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42)
2023(3466)
2022(2987)
2021(2904)
2020(2325)
2019(5301)
2018(5140)
2017(10275)
2016(5744)
2015(6199)
2014(6187)
2013(5910)
2012(5655)
2011(5190)
2010(5486)
2009(5119)
2008(5058)
2007(4755)
2006(4460)
2005(3955)
作者
(15795)
(13126)
(12987)
(12674)
(8594)
(6165)
(5925)
(5086)
(5031)
(5004)
(4578)
(4407)
(4349)
(4349)
(4323)
(4135)
(3929)
(3921)
(3890)
(3867)
(3421)
(3328)
(3172)
(3080)
(3032)
(2952)
(2929)
(2815)
(2667)
(2639)
学科
(18548)
经济(18526)
管理(16587)
(15749)
(12259)
企业(12259)
(7729)
(6964)
(6433)
中国(6188)
方法(5758)
及其(5155)
数学(5059)
政策(5026)
(4927)
数学方法(4914)
(4799)
(4786)
贸易(4784)
农业(4781)
(4692)
地方(4537)
方针(4406)
(4355)
(4355)
阐述(4355)
业经(4322)
(4265)
税收(4169)
方针政策(4156)
机构
学院(77906)
大学(75959)
(33690)
经济(32831)
管理(30238)
研究(29305)
理学(25068)
理学院(24825)
管理学(24455)
管理学院(24291)
中国(23101)
(17204)
(16855)
科学(16792)
(14908)
(13368)
研究所(13318)
中心(13292)
(12665)
财经(12388)
(11655)
北京(11457)
业大(11325)
(11179)
(10457)
师范(10409)
(10122)
(9778)
经济学(9377)
农业(9133)
基金
项目(48039)
科学(37777)
研究(37664)
基金(33624)
(29232)
国家(28968)
科学基金(24234)
社会(22408)
社会科(21240)
社会科学(21236)
(18718)
教育(17137)
基金项目(16713)
编号(16121)
(15962)
自然(15410)
自然科(14983)
自然科学(14980)
资助(14768)
自然科学基金(14717)
成果(13871)
课题(11868)
(10939)
重点(10862)
(10625)
(10514)
(10034)
(9627)
(9483)
项目编号(9334)
期刊
(42015)
经济(42015)
研究(26712)
中国(15953)
(12244)
(11418)
管理(11383)
(11016)
金融(11016)
教育(10759)
科学(10534)
学报(10090)
大学(8484)
业经(8264)
学学(7966)
农业(7349)
技术(6916)
经济研究(6400)
林业(6221)
财经(5819)
问题(5566)
(5003)
(4999)
国际(4559)
(3955)
论坛(3955)
科技(3946)
现代(3903)
经济问题(3807)
世界(3721)
共检索到128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岚  
一、建立森林资源产业的必要性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不足同人口爆炸、环境恶化一起构成了制约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障碍。据世界银行预测,1990~2030年间,世界总人口将增加37亿,对食品的需求几乎要翻一番,全世界的工业产出量和能源利用量有可能提高2倍,发展中国家将增加6倍。为此,许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巫锐  
在全球教育治理的语境中,“多物种正义”既具有当代意义,也有着深厚的人类学基础,而森林教育则是推动实现“多物种正义”的重要途径。自德国森林教育转向“多物种正义”目标以来,其实践策略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建立物种间的“平视关系”;二是探索物种间的“接触地带”;三是还原物种间的“行动者网络”。这些策略将人类置于更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中。在这里,没有所谓的中心控制机制,而是所有物种一起书写和编织共同的时空与星球。这充分体现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也有助于打破仅仅局限于人类利益的“中心—边缘”二元叙事。在教育领域,“多物种正义”的整体观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应超越人类自身,紧密围绕生态共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水荣  海因里希·施皮克尔  陈绍志  张旭峰  兰倩  
德国以近自然森林经营及其高度发达的林业而享誉世界。基于与德国专家的长期交流,文章对德国近自然育林理念及目标树经营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对我国和德国在森林经营方面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森林经营的几点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沈龙  
森林转让的问题与对策张沈龙森林转让是指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按一定的程序,以有偿的方式,由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经济行为。包括森林抵偿、森林抵押、森林拍卖和林地经营租赁,以及以森林为标的物的折价入股,发行股票、债券。森林拍卖包括可采伐的林木转让和中幼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方匡南  朱建平  谢邦昌  
笔者引入一种新的非参数随机森林方法预测我国基金超额收益率方向,并和自回归移动平均、随机游走、支持向量机等方法进行比较,发现随机森林方法在收益率方向预测上有很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可预测性。并在收益率方向预测结果的基础上构建各种交易策略,利用2006年12月至2008年10月我国股市大涨大跌期来检验交易策略,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基于随机森林的交易策略表现明显要好于其他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或挥  颜哲  王雨濛  
