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04)
2023(12522)
2022(10445)
2021(9980)
2020(8026)
2019(18332)
2018(18121)
2017(34895)
2016(19256)
2015(21569)
2014(21276)
2013(20401)
2012(19051)
2011(17450)
2010(18328)
2009(17412)
2008(16464)
2007(15257)
2006(14196)
2005(12772)
作者
(49605)
(40620)
(40558)
(38973)
(26013)
(19296)
(18893)
(15783)
(15544)
(14754)
(13637)
(13608)
(12911)
(12846)
(12841)
(12405)
(11958)
(11933)
(11924)
(11827)
(10337)
(9774)
(9716)
(9477)
(9391)
(9387)
(9247)
(8951)
(8167)
(8113)
学科
(69725)
经济(69550)
(53186)
管理(52768)
(41833)
企业(41833)
中国(37474)
(27518)
金融(27515)
(26586)
银行(26568)
(25826)
方法(25413)
(24447)
教育(21391)
(21072)
数学(20808)
数学方法(20542)
(19253)
业经(17595)
地方(17520)
理论(16471)
技术(16426)
农业(16211)
(13360)
贸易(13345)
(13039)
(12799)
(12418)
(12161)
机构
大学(262591)
学院(260260)
(109475)
经济(106748)
管理(96005)
研究(91018)
理学(80875)
理学院(79908)
管理学(78846)
管理学院(78279)
中国(72613)
(56418)
(56243)
科学(47886)
(43314)
(42986)
财经(42965)
师范(42808)
中心(42536)
(41113)
(38815)
研究所(38284)
北京(37046)
师范大学(34799)
教育(34537)
经济学(34487)
(33580)
(32632)
(32545)
财经大学(31628)
基金
项目(157432)
研究(129062)
科学(127445)
基金(111989)
(93077)
国家(92089)
社会(84148)
科学基金(80107)
社会科(78749)
社会科学(78726)
教育(64634)
(61692)
基金项目(58039)
编号(55589)
(52884)
成果(49379)
自然(45583)
资助(44586)
自然科(44553)
自然科学(44545)
自然科学基金(43746)
课题(40888)
(37064)
(36374)
重点(35645)
(35251)
(34303)
(34284)
项目编号(33795)
国家社会(33457)
期刊
(125899)
经济(125899)
研究(97807)
中国(62133)
教育(57830)
(42890)
金融(42890)
(41160)
管理(36352)
(31597)
科学(28847)
学报(27250)
技术(24442)
大学(23700)
财经(21614)
业经(20661)
学学(20570)
农业(20406)
经济研究(20165)
(18671)
问题(18084)
职业(14844)
(13971)
(13597)
论坛(13597)
(13276)
理论(13176)
现代(12497)
国际(12321)
技术经济(12018)
共检索到424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静  刘义兵  
德国作为一个非传统的移民国家,出于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群体,使国内形成了由不同少数族裔构成的复杂社会环境。为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团结,德国政府建构了一套完善的移民教育政策,通过为移民群体提供咨询服务、融合课程和职业培训等多种手段帮助他们在新环境迅速扎根,实现较好的发展。我国虽不存在大量境外移民,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发展差异较大,许多农村劳动力为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纷纷流入大中型城市,形成了城市新移民群体。针对该群体在城市的发展与融入问题,我们可借鉴德国的移民教育政策和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梦颖  关凤利  
职业培训在移民群体融入美国社会过程中作用显著。有赖于丰富的培训内容,移民群体人力资本大为提升;依托于多元的培训载体,移民群体社会关系重新建构;得益于独有的培训安排,移民群体心理认同显著增强。美国职业培训助力移民群体的成功实践对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主要包括:将农民工职业培训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加以把握;建立系统完整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积极利用新媒体助力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智敏  王实  
本文采用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我国城镇移民的居住迁移及社会融入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城镇移民的住房路径呈现聚合型、离散型和流动型三种模式,社会融入演变表现出向上、向下和波动型特征。城镇移民的社会融入模式与其住房路径变迁紧密相关:住房路径呈现聚合型的城镇移民表现出向上型的社会融入模式,离散型住房路径的城镇移民社会融入主要模式为向下型,住房路径为流动型的城镇居民社会融入波动性也相应较大。本文建议社会融入政策应根据城镇移民的住房路径和融入模式进行差异化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上官子恒  施国庆  宋亮亮  孙中艮  
文章采用文献法构建了工程移民社会融入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采用T-检验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城市移民和农村移民影响程度的差异性,最后通过构建城市移民和农村移民的SEM模型对引江济淮工程移民的社会融入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各个社会融入影响因素对于城市移民和农村移民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2)政治因素和生活因素对城市移民的社会融入影响较大;生活因素和经济因素对农村移民的社会融入影响较大;(3)城市移民社会融入状况比农村移民整体更好;(4)移民的信息来源和对于政策的了解程度对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较大,这是新时代移民的一个重要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关利平  孟宪生  
加拿大移民职业教育政策对促进移民融入以及有效利用外来人力资源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移民职业教育政策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的显著特征,体现出公平的融入价值导向及多样而灵活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加拿大移民职业教育政策包括语言教育政策、专业培训政策和远程教育政策等。在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中,应借鉴加拿大经验,在相关政策制定中重视普通话的独特价值,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关键作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资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超  魏天保  杨政宇  
在人口城市化大步迈进的时代背景下,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使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实证考察了教育程度与乡城移民城市融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借助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工具变量,采用2SLS方法进行了稳健回归。实证结果显示,教育程度能够显著提高乡城移民的城市身份认同感。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文章进行了相应的渠道分析,结果发现,教育在乡城移民获取城市户籍、城市住房以及嫁娶城市原著居民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由此促进了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根据研究结论可知,不断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提高乡城移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加快实现乡城移民城市融入的可取之道。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廖静  
