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1)
2023(5291)
2022(4556)
2021(4295)
2020(3626)
2019(7940)
2018(7858)
2017(14321)
2016(7468)
2015(8313)
2014(7643)
2013(7246)
2012(6520)
2011(5730)
2010(5849)
2009(5402)
2008(5209)
2007(4809)
2006(4119)
2005(3593)
作者
(19666)
(16462)
(16338)
(15204)
(10412)
(8038)
(7377)
(6488)
(6172)
(5820)
(5617)
(5523)
(5186)
(5177)
(4995)
(4844)
(4828)
(4818)
(4735)
(4649)
(4123)
(3907)
(3872)
(3823)
(3758)
(3744)
(3595)
(3594)
(3317)
(3303)
学科
(29880)
管理(28130)
(27485)
企业(27485)
(25718)
经济(25700)
技术(16292)
技术管理(11928)
方法(10430)
中国(8500)
数学(8338)
数学方法(8176)
业经(7756)
(7118)
(6829)
理论(5926)
地方(5786)
(5250)
(5175)
(5169)
银行(5167)
(5090)
农业(5062)
(4918)
(4779)
(4632)
金融(4632)
(4468)
财务(4450)
财务管理(4440)
机构
学院(98236)
大学(96935)
管理(43232)
(38913)
经济(38016)
理学(37212)
理学院(36862)
管理学(36360)
管理学院(36170)
研究(30992)
中国(23757)
(20327)
科学(18986)
(17462)
(15462)
中心(14796)
(14596)
财经(13449)
研究所(13185)
业大(13175)
北京(12888)
(12777)
(12467)
师范(12360)
(12320)
技术(12270)
(12180)
(11828)
商学(11413)
商学院(11291)
基金
项目(68397)
科学(55643)
研究(53132)
基金(47611)
(40766)
国家(40376)
科学基金(36021)
社会(33582)
社会科(31919)
社会科学(31909)
(29875)
基金项目(25538)
教育(24345)
(24060)
自然(22138)
自然科(21722)
自然科学(21714)
(21702)
自然科学基金(21342)
编号(21083)
创新(19095)
资助(17644)
成果(16503)
课题(15600)
重点(15349)
(15264)
(14666)
(14342)
(13695)
(13527)
期刊
(42237)
经济(42237)
研究(28694)
中国(26002)
管理(18880)
教育(15901)
(14011)
科学(12972)
技术(11914)
学报(11078)
(10934)
科技(10600)
大学(9006)
(8671)
金融(8671)
学学(8114)
农业(7774)
业经(7332)
技术经济(7247)
(6877)
论坛(6877)
(6453)
经济研究(6417)
财经(6093)
(5662)
(5286)
图书(4958)
职业(4926)
统计(4789)
现代(4593)
共检索到150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熙春  柳一超  
德国是世界创新大国之一,已在各项高科技战略的创新政策引导下形成了由联邦政府部门、学术协会、高等教育机构、产业组织及中介部门等共同参与合作的多元化国家创新系统。德国科学委员会对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制定了总体框架,四大研究机构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其下研究所进行有针对性的同行评价。而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评价则有不同机构发布的创新能力报告,每个指标体系都对德国总体、各地方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能力做出分析,已达到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的目的。本文认为,应根据评价对象设定评价方法,提升评价结果的国际性与综合性;兼顾评价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大伟  山成英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创新发展的"高地"和金融监管最佳实践地区,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以下简称MAS)在重点金融领域的监管政策和监管科技的创新应用是新加坡创建全球智能金融中心的重要保障。MAS应用综合风险评估框架和技术,确定金融机构的风险和监管类别;牵头制定"公平、守德、负责、透明"的原则,强化对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的管理;指导金融机构完善技术风险管理框架,防控线上金融服务面临的技术风险;发布数字咨询服务准则和外包准则,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和云服务发展;推出常规监管沙盒和快捷监管沙盒机制,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数据分析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中的应用,提高识别效率和分析准确性;应用监管科技评估和监控金融业网络风险,增强网络安全。新加坡在金融科技监管领域开展的政策创新和监管实践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监管科技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我国应加强监管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规范科技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加强跨部门、跨机构的协同,推动监管科技在关键领域的应用落地;完善监管沙盒机制建设,有效防控新技术在金融监管领域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林源园  
金融创新导向也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出现了金融与科技融合的趋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更加深切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关键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冠军  王英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审计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地服务了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大局,但在新形势、新的复杂环境下需要改革科技创新审计模式,在更高的层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成效。文章借鉴了英国科技创新审计的经验,针对我国科技创新审计的定位、制度、主体、方法存在的问题,从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和实施层面构建了基于协同理念的科技创新审计体系,并探索了该体系的协同实现机制,最后从完善科技创新审计的基础建设、构建多元主体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涉审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用、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审计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奉君  孙蓉  