关键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借助基于成本效用理论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均衡模型分析政府采取的各种控制森林减少的政策手段,如:给林产品提供补贴、降低农业补贴、降低关税、实施贸易保护等的实施效应.得出结论:这些政策手段的使用,不管是在长期或短期内,都会使森林面积继续减少,因为这些政策并不能消除造成森林减少的根本原因——市场失灵.因此,创建能正确估价森林生态价值的市场机制和"碳吸收服务"市场,是今后解决森林减少问题的重要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傅一敏  刘金龙  
随着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发展进程,国内森林政策受到国家间学习、交流借鉴的影响越来越强烈。美国是传统的林业发达国家,也是当今森林政策与理论扩散的重要策源地之一,系统全面地总结美国森林政策的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森林政策变革提供参考和指引,历来是国内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耶鲁大学国际林业政策比较数据库,引入政策分类与规范比较框架对美国7个州的森林管理实践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研究发现:美国各州的森林政策规范性差异明显,政策的设置相对灵活,森林管理者对森林管理行为具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文章对美国政策规范性特征进行了推断,并指出中国森林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是赋予地方森林管理者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围绕"行政放权"厘清政府、市场和社区的边界与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臧元峰  
自日本近代林政初步形成以来,为了应对不同阶段的发展实际,政府通过不断地修正与调整,逐步构建了一套健全完善的森林管理与林业政策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无论从森林储量,还是从林业发展来看,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文章通过对近现代日本森林管理与制度政策发展与变迁的考察,探讨其林政基本理念与实施框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今后改革的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政策建议,为林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凌超  董加云  刘金龙  
森林转型的概念于1992年被首次提出,现已成为国际生态经济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讨论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森林转型,为全球固碳和气候变化减缓作出了重要贡献。政策因素被认为在中国森林转型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中国森林转型的典型地区福建长汀为例,构建植被恢复政策综合分析框架,从植被恢复政策的纵向综合与横向综合两方面对促进长汀森林转型的政策综合进行分析,对长汀植被恢复政策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探索,以丰富森林转型的政策路径理论的讨论。研究认为,植被恢复横向政策综合是长汀森林转型相关政策取得成功的关键,长汀的植被恢复政策体系对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盛济川  曹杰  周慧  
通过对2005—2010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五个发展中大国REDD+监测成本与不确定性的仿真研究发现,对REDD+收益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监测误差,而碳信用价格和可变监测成本相对较小。同时,一国过去的毁林率或造林率会对REDD+潜在收益产生重要影响,高毁林率或高造林率的国家从REDD+中获益更多,而低毁林率或低造林率的国家所获收益较少,因而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对现有REDD+体系进行改进才能保证其得到有效实施。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冷慧卿  王珺  高峰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公益事业,但是林业生产面临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森林保险是重要的林业风险保障机制,但由于其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森林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历经曲折,严重滞后于林业发展对风险保障的巨大需求。通过对森林保险的经济学分析和对国外森林保险制度的研究和借鉴,本文认为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机制对于我国森林保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青松  曹玉昆  
对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内涵进行了归纳,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分析了最近40年来森林领域出现的新话语,选取话语、联盟、规则及权力关系四个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四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由于观念改变引起话语变化,话语的变化会产生新的联盟,新的联盟、新的规则等反映在森林政策安排的基础上,显示着话语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