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5)
2023(14603)
2022(12464)
2021(11959)
2020(9658)
2019(22476)
2018(22614)
2017(41981)
2016(23662)
2015(26749)
2014(27003)
2013(26160)
2012(24428)
2011(22257)
2010(22528)
2009(20216)
2008(19728)
2007(17528)
2006(15717)
2005(14204)
作者
(67390)
(55538)
(55364)
(52549)
(35615)
(26734)
(25355)
(21914)
(21463)
(20044)
(19083)
(18740)
(17817)
(17784)
(17266)
(17091)
(16641)
(16610)
(15986)
(15896)
(14173)
(13898)
(13315)
(12827)
(12611)
(12544)
(12460)
(12441)
(11277)
(11070)
学科
(93186)
经济(93093)
管理(60006)
(57347)
(46338)
企业(46338)
方法(36975)
中国(31393)
数学(31057)
数学方法(30652)
(25024)
地方(24505)
(23956)
教育(23458)
业经(21737)
(19626)
理论(19230)
农业(17035)
(16427)
贸易(16412)
技术(15856)
(15835)
(15450)
(15386)
(15349)
环境(14480)
(14473)
银行(14429)
(14301)
金融(14299)
机构
大学(333616)
学院(328086)
管理(124730)
(123415)
经济(120353)
研究(116567)
理学(106880)
理学院(105539)
管理学(103648)
管理学院(103027)
中国(81841)
(74184)
科学(72743)
(59178)
(55912)
(54021)
研究所(53884)
师范(53578)
中心(51486)
(51422)
(50011)
北京(48264)
业大(47380)
财经(44293)
师范大学(43699)
(42135)
教育(41460)
(40930)
(40182)
农业(39944)
基金
项目(218786)
科学(172259)
研究(166798)
基金(153943)
(133153)
国家(131885)
科学基金(112292)
社会(101387)
社会科(95673)
社会科学(95652)
(87122)
教育(81784)
基金项目(81351)
(74631)
自然(71569)
编号(70969)
自然科(69858)
自然科学(69845)
自然科学基金(68543)
资助(63186)
成果(60407)
课题(51317)
(50639)
重点(49813)
(48787)
(45523)
项目编号(43498)
创新(42121)
教育部(42083)
(41651)
期刊
(141436)
经济(141436)
研究(106730)
中国(73151)
教育(66577)
学报(50842)
(47042)
科学(46635)
管理(46067)
(39816)
大学(38897)
学学(34720)
农业(33388)
技术(31725)
(27319)
金融(27319)
业经(23978)
图书(22251)
经济研究(21852)
财经(20855)
问题(18002)
(17756)
(17047)
理论(16007)
职业(15932)
科技(15904)
(15802)
论坛(15802)
(15108)
书馆(15080)
共检索到501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军  
德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其研究主题以东西方国家教育比较及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研究为主;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其研究主题主要为跨文化教育和国际教育。德国比较教育学学科制度化程度较低,有十余所高校设有比较教育学讲席,其中汉堡大学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镇;德国共有3种重要的比较教育学期刊,“国际与跨文化比较教育分会”是学科交流的最重要平台。德国有较多国际知名的比较教育学者。整体来看,德国比较教育学目前处于“失意”和“复兴”之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钟文  
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期发表几位学者关于成人教育学科的价值与意义、成人教育学科的特点和独立性、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如何完善等问题的见解,以期引起进一步的研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利帅  
意大利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之前以“教育旅行”起家的比较教育、20世纪60-90年代多措并举下的比较教育学黄金期以及21世纪以来重回国际舞台、复兴比较教育学时期。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依其特点可分为比较教育学的奠基者、国际化推广者以及传统的反思与捍卫者。意大利在比较教育学学科基础建设方面较为完善,主要包括学会、期刊、出版机构以及高校四个部分。意大利比较教育学体现出延续“教育旅行”的传统、重视翻译国外比较教育学著作以及积极加强同欧洲比较教育学会的联系与合作三个特点。未来意大利比较教育学需在高校重视度、期刊建设以及语言交流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璐  王岩  苏敬勤  长青  张强  
资源基础理论作为指导企业资源管理实践的关键力量备受瞩目,然而现有研究对其发展脉络、知识架构尚未给出清晰阐释,因此系统梳理其理论体系指导学界精准应用资源基础理论探究资源管理范式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资源基础理论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厘清资源基础理论发展脉络,发现相关研究呈现“传统资源基础观-动态资源基础观-资源行动观”的演进特征;其次,基于资源管理过程视角梳理资源基础理论相关研究议题,总结出以“资源管理影响因素-资源行动开展路径-资源与能力互动关系”为主线、以“资源战略生成-资源战略执行”为支线的知识体系,并补充对资源基础理论应用与拓展的探讨,进而构建更为完善的资源基础理论知识框架;最后,结合我国创新管理实践现实需要,从现代企业资源行动过程机制及能力提升路径、新兴管理创新情境及中国特色管理创新情境下资源管理策略、资源基础理论与其他理论的融合等方面阐述未来研究展望,旨在推动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与资源管理实践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世岳  沈文钦  巫锐  
德国社会科学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扩张的实际需要促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研究的实践导向保障了德国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范式和研究领域上的开放性,但同时也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是高等教育研究自身的学科定位不清晰,研究者缺乏明确的身份认同;其次是高等教育研究缺乏理论关怀,学术创新不足。在缺乏共同学科背景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学术共同体间的学术交流与知识积累,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做出重要理论突破,成为德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连杰   徐绪堪   常凯   胡雅萍  
[目的/意义]正值《情报理论与实践》(ITA)创刊60周年之际,从主题挖掘的视角回顾ITA发文内容,为了解我国情报学发展脉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按照期刊名,在中国知网采集ITA所有学术论文题录数据,检索时间范围为1980—2023年9月,以5年为一个考察窗口,共划分为9个阶段。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进行主题识别,分别考察全局和阶段主题分布、主题强度演化和主题内容演化特征。[结果/结论] 历经60载,ITA发文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在情报学及相关领域的信息吸纳、转化和传递方面愈发重要,ITA理论性文章占比稳定增长,促进了学科理论的繁荣发展;ITA办刊方向十分明确,办刊特色较为鲜明,自创刊起,始终关注国家科技发展需求,紧密跟踪国内外科技创新动态,创刊初期就致力于情报工作、科技情报和竞争情报相关研究且坚守至今;ITA展现出较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知识体系;在不同时期,ITA始终把握学科研究核心、引领学科前沿;新兴技术密集涌现,正逐渐重塑学科研究范式,新兴技术为ITA研究主题的多样性和交叉性注入新血液,并推动了研究主题的加速演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强  