专利保险是促进知识产权资源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专利保险可为科技创新提供风险保障,并可望具有促进科技创新的效应。我国专利保险已试点近6年时间,对科技创新产生了一定促进效应,但还存在总体参保率较低、保费相对较高、保障低、险种少、保险业者参与度低等问题。本文选择美国、欧盟、英国、德国、丹麦、日本这6个专利保险发展相对较成体系的国家和地区,从险种设置、运营模式、配套制度、市场研究等方面对专利保险促进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并得出有益于中国提升专利保险科技创新效应的启示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海勇  李少杰  
德国大学视学术自由为科研实践的核心理念。德国大学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在科研创新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大学要借鉴国外先进科研创新理念和合理制度元素,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创新之路。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提出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这为我国大学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培养科学界新生力量提出了新要求。德国政府历来重视从国家战略高度支持大学科研创新,通过确保科研自治、实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胜楠  
二战后高科技快速发展为日本确立经济强国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借鉴。本文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基础比较中日两国的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通过比较发现,我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与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其原因是研发支出占GDP比例与高科技人才比重较低。通过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胜楠  
二战后高科技快速发展为日本确立经济强国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借鉴。本文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基础比较中日两国的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通过比较发现,我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与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其原因是研发支出占GDP比例与高科技人才比重较低。通过分析,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孔寒冰  吴若斌  
介绍英国科技评价的组织机构、评价对象、评价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情况,分析其特点, 对我国的科技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显举  
本文通过对美国公司治理模式、日本公司治理模式和德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剖析和解读,指出这几种公司治理模式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中国在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时,既要借鉴其长处,又要力避其短处,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应当指出,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不是现成存在的,而是一个有待于构建的公司治理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胡根  刘俊伶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创新型国家势在必行,这需要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保障。尽管我国持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出台科技创新宏观指导性政策、逐步提高企业在科技创新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但科研经费投入绩效差的状况始终未得到改善。究其原因,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保障性制度和引导性机制尚不完善或缺失。应充分借鉴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弥补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性、机制性短板,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汤怀志  梁梦茵  张清春  
德国是欧洲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空间发展最为均衡的国家之一。分析德国国土空间在区域协调、城乡均衡发展方面的特点,梳理其发展规律和经验,能够为我国国土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德国国土空间均衡发展的特征大、中、小型城市均匀分布在整个国家,城乡等值化程度高。1995年以来,德国确定了11个城市区域,这些大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均衡地分布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超  张泽辉  
基于当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科创中心的案例、研究开发过程、管理经验和发展得失,得出建立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突破区域地理界限,通过多方协同促进的创新生态系统来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并以科技先导性、产业带动性和经济辐射性作为自身发展特征,将便利的投资环境与产业的持续升级作为科创中心战略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最后确保制定以人为本的政策保障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玉凤  杨芳  赵功强  
后补助机制是我国近年来才逐步探索试行的一种科研经费投入机制,是对现有国家财政科技经费资助方式的有益补充。以国内后补助政策为研究对象,从实施地域、涉及部门、支持对象与方式、资助标准等方面总结分析国内部分省份后补助政策特点,结合宁夏实施后补助政策实践中的问题,借鉴提出建立研发费用报销制度、发放科技创新补助券、加强对创新链条中科技服务业支持等后补助方式,以期不断完善宁夏科技创新后补助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