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88)
2023(3655)
2022(2980)
2021(2512)
2019(4497)
2018(4322)
2017(8140)
2016(4066)
2015(4553)
2014(4664)
2013(4795)
2012(4795)
2011(4698)
2010(4891)
2009(4715)
2008(4326)
2007(3913)
2006(3856)
2005(3625)
2004(3272)
作者
(12942)
(11060)
(11031)
(10624)
(7197)
(5104)
(4914)
(4223)
(4190)
(4068)
(3854)
(3720)
(3635)
(3498)
(3446)
(3410)
(3279)
(3189)
(3089)
(2976)
(2736)
(2646)
(2625)
(2608)
(2557)
(2552)
(2353)
(2217)
(2138)
(2120)
学科
(46771)
经济(46749)
地方(14007)
地方经济(11415)
管理(11372)
方法(10777)
数学(9639)
数学方法(9615)
中国(7755)
(7291)
(7140)
业经(6964)
经济学(6072)
环境(5575)
(5567)
企业(5567)
(5031)
(4754)
(4578)
金融(4578)
产业(4569)
(4335)
(4280)
(4239)
资源(4171)
总论(4027)
信息(3849)
(3727)
农业(3721)
世界(3652)
机构
大学(71510)
学院(71453)
(44302)
经济(43603)
研究(30067)
管理(24792)
中国(22334)
理学(20812)
理学院(20550)
管理学(20330)
管理学院(20186)
(17248)
经济学(15419)
(15199)
科学(15124)
(14468)
财经(13681)
研究所(13552)
经济学院(13474)
(12308)
中心(12269)
(10713)
(10316)
财经大学(9928)
科学院(9586)
北京(9585)
社会(9390)
经济研究(9145)
(8878)
师范(8843)
基金
项目(41043)
科学(32967)
研究(30846)
基金(30797)
(26108)
国家(25917)
社会(22803)
科学基金(22217)
社会科(21727)
社会科学(21722)
基金项目(15616)
(14925)
教育(13068)
资助(12616)
(12099)
自然(12010)
自然科(11691)
自然科学(11689)
自然科学基金(11485)
(11408)
经济(11311)
编号(11020)
(10738)
国家社会(10221)
发展(9448)
重点(9353)
(9347)
(9327)
成果(8843)
教育部(8422)
期刊
(58586)
经济(58586)
研究(27570)
中国(12892)
(12450)
管理(11731)
经济研究(10715)
科学(8278)
财经(8003)
学报(7536)
(7269)
(7252)
金融(7252)
问题(7159)
(7137)
技术(6934)
业经(6488)
大学(6154)
学学(5993)
技术经济(5831)
世界(5517)
(5196)
统计(5025)
国际(4887)
农业(4821)
经济问题(4694)
经济学(4633)
经济管理(4336)
改革(4241)
(4241)
共检索到120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加强  
欧洲景气复苏的"火车头"在经历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之后,2010年以来德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各方关注。德国重新成为了欧洲景气复苏的"火车头",不仅2010年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增幅,而且是工业国家中最高的增长率。在"增长奇迹"的同时,还出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就业奇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磊  姚金伟  
中国经济奇迹能否延续,经济新常态是关键,而经济新常态则由政治新常态所决定。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启示是,政府主导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前提。然而政府对经济的监管,在官僚自利主导下逐渐异化为政府管控,由此造成市场化进程中的机会主义盛行。与中国经济奇迹相伴而生的是扭曲的经济结构、不规范的市场以及政府掠夺性行为。中国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深化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新一届政府以作风建设和强力反腐作为突破口,推动政治变革,加速经济转轨。与经济新常态相伴而生的是政治新常态,究其内涵,除了规范市场和强化法治外,服务型政府及专家治国体制均是必要的。一个监管而非管控市场的政府、一个崇尚法治的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天明  
1965年8月新加坡独立以来,短短的20多年,新加坡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发生了被世人誉为经济奇迹的巨大变化,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发展成为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工业化国家。1960—1984年,新加坡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8.9%的速度增长。1985年虽出现负1.8%增长的经济衰退,但1986年即迅速走出低谷,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1987年、1988年,198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8.8%、11.1%、9.2%。1990年预测为6—8%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钦  李明  
本文从互联合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背后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种表现形式:从市场的结构看,是一个从不完备的市场或者高度互联的"市场"向专业化市场过渡的过程;从制度的结构来看,是一个从互联的自我实施的关系型合约向依赖第三方实施的正式合约过渡的过程。中国的经济表现表明,市场结构与制度结构的匹配对于转型的绩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分别从这个视角分析了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转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乡镇企业、金融体系和国有部门的改制。分析表明,在中国的经济转型中,不仅是以上部门存在着互联合约者中制度安排,而且从整体上看改革上也暗含互联合约的逻辑。本文最后引申出了一些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海侠  温铁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总体来看,对"经济奇迹"的原因解释存在三方面不足:割裂地看待"经济奇迹"的取得过程;忽视"经济奇迹"获致方法的双面效应;偏重"奇迹"的解说而忽略其内生的社会问题。本文在对经济发展方式与潜在问题的分析中,指出"经济奇迹"与"社会危机"同出一源,它正面临着经济、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立伟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是当今美国颇有影响的新一代经济学家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由于在汇率、债务和贸易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克鲁格曼堪称全球最杰出的国际经济学家之一。克鲁格曼1953年2月28日生于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曾就读于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并先后在两校任教。他30岁即成为教授,现执教于斯坦福大学经济系。近10年来,克鲁格曼笔耕不辍,名声鹊起。他撰写了100多篇论文,而且几乎每年都有力作推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姜森  
