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34)
- 2023(19864)
- 2022(16662)
- 2021(15480)
- 2020(12970)
- 2019(29867)
- 2018(29722)
- 2017(55364)
- 2016(30427)
- 2015(34692)
- 2014(34738)
- 2013(33830)
- 2012(31783)
- 2011(28820)
- 2010(29176)
- 2009(26925)
- 2008(26895)
- 2007(24400)
- 2006(21332)
- 2005(19522)
- 学科
- 济(122441)
- 经济(122276)
- 管理(90345)
- 业(86119)
- 企(71173)
- 企业(71173)
- 方法(50795)
- 数学(43530)
- 数学方法(42913)
- 中国(37277)
- 农(34840)
- 财(32694)
- 业经(29091)
- 地方(28619)
- 制(27045)
- 学(26847)
- 技术(23644)
- 农业(23422)
- 理论(21776)
- 贸(21764)
- 贸易(21745)
- 银(21575)
- 银行(21514)
- 易(21024)
- 融(20864)
- 金融(20858)
- 行(20633)
- 务(19623)
- 财务(19554)
- 财务管理(19495)
- 机构
- 大学(436789)
- 学院(434338)
- 济(172296)
- 经济(168426)
- 管理(161072)
- 研究(152047)
- 理学(137264)
- 理学院(135577)
- 管理学(132876)
- 管理学院(132060)
- 中国(114546)
- 科学(94736)
- 京(94126)
- 财(82603)
- 所(78227)
- 农(77411)
- 研究所(70740)
- 中心(69727)
- 江(69641)
- 业大(66083)
- 财经(63914)
- 农业(60763)
- 范(60292)
- 北京(59779)
- 师范(59574)
- 经(57783)
- 院(55226)
- 州(54981)
- 经济学(52111)
- 技术(49365)
- 基金
- 项目(285764)
- 科学(224095)
- 研究(208466)
- 基金(203894)
- 家(179082)
- 国家(177492)
- 科学基金(151070)
- 社会(129857)
- 社会科(122873)
- 社会科学(122841)
- 省(114698)
- 基金项目(107259)
- 教育(98923)
- 自然(98064)
- 划(96883)
- 自然科(95807)
- 自然科学(95769)
- 自然科学基金(94069)
- 编号(84710)
- 资助(83307)
- 成果(70721)
- 重点(65674)
- 发(64494)
- 部(62834)
- 创(62560)
- 课题(61433)
- 创新(57956)
- 科研(54822)
- 大学(54095)
- 教育部(53492)
- 期刊
- 济(197577)
- 经济(197577)
- 研究(131920)
- 中国(99034)
- 学报(72399)
- 农(71360)
- 财(65682)
- 科学(65637)
- 管理(63365)
- 教育(61911)
- 大学(55635)
- 学学(51241)
- 农业(48405)
- 融(41808)
- 金融(41808)
- 技术(41421)
- 业经(32655)
- 财经(32057)
- 经济研究(30715)
- 经(27622)
- 业(26552)
- 问题(25647)
- 图书(22412)
- 版(22096)
- 科技(21859)
- 技术经济(21502)
- 贸(20207)
- 统计(19503)
- 理论(19286)
- 坛(18951)
共检索到672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保星
德国现代大学制度发轫于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的创校实践。在批判性地继承中世纪德国大学传统的基础上,以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为代表的新大学践行教学自由、研究自由等现代大学理念,传授现代哲学与现代科学知识,确立大学教师的学术尊严与职业尊严,探索现代大学管理模式,构筑现代大学制度,为德国现代大学体系和世界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基础和方向指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罗燕
洪堡一生在教育上来去匆匆,在思想上不够高深,在官职上不够显赫,但却创造了柏林大学,成为德意志古典大学的代名词。其原因在于在洪堡之前哈勒和哥廷根的大学制度创新已经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从康德到施莱尔马赫的德意志思想家已经对大学理念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探讨,而洪堡则以独特的教育经验和个性,熔此前的实践和理念为一炉,把大学的理想落实到普鲁士的现实上。洪堡和德意志大学改革的方式是最值得今天中国借鉴的。
关键词:
洪堡 柏林大学 大学制度 大学理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廷奇
现代大学制度既是大学制度改革的实践方略,又是大学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在我国大学转型时期,大学制度变革不仅要强调制度理念的选择,更要注重制度实践的有效性。当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关键是要确立以学术为本的价值取向,克服消极的路径依赖,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制度理念 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明确要求。大学治理结构的变迁,实质上是大学制度的变迁。如何用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来规范大学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大学的办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少华
理念是制度的先导,制度是理念的保障。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制度。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是指大学的针对性、质量观、国际化和以人为本。先进的大学制度体现在自主自治、开放性、服务性和质量评鉴。
关键词:
大学理念 现代大学 制度 变革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怡祖
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是推动和完善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重要配套工程,其实质是建构能够应对"冲突和多元利益"需要的决策权结构。大学治理结构必须体现以社会为本的现代精神,有能力吸纳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将大学的决策控制权合理地分布于不同的治理主体手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把高校推上了依法自主办学的轨道,大学治理的社会需要与历史条件已基本具备,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为政府与高校建立契约管理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使大学决策责任骤然加重、决策权处于高度集中状态,风险也随之出现;高校办学经费筹资结构多元化表明大学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
