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1)
2023(8806)
2022(7069)
2021(6449)
2020(5538)
2019(12259)
2018(12337)
2017(25380)
2016(13484)
2015(15111)
2014(15003)
2013(15264)
2012(14283)
2011(12443)
2010(12804)
2009(12499)
2008(12667)
2007(11623)
2006(10483)
2005(9745)
作者
(37337)
(30853)
(30748)
(29138)
(19748)
(14170)
(14125)
(11887)
(11501)
(11190)
(10331)
(10102)
(10044)
(9604)
(9342)
(9215)
(9163)
(8933)
(8835)
(8676)
(7677)
(7573)
(7482)
(6982)
(6975)
(6970)
(6896)
(6859)
(6002)
(5951)
学科
(73784)
(68528)
经济(68441)
(67683)
企业(67683)
管理(55244)
方法(28338)
业经(27312)
(23300)
(22908)
数学(20618)
数学方法(20557)
(17604)
财务(17597)
财务管理(17579)
技术(17339)
中国(17297)
农业(16702)
企业财务(16630)
(15649)
(13006)
(12890)
产业(12538)
(12383)
(12017)
贸易(12010)
(11923)
(11716)
地方(11569)
企业经济(11075)
机构
学院(205366)
大学(198854)
(97410)
经济(95866)
管理(86296)
理学(73448)
理学院(72860)
管理学(72371)
管理学院(71977)
研究(61774)
中国(52094)
(47501)
(40916)
财经(37334)
(33669)
科学(31433)
(31312)
经济学(30032)
(30000)
(28839)
中心(27805)
经济学院(27419)
财经大学(27303)
研究所(26203)
北京(26158)
商学(26013)
商学院(25811)
(24701)
业大(24398)
经济管理(24112)
基金
项目(122315)
科学(99155)
研究(96695)
基金(89990)
(74495)
国家(73764)
科学基金(65797)
社会(65081)
社会科(61950)
社会科学(61937)
(48475)
基金项目(47751)
教育(42023)
编号(38958)
自然(38561)
(38445)
自然科(37641)
自然科学(37631)
自然科学基金(37069)
资助(35792)
(31592)
成果(30903)
(29587)
(28745)
(28218)
国家社会(26946)
创新(26619)
(26584)
重点(26367)
课题(25895)
期刊
(114406)
经济(114406)
研究(64769)
(38722)
管理(38011)
中国(35111)
(28546)
(22831)
金融(22831)
科学(22317)
业经(21901)
农业(20061)
学报(19360)
财经(19345)
技术(19156)
经济研究(18200)
(16885)
大学(16583)
学学(15800)
问题(15779)
教育(14721)
技术经济(13701)
(12919)
(12911)
商业(12569)
现代(12196)
世界(11677)
经济管理(11078)
国际(10855)
财会(10364)
共检索到313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小玲  
本文以德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为基础,通过对德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状况和德国纺织业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现在德国纺织业研究的主要进展情况。德国纺织业经过几十年的调整,靠技术创新走上增长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德国的纺织产业转型以及达到的效果给中国的纺织产业转型带来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中国纺织业面临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粗放型发展的更大约束,汇率、利率、税率的调整以及纺织工业劳动力工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成本压力增大,加上长期以来企业研发投入少,品牌发展基础薄弱,这些因素都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尖锐挑战,只有加快产业升级,才能实现纺织业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明然  段文平  
纺织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曾为国家积累资金、出口创汇、解决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纺织业在我国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永恒产业”。纺织业发展必须改变粗放型以量取胜的增长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变纺织大国为纺织强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冯雨  
产业转型升级是自主创新的必然结果,自主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力。本文以纺织业为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与自主创新的互动机理,运用调查问卷和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产业转型升级与自主创新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产业规模对产业转型升级有负向效应,与创新能力有正向促进作用。提升纺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实现两者携手并进,关键是加大产业创新研发投入,实现专业化分工和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产业集中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倩男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在于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之路。我国也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进行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广东省优势传统产业的纺织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证实广东省纺织业属于高碳产业,且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广东省纺织业要实现由高碳行业向低碳行业的转型,就必须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强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对纺织业的渗透和耦合。同时,必须同步推进广东省纺织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来延长和改变其衰退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芃  李晏墅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充分暴露了中国纺织业长期以来依靠低成本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给中国纺织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为中国纺织工业抢占新的制高点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对重重困境,加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业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冼国明  孙江永  
1999~2006年中国纺织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资本形成存在相同的变动趋势。理论分析认为,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企业有不同的产业关联度,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挤入效应。从纺织业的产业层面,本文发现1999~2006年外商直接投对中国国内资本形成不存在挤入效应。但是按不同来源地进行划分的经验分析结论是,港澳台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资本形成不存在挤入效应,其他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存在挤入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飞儿  史铁锤  
生态效率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不同层面的经济活动。论文以物质代谢为基础,采用价值—影响比值法建立行业生态效率的度量模型,并提出行业经济模式评价概念模型。以我国纺织业为例,核算该行业能源和废物代谢以及物质代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能源与废物代谢通量呈现出增长势头,但生态效率不断提高。1996-2005年间,我国纺织业工业总产值增加了2.68倍,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分别提高了1.80和1.88倍左右,生态效率提高了2.6倍。我国纺织业生态效率评估结果同时显示,1996-2005年期间纺织业经历了传统发展模式、末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文峰  
中国纺织业,何时再抖雄风●王文峰纺织工业,作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曾有过辉煌的历程,它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住产业,也是我国的创汇功臣。据了解,在过去几年中,每10美元外汇中,就有3.5美元是纺织业创造的,这支拥有上千万人的纺织大军。解决了中国12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彭希哲,郑桂珍,陈月新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以女性劳动力居多的城市下岗待业群体,不仅形成了再就业的巨大压力,也使外来女性人口的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上海市纺织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梳理分析,探讨了产业结构调整对上海市外来女性人口就业的影响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特点,评估了上海城市居民对外来女性人口就业的认同程度,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外来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和途径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永忠  张望  
传统产业集群的萌芽时期,地域文化、产业习俗等内在制度的主导性作用容易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但在集群成长阶段,外在制度的主导性推动,可以突破内在制度自身的局限,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外在制度的不断强化下,一些新的内在制度也将逐步形成,并替代外在制度的部分功能。进入产业集群的成熟阶段后,内在制度将发挥更大的主导性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舒  
本文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纺织业升级历史进行了系统考察,发现了各国产业升级共同的路径特征。产品升级、设备更新、地理转移和组织管理改进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典型产业升级路径。其中,产品升级是产业长期持续升级的核心路径,设备升级和地理转移只具有短期辅助效应。中国政府制定产业升级政策时应更加重视推进产品升级和有利于深化专业化分工的产业组织形式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