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奇迹取得的原因,只能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解释。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理,即正确地处理了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尤其是政党与政府、市场的关系。其次,论述从治理机制出发具体阐明党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而诠释中国经济奇迹。最后,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经济奇迹之间相互作用的重大意义,提出加快构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震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的奇迹,也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时期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艰辛历程与特有经验,可以发现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如下发展路径:坚持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全面引领经济发展,坚持党的领导系统谋划经济发展,坚持创新宏观经济治理方略有效调控经济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全面支持经济发展,坚持推进区域协调平稳经济发展,坚持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推动经济发展。未来全面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上发展路径必然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朱鹤  钟益  张佳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和东亚部分经济体先是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奇迹,之后面临的是传统经济部门的淘汰压力、新经济成长面临掣肘、社会公众不满情绪增加。欧洲部分国家陷入历时十多年的滞涨困境,原因在于保护传统部门和增加政府干预破坏了市场机制。日本进入“日本第一”时代,日本成功地遏制通胀并灵活运用总需求管理政策保持经济景气程度,新经济快速成长。欧洲和东亚经济体最终都大幅减少了经济奇迹时代政府普遍干预市场的做法,增加对外开放程度,以更高的市场化水平支撑了新经济的成长。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成为经济成长过程中的必选项,社会福利保障面临的问题在变,这要求社会福利保障及时做出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晓虹  
中国经济以年均近10%的速度持续30年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浙江省经济年均增长13%,高速持续30年,堪称"奇迹之奇迹"。究其原因,有独特的近海区位优势和重商重创新的地域文化,更有体制转型变革的巨大驱动。利用1978—2009年时间序列进行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不同时段浙江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在发生变化,内生效率改善的因素在上升。1978—2009年,人力资本对浙江GDP正向影响最大,固定资本次之,工业化第三;1978—1994年固定资本对其正向影响最大,人力资本次之,外贸依存度第三;1995—2009年城市化对其正向影响最大,人力资本次之,工业化第三,外贸依存度呈现负向影响。最后,提出浙江经济十二五规划时期高速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益平  苟琴  蔡昉  
要素市场扭曲是过去不平衡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促成因素。同样,近期要素市场的变化也是促使中国经济向"常规发展"转变的主要原因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之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表现有时被称为"中国经济之谜",其核心是指这样一种独特现象:一方面,中国在改革开放期间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另一方面,不断增大的结构性风险则让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的崩溃不可避免,认为中国的增长模式是"不协调,不平衡,低效率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磐  
一、巴西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面临的严峻困难巴西从1822年9月7日宣布独立到本世纪30年代,一直是以种植咖啡和橡胶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国家。巴西的工业化起步始自1930年,但真正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在战后,特别是60—70年代。巴西70年代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1%,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曾被称为“巴西奇迹”。但到了80年代,由于国际环境的剧变和国内经济政策的连续失误,平均增长率只有1%。目前巴西经济困难重重,处在严重滞胀的状态。总结巴西经济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有国  
本文试图对“东亚模式”的内涵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界定,并通过对金融危机中暴露 出的东亚经济内在问题的分析,阐明东亚经济增长的特征与前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斌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被誉为金砖国家。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能够取得如此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成绩,与其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分析研究印度职业教育体制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