美联储通过前瞻指引承诺将短期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零水平,旨在降低长期利率,促进消费的增加与投资的扩大。美联储试图影响市场预期而发挥效力,经过使用三代前瞻指引,在一定程度上,金融市场环境得到改善,总需求有所扩大。不容忽视的是,不断更改前瞻指引框架,给美联储信誉造成冲击,同时,前瞻指引给金融稳定构成威胁,也给经济增长质量带来压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杨典  欧阳璇宇  
金融社会学近年来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化不断加深及金融资本主义日益崛起的历史进程。金融化并不限于经济领域,而是一个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全面扩张的过程,导致整个社会生活出现金融化趋势,并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议题和取向,也为金融社会学的兴起提供了强大经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追溯、分析金融社会学产生、发展的经验基础和历史脉络,梳理、总结金融社会学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并结合中国独特的金融体制、丰富的金融实践提出了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和主要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银祥  
从梳理军队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脉络入手,总结了军队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就,重点探讨了军队研究生教育十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则谦  张同同  
从20世纪90年代末呈规模性发展开始,社群信息学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回顾社群信息学的研究,阐释其"是什么"、"谁在做"、"做什么"等问题,主要使用文献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并结合深度阅读,得到相关结论。研究结果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发现了国内外社群信息学领域的高产作者与影响较大的学术合作团体。国内外高产作者的学科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学术合作团体呈现同机构合作较多的特征以及跨机构合作的发展趋势;二是归纳了包括"ICT接入"、"社区信息服务"、"数字化贫困及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林世员  陈丽  赵宏  张文梅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从1999年试点开始,经过20余年发展,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现代化办学的试点发展成为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更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典型实践。本文采纳历史分析视角,从高校网络教育办学规模、办学定位、课程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质量保障五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变化背后的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力图呈现出高校网络教育试点过程的发展全貌,呈现其开拓创新,更揭示其问题与不足,以期明确新时期高校网络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起点,助力高校网络教育在互联网+教育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阶段确立新的发展定位,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供给服务,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董昀  
本文致力于探究作为一个学科分支的"支付经济学"的起源、发展、演进脉络与最新研究现状。通过对代表性文献的剖析,力图探究支付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研究特色,勾勒出该学科分支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以近年来召开的两次支付经济学国际研讨会的成果为主要样本,辅之以其他类型的晚近文献,对支付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进行跟踪和评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育才  
自亚当.斯密以来,财政学理论随着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研究的范围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张日渐丰富,在取得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同时也面临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现代财政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对近期财政学发展的成果进行综述,就中国当前财政发展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勾勒出未来中国财政在税收政策、政府预算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间财政关系与财政分权、财政风险以及公共财政建设的国际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新中国财政学70年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探索过程。新中国财政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相适应的财政学;二是构建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的财政学;三是构建与财政实践发展相适应的财政学。新中国财政学在财政本质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现代财政制度理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正在构建之中。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温馨  扈钰鑫  殷艳娜  郭明顺  
高等教育转型与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掌握其研究规律及趋势可以为把握我国高等教育转型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针对高等教育转型发展领域研究,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方法,以国内2008—2017年的3395篇学术论文为数据样本,从数量分布、作者分布、地域分布等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领域文献进行了文本计量分析,梳理出我国高等教育转型领域研究的研究热点、知识元及变化规律,并提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研究首先受政策与环境变化影响,随政策与环境变化有所起伏,同时预测未来研究热点逐渐转向注重具体实施应用型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