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1)
- 2023(4101)
- 2022(3498)
- 2021(3182)
- 2020(2754)
- 2019(6157)
- 2018(6236)
- 2017(10996)
- 2016(6299)
- 2015(7038)
- 2014(6809)
- 2013(6898)
- 2012(6462)
- 2011(5955)
- 2010(6164)
- 2009(5650)
- 2008(5587)
- 2007(5333)
- 2006(4851)
- 2005(4401)
- 学科
- 济(23468)
- 经济(23443)
- 管理(17975)
- 业(13024)
- 方法(10893)
- 企(10550)
- 企业(10550)
- 学(9559)
- 数学(9247)
- 数学方法(8978)
- 环境(8694)
- 农(6502)
- 生态(5840)
- 中国(5689)
- 财(5429)
- 划(4953)
- 和(4818)
- 业经(4705)
- 地方(4684)
- 资源(4533)
- 农业(4383)
- 制(4187)
- 理论(4163)
- 发(3881)
- 策(3421)
- 融(3338)
- 金融(3338)
- 规划(3267)
- 贸(3237)
- 贸易(3235)
- 机构
- 大学(93308)
- 学院(91532)
- 研究(39153)
- 济(32811)
- 经济(31836)
- 管理(31000)
- 中国(28612)
- 科学(28391)
- 理学(26039)
- 理学院(25656)
- 管理学(24707)
- 管理学院(24595)
- 农(23759)
- 京(22311)
- 所(22299)
- 研究所(20571)
- 农业(19108)
- 业大(18716)
- 中心(17239)
- 江(15244)
- 院(14965)
- 财(14828)
- 北京(14683)
- 省(14323)
- 科学院(12785)
- 室(12424)
- 范(12276)
- 师范(12033)
- 农业大学(11989)
- 州(11751)
- 基金
- 项目(64904)
- 科学(49405)
- 基金(46464)
- 家(44493)
- 国家(44214)
- 研究(41055)
- 科学基金(35465)
- 自然(26012)
- 自然科(25269)
- 自然科学(25254)
- 省(25103)
- 自然科学基金(24749)
- 社会(23952)
- 基金项目(23604)
- 划(23217)
- 社会科(22635)
- 社会科学(22625)
- 资助(20608)
- 教育(18135)
- 重点(15983)
- 计划(15320)
- 编号(14762)
- 发(14317)
- 科技(14069)
- 部(13688)
- 科研(13234)
- 创(12596)
- 创新(11949)
- 成果(11927)
- 课题(11735)
共检索到143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文珺 Michael Klaus 蔡玉梅
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德国的生态保护是一个成功的"先发展后治理"模式,其所实施的"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实壁垒。而且,这一经验可以为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德国对生态影响的界定及生态补偿措施德国《联邦自然保护法》第14条明确提出,所有导致地表构成或其用途发生变化或者导致与地层相连的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的行为,都可称之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艳红 康慕谊
通过回顾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拉丁美洲国家)在实施生态补偿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提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即:界定受偿方和支付方,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机会成本为理论依据,将受偿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设定具有差异性的补偿标准,并将补偿分为基本补偿、产业结构调整补偿以及生态效益外溢补偿3个阶段;综合受益程度、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确定支付方的支付标准;建立融资渠道,有效配置资金;建立生态补偿组织管理体系。生态补偿机制应以“造血式”补偿为目标,在研究中需加强生态学与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交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生,赵宝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的影响和补偿措施初探李春生,赵宝莲(续上期)(三)增加汉江水质污染,降低稀释自净能力,影响生态环境。汉江中下游目前水质良好,除个别断面为Ⅱ类水质外,大部分断面为Ⅰ类水质标准,符合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要求。据监测资料,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生,赵宝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的影响和补偿措施初探李春生,赵宝莲[编者按]南水北调是改善我国水系结构,改变华北大平原和中国北方农业,工业生产配置,改善京、津供水条件的重大创举,是具有代表我们时代气魄的和改造中国的伟大意义的跨世纪工程之一,早在五十年代,党中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雷鸣 郝春旭 董战峰
采用利益相关方问卷调查和政策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进展开展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补偿探索进展较好,补偿资金成果较为显著,补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流域水质改善,带动了绿色就业机会,具有脱贫攻坚协同效益,促进了产业绿色发展,但是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持续性、资金项目机制合理性、实施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建议探索建立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实施的技术支撑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雷鸣 郝春旭 董战峰