法国是北非穆斯林移民人口最多的欧洲国家。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后,大批穆斯林难民的涌入导致法国穆斯林融入问题更加突出。从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至今,法国社会接纳了四代北非穆斯林移民,这些移民在融入法国社会的过程中大致形成四种类型:移民殖民同化型、双向互动融合型、移民更改国籍归化型和具有多样性的分化型。总的来看,仅有少数北非穆斯林成功融入法国社会从而成为"新法国人",而多数仍以穆斯林定义个人身份,使法国政府的穆斯林融入政策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凯洁  
人才振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旅游乡村的人才振兴除了关注本土人才在地发展和旅游劳动力回流之外,不可忽视另一个重要群体——旅游精英移民。随着"逆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兴起,以及乡村旅游所带来的广泛的市场前景,乡村逐渐吸引了一批从城向乡迁徙、定居的旅游移民,其中携带着超乎普通村民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个体可被称之为旅游精英移民。他们较一般旅游移民拥有更多的资本量和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建娥  
本文基于对中国五大城市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度偏低,影响融入的主要因素涉及居住、社区、经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就业及健康7个关键因子。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乡-城移民社会融入政策体系模式",一方面以政策行动来应对移民的结构性排斥,改善居住、就业与培训,加强人力资本,促进经济融合;另一方面要启动社区工作来限制非结构性排斥,发展移民社会资本,实现社会融合。政策行动为社区工作的有效介入提供政策与制度支持,社区工作为政策的落实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通过积极构建经济、社会及文化条件,加快移民融入城市的进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熊缨  
在国际技术移民制度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移民制度,首先需要放眼世界,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移民大国的技术移民制度,从中吸取优良经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法,对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移民的积分评估制度、职业清单制度、雇主担保制度和劳动力市场测试制度进行了比较,对中国探索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移民制度提出了借鉴思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娜娜  许佳君  
易地搬迁作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内容,对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生态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陕南西乡县易地搬迁工程的考察,运用空间社会学理论视角,从国家顶层空间规划设计、移民上楼到移民空间适应三个层面分析移民社会空间的生产机制,从居住空间的压缩与集聚、经济空间的萎缩与繁育、心理文化空间的消解与重塑三个维度考察"移民上楼"后的空间再造样态。研究发现,从散居到聚居的居住方式带来了家庭结构、代际关系、社会网络和社区治理等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迁,使移民在搬迁初期生计空间断裂,难以实现社区融合。易地搬迁工程不仅仅是自然居住空间的改善,更是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文化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消解与再造过程。按照精准扶贫的目标识别移民在社区空间再造过程中的区隔,以空间正义为价值诉求,通过多维空间的形塑与协调,构建移民社区共同体,才能使移民真正融入新社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乡村秩序的协调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衡宇  过伟敏  
城镇化进程中的外来移民聚居的问题,长期以来基于正规居住空间短缺、经济能力不足、城市规划管理的缺位与住房保障未覆盖等背景而提出讨论,其更多地是建立在正规化、他组织的制度框架之内。本文以人居"自组织"为视角,通过其适应性机制引导空间系统化演绎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空间绩效。其对当下的启示是:注重人居主体性参与、人居空间的时序性建构、人居社会机理完整性,以及推动相关体制变革建构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共生与协同等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洋洋  赵振斌  李小永  张予倩  张戬  李佳乐  
生态移民的新环境融入对实现移民安置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陕南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的三个移民安置点作为案例地,利用半结构化访谈对196位就近安置生态移民进行调查,通过质性分析和QCA(定性比较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将移民老家依恋和新家地方融入/疏离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表明:移民融入新环境是一个老家—新家互动的建构家的过程,就近安置使得这种互动过程更加显著;与其他移民类型相比,就近安置使得老家与新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全面性的特点,包括老家认同、功能性依赖和社会支持;就近安置所存在的老家与新家联系的复杂性成为移民对新环境产生疏离的重要因素。研究建议,除了解决移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应允许移民进行老家与新家的互动,并对互动做进一步的政策性安排,以便逐步实现移民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新环境融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伟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从人口流动、融入一般轨迹来看,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正处于文化融入困难阶段,主要表现为:文化接纳困境、身份认同困境、获得感困境和幸福感困境。借鉴美国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宗教改革助推移民融入的成功经验,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文化融入困境应从积极推进市民教育、落实职业教育、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三方面入手,加以消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妍   薛德升   高权  
受地理学“再物质化”思潮的影响,移民地理学开始将物的主体性纳入移民地理的研究框架,探索流动性与物质性相结合的移民地理研究新范式,以解释当前愈发复杂的移民局势,并形成了移民地理学的“物质转向”。移民地理学对物质性的关注较早,但其对物的讨论往往过于宽泛而缺乏焦点,使得该领域一直未能形成一套主流的理论体系。基于此,论文拟通过梳理国内外移民地理相关文献,对该领域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前沿进行系统的综述,并围绕移民流动过程中“人—物—地”互动构建理论框架。首先,对西方物质研究的哲学脉络进行梳理,发现“物质转向”思潮最早根源于西方唯物主义、新物质主义与知觉现象学等理论,这些哲学思想与地理学理论相结合产生新的空间辩证思想。其次,通过对近10年的移民地理“物质转向”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其研究主要聚焦于4个研究热点:移民基础设施、移民身体与生命政治研究、移民物质文化与空间实践、超越人类的移民地理。最后,文章对西方移民地理“物质转向”的理论框架进行总结,阐述其对中国移民研究的借鉴意义,并进一步提出建立中国本土化移民理论的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