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4)
2023(3550)
2022(3178)
2021(3154)
2020(2818)
2019(6491)
2018(6685)
2017(13644)
2016(7581)
2015(8526)
2014(8736)
2013(8949)
2012(8808)
2011(8106)
2010(8524)
2009(8264)
2008(8464)
2007(7727)
2006(7090)
2005(6504)
作者
(23605)
(19390)
(19229)
(18482)
(12439)
(9082)
(8949)
(7362)
(7238)
(7009)
(6627)
(6533)
(6318)
(6183)
(6033)
(5980)
(5732)
(5669)
(5663)
(5643)
(5102)
(4952)
(4797)
(4500)
(4452)
(4418)
(4411)
(4410)
(3905)
(3892)
学科
(28712)
经济(28664)
管理(18466)
(18221)
方法(12665)
(12439)
企业(12439)
数学(11232)
数学方法(11095)
中国(10937)
(9814)
(8206)
(7864)
(7444)
银行(7424)
(7171)
(7029)
贸易(7025)
(6939)
(6895)
(6315)
金融(6312)
农业(6309)
业经(5639)
(4896)
(4881)
税收(4570)
(4542)
(4529)
(4496)
机构
大学(119820)
学院(116978)
(47973)
经济(46846)
研究(42930)
管理(40625)
中国(34205)
理学(34068)
理学院(33613)
管理学(32998)
管理学院(32782)
(26434)
(26383)
科学(25651)
(23186)
研究所(20729)
财经(20337)
(20015)
中心(18414)
(18312)
(17950)
北京(17575)
(16925)
师范(16772)
业大(16071)
农业(15978)
经济学(15228)
(15084)
财经大学(15033)
(14332)
基金
项目(67600)
科学(51866)
研究(50313)
基金(48318)
(42601)
国家(42263)
科学基金(33824)
社会(30712)
社会科(28987)
社会科学(28979)
基金项目(25229)
(24716)
教育(23544)
(22304)
编号(21031)
自然(20968)
自然科(20398)
资助(20397)
自然科学(20385)
自然科学基金(20012)
成果(19425)
(16155)
重点(15541)
课题(15023)
(14851)
教育部(13531)
(13375)
(13342)
科研(12863)
创新(12647)
期刊
(55550)
经济(55550)
研究(39154)
中国(22453)
学报(18819)
(18775)
(18626)
科学(17088)
管理(15095)
(14473)
金融(14473)
大学(14139)
教育(13793)
学学(13145)
农业(12855)
财经(10031)
经济研究(9111)
业经(8782)
技术(8718)
(8561)
问题(8427)
(8089)
国际(7181)
理论(6843)
(6491)
实践(6155)
(6155)
图书(5872)
商业(5762)
(5724)
共检索到184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海鸥  季波  
在大多数国家都大幅度调低准备金率的背景下,墨西哥实行了零准备金制度,它具有货币乘数弹性大、商业银行盈利机会多、稳定利率效果好、调控方式简便等特点。尽管我国目前一再提高准备金率,但是我们还是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墨西哥的零准备金制度,做好建立零准备金制度的必要准备,促进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奚莉莉  
从国际上看,传统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并且不能有效地确认和弥补银行的不良贷款和损失。近年来,部分国际组织和监管当局开始研究引入动态准备金制度(dynamic provisioning)。西班牙是较早实行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之一。本文分析了西班牙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内在机理、基本内容,探讨了实施动态准备金的方法和意义,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诲鸥  贾德奎  
零准备金制度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这不仅因为部分准备金制度的局限,更因为零准备金制度中的利率走廊调控可以更好地保持利率的稳定、简化利率调控的方式,提高利率调控的效果,并增强银行系统防范风险的能力等。有鉴于此,我国也要深入分析和研究零准备金制度,并以此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军  李宇嘉  
本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关资本监管的内容为背景,总结了发达国家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的最新发展,从准备金的分类、资本与准备金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发达国家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提出了若干看法与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广庆  
美国近二百年存款准备金制度变迁 ,不同时期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原因、内容及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也不同。探讨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可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的有益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炜  
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祝玎袁炜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西方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是从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系时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1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存款准备金制度除了最初的一次核定、三次调整外,改革进程缓慢,没有发挥作为基础性货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荣林  杨步青  
本文比较了美国税收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的评估方法及其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税收准备金计提方法及其假设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保证国家对保险公司进行公平合理征税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丰  周围  
在中国与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贸易协议谈判过程中,商业秘密的立法保护已成为各方关切的重点之一。近两年,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国之一的德国制定了新《商业秘密法》,其中特别完善了商业秘密立法保护的限制与例外规则,引入了权利人对"合理保密措施"的举证责任,以及明确了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定形式及其防范手段、维权方案等。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商业秘密立法保护制度和解决中欧贸易中的信息流通法制障碍,中国应加强中欧之间的法律交流合作、深化对等保护标准,以积极管控投资贸易过程中跨国商业信息流通的法律风险。同时,中国企业也应密切关注立法动态,以因地制宜地设计其信息保护的管理措施、获取信息的合规方案以及维权抗辩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炎涛  
为了应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升值压力,土耳其央行于2011年创造性地推出了准备金选择机制(ROM),试图用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替代央行外汇干预,准备金选择机制(ROM)在资本流动与汇率之间起到了自动稳定器作用,并通过与其他价格型政策工具相结合,从外币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较好地解决了土耳其短期资本大幅波动问题,并实现了稳通胀、促增长的目标。本文对土耳其准备金选择机制运行机理、优势、效果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以期为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海鸥  胡振红  
美国于 1 998年 8月 1 2日中止了实行多年的无时差准备金制度 ,重新执行时差准备金制度 ,这一措施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也促进了世界经济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尽管我国的准备金制度与美国的准备金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是 ,我们仍需要深入研究两种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对货币流通和管理所产生的不同效应 ,为我国准备金制度的改革作好理论上的准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孔凡娟  
商业秘密保护问题由来已久,加入WTO使这一问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WTO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界定的阐释和分析,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应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企业应增强商业秘密保护意识,以及政府和企业应该携手共同应对商业秘密侵权等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智  秦艳梅  
近年来,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经济和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中央银行连续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从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的国际经验看,由于该工具存在诸多固有缺陷,目前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国内货币政策实践看,存款准备金率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过高的存款准备水平无法解决中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政府应更有针对性的采用其他政策工具调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琳  
本文从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较西方国家更加有效、调控流动性更具优势、以及解决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矛盾更具成效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期我国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从收缩流动性、减轻通胀压力、缓解房地产上涨动能等方面,综合评估了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据此对我国货币政策取向进行了预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数量型货币政策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调控手段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