大学治理结构 现代大学制度 决策权结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提出:无论从学术上如何界定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在现实中现代大学制度都应该包含三大基本部分:大学法律章程、大学使命宣言、大学治理结构,这是保证现代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根、魂与骨架,是标识大学特质、构成现代大学制度的三大核心要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要有根(以大学章程为代表的国家完整法律体系)、有魂(以大学使命宣言所体现的大学精神与核心价值)、有骨架(以大学治理体系所支撑的大学组织制度与运行机制)。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自立于世界高等教育之林的根本。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菲 林杰 俞凌云
本文选取1902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师范馆到195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成立翻译室,这50年间具有游学或留学背景、从事过比较教育研究的北师大教育学者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学者们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别从学科基本要素所涵盖的文化、活动与知识三个范畴对北师大比较教育学在发轫时期的研究状况展开探索。通过归纳,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具有六个显著特征,即家国情怀的研究旨趣、批判式借鉴的研究视角、基于国情的研究对象、基于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立足社会发展的研究内容以及专一深入的研究主题。在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中,比较教育的学科价值更为明确,不仅要清楚认识本国的教育,全面剖析别国的教育,而且还要肩负起社会与民族的担当,针砭时弊地看待国内外教育。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 学者 发轫时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银霞 谷贤林
在世界范围内,德国高等教育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其创新的显力,还有其绵延不绝的创新潜力。本文从制度与观念等维度对影响德国大学创新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支撑德国大学创新力的独特理念和推动德国大学创新力的动力网络与制度保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德国 大学创新力 动力网络 学术自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理 彭时代
独特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基础,理念转化为特色需要以制度作中介,大学制度是大学特色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大学制度的目的和主体是大学内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大学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
关键词:
办学理念 大学制度 大学特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清明 袁光敏
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明确要求,高校要制定和完善章程。在规章制度体系中,大学章程是根本制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通过湖南农业大学创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实践,探讨大学章程的内涵和作用,分析制定大学章程的必要性和大学章程建设的现状,对章程制定的程序、内容、关系处理和实施等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章程 制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严国海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国有产权制度的发轫和形成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以秦皇汉武为代表的君主专制的集权政治体制,是形成国有产权制度的主导性因素;由于人口压力及其造成的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以及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是诱导性因素;《管子》有关理论、儒家文化的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则提供了对国有产权制度形成的一致性支持。
关键词:
政治权力结构 要素相对价格 非正式制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实践,通过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在完善大学领导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大学组织结构、深化内部管理体制、保障民主管理、扩大社会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成效,积累了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政策支持、指导有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搭建机构、统筹规划、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尊重规律、体现特色等经验。面对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深层次矛盾和不确定因素,需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做好以章程为载体的制度建设,彰显学术调整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特色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展立新
虽说《教育思想的演进》(1938)被认为是涂尔干(E.Durkheim,1858- 1917)历史学说和教育学说的理论代表作,但是国内却一直缺乏对它的理论热情,研究者寥寥。这与我们三种误解有关:1.该书被认为是一部法国中等教育思想史专著,基本上与现代教育理论无关;2.涂尔于的历史观经常被与唯心史观混为一谈,这使得我们无从注意到他在历史学方法论上的特殊贡献;3.由于作者被尊为社会学理论的奠基人,所以我们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其理论的社会学方面,而不自觉地将其历史学和教育学理论边缘化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雄在《当代教育论坛》第7期撰文指出,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