采用利益相关方问卷调查和政策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进展开展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补偿探索进展较好,补偿资金成果较为显著,补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流域水质改善,带动了绿色就业机会,具有脱贫攻坚协同效益,促进了产业绿色发展,但是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持续性、资金项目机制合理性、实施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建议探索建立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流域生态补偿实施的技术支撑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宏 李国平 林晚发
随着生态环境以及生态价值重要性的日益提升,生态价值评估与补偿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与补偿标准应用情况的分析,指出了生态价值评估方法与补偿标准的优缺点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气候生态为切入点,给出了进一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态价值评估 生态价值补偿 气候生态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代明 刘燕妮 陈向东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划的提出,从开发保护的角度看,国土被划为开发类和保护类功能区,由于各自主体功能不同引发公平问题:保护类功能区为保证生态质量放弃大量工业发展机会,开发类功能区却同享经济发展成果与优质生态服务,应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借鉴以往生态补偿机制及总结国外生态补偿经验的基础上,较认同生态补偿的一种系统性且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创新型方案—"工业排放配额制":通过企业间、区域间甚至国家间工业排放配额的公平分配及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易,让那些为保护生态而放弃发展机会的低环境承载力区域得到补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生,赵宝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的影响和补偿措施初探(续上期)李春生,赵宝莲(二)控制性枢纽工程和江汉运河应与调水工程同步实施调水补偿措施,既有利于调水,又有利于消除和减少对中下游的影响。根据长江流域总体规划,向北调水是丹江口水库的主要任务之一,调水150亿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思雪 林汉川 方巍 胡海晨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难点,即生态补偿价值的评估。本文通过对生态补偿机制构成要素的识别,围绕谁补偿给谁、补偿额度是多少、补偿资金从何处来、如何进行补偿以及补偿效果怎么样五个维度,从资金运作链和行为效应链分析了补偿机制的隐性运行机理。以此为基础,以自然资源类生态补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价值评估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补偿价值评估中,应更加重视环境价值,同时应充分考虑空气洁净度、空气负离子含量、植被覆盖率和资源稀缺度等的价值或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程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盛晓白
德国环保工作的成就有目共睹 ,其主要经验是 :全民环境意识的崛起 ;依法治理环境 ;运用经济手段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间接调控。不容讳言 ,德国在环保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我们作为教训来记取。
关键词:
环境意识 法律手续 经济手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燕
本文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在调查制约生态涵养区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分析生态补偿实行现状与存在问题,阐明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原则,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思锋 余平 孙博
本文通过对HEA方法的改进,运用"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推导出受损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补偿评估计算公式。以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应用公式,对陕西省森林和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受损量和补偿量进行了评估。发现,1986年~2004年,陕西省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水平每年递增1.7%,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水平每年递减3.0%;1986年~2014年,陕西省草地的关键生态服务功能的受损量8090.7万当量,平均每年受损289.0万当量,相当于1986年、1994年、1999年、2004年4年草地关键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当量平均值746.7万当量的38.7%;2005年~2014年,以耕地作为被转换的生态系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思锋 权希 唐远志
本文根据我国煤炭开采区的特点,修改、优化了HEA的部分参数和代数模型。运用2007年"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构建了求解煤炭开采区受损植被受损量、补偿量、补偿规模的HEA模型。运用模型处理、分析了相关统计与调查数据,计算出榆林神府煤炭开采区草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量、补偿量和补偿规模。认为,2004年—2008年,榆林神府煤炭开采区草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损失量逐年上升,受损植被应补偿量逐年扩大;榆林神府煤炭开采区应当把从荒漠到林地作为实现受损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转换的主体方案,把从农田到草地、荒漠到草地、农田到林地作为实现受损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转换的3种补充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