿大的教育实习目标明确、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评价多元,呈现出实践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大学教育课程和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有效整合。当前,加拿大的教育实习更加强调教育理论和学校实践的深度融合,特别注重大学与中小学及社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拓展,呈现出互惠合作的新趋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苗耀华  
职业性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它蕴含在德国对职业、职业(领域)科学与职业科学课程的研究之中。通过分析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职业科学课程框架与内容的构建,尤其是职业技术与工作内容及职业学习过程与资格化过程内容地融入,探讨作为职业教育专业及职教教师教育专业基准科学的职业科学在课程层面的具体表现形态与内容,为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突破传统专业科学模式、构建职教师资特色的"专业科学"提供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婧  郭明顺  张倩  陈丽瑶  
从招生制度、培训主体、培养目标、经费保障、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考试情况、就业情况8个方面探析"双元制"职教模式概况,归纳出其具有法律体系健全、企业参与广泛、学校以生为本、公众广泛认可等特征。结合我国工学结合发展现状,提出"双元制"对我国"工学结合"的启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发挥企业参与积极性,加强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继明  董文娟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然而投资体系不完善、投资机制不顺畅的问题仍然难以突破。基于国内经济背景及劳动力市场发展需求,泰国建立并完善其职业教育与培训投资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投资主体、投资内容及投资标准,三者互动协调共同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顺畅运行。资助主体多元化、企业地位主体化、资助模式多元化是该机制的显著特征。基于特征分析,提出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应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投资模式、进一步加强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方慧  赵志群  
国际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方式正在发生着从"投入导向"向"产出导向"的范式转变,而缺乏综合性的"毕业考试"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工作的一个制度性缺陷,德国经验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毕业考试的基本结构、内容、形式、考核评价和组织实施过程,对我国启示在于:引入系统化的教学质量监控工具,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要考试内容,采用多样化考评方式,加强命题理论和技术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佩玉  王利华  
为应对产业发展过快引起的产教失衡问题,德国"学习工厂"逐渐兴起,成为产教融合的新载体。德国在"学习工厂"建设过程中,树立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目标观、尊重学习规律的教学观以及行动导向的教育过程观。借鉴德国经验,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应明确面向智能工业发展的能力目标,实现从宏观运营到微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从产业需求转向学习需求,聚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将价值链管理和精益生产融入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从传统的校企单体合作转变为多元主体协同,整合产教融合的各类资源;注重前瞻性设计,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诗文  
澳大利亚的高职培养模式与我国较为接近,其完善的教育体系、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序的办学模式、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技能鉴定、严格的双师标准,对我们办好高职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启发我们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应融入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加强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推进考试改革、深化产学结合、完善技能鉴定、加强教学设施和"双师型"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应林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而且现有与职业教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难以为职业教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提供指导。文章从职业教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主体、内容、方法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对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三个典型国家职业教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的经验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幼德  
职业教育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和作用,已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所证实。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使其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