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6)
2023(4150)
2022(3235)
2021(2968)
2020(2411)
2019(5469)
2018(5015)
2017(10234)
2016(5078)
2015(5574)
2014(5316)
2013(5102)
2012(4658)
2011(4050)
2010(4364)
2009(4471)
2008(3322)
2007(2921)
2006(2645)
2005(2595)
作者
(11982)
(9812)
(9494)
(9315)
(6247)
(4631)
(4421)
(3997)
(3611)
(3436)
(3335)
(3266)
(3250)
(3095)
(3025)
(2973)
(2942)
(2811)
(2753)
(2566)
(2445)
(2377)
(2319)
(2244)
(2237)
(2172)
(2106)
(2067)
(1983)
(1966)
学科
(24709)
金融(24709)
(21310)
银行(21310)
(20803)
(17971)
经济(17946)
(16393)
(14048)
企业(14048)
中国(14004)
管理(13715)
中国金融(10876)
(9451)
(8109)
(7104)
财务(7092)
财务管理(7081)
方法(6921)
企业财务(6902)
数学(6404)
数学方法(6381)
地方(6155)
业经(5383)
(5052)
(4823)
事业(4414)
体制(4328)
农业(4082)
(3974)
机构
学院(62428)
大学(61647)
(30388)
经济(29734)
中国(24378)
管理(22376)
研究(20286)
理学(18791)
理学院(18656)
管理学(18466)
管理学院(18363)
(17445)
(15244)
银行(14752)
(14679)
金融(14418)
(13770)
财经(13611)
(12464)
中心(12369)
(11897)
人民(11577)
经济学(11128)
国人(10659)
中国人(10617)
中国人民(10546)
财经大学(10498)
经济学院(10267)
(9221)
(8774)
基金
项目(39602)
研究(31989)
科学(31660)
基金(29552)
(24369)
国家(24130)
社会(21760)
科学基金(21384)
社会科(20882)
社会科学(20878)
基金项目(15190)
(15050)
教育(14088)
编号(12746)
资助(12366)
(12151)
自然(11693)
自然科(11443)
自然科学(11441)
自然科学基金(11262)
成果(10831)
(10699)
国家社会(9573)
(9365)
(9279)
(9270)
(9193)
(9035)
重点(9019)
课题(8722)
期刊
(29699)
经济(29699)
(26696)
金融(26696)
研究(22494)
(13867)
中国(12662)
管理(7893)
(7754)
财经(7224)
学报(6438)
(6109)
大学(5694)
科学(5646)
学学(5368)
经济研究(5344)
教育(5282)
中国金融(4745)
农业(4345)
理论(4250)
技术(4068)
国际(4053)
业经(4016)
实践(3838)
(3838)
世界(3802)
财会(3521)
问题(3507)
(3455)
农村(3059)
共检索到104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静怡  
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参照欧盟委员会的建议,德国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划分。定量标准是:将雇员人数在10人以内,且年营业额在200万欧元以下或者公司资产总额在200万欧元以下的公司视为微型企业;将雇员人数在50人以内,且年营业额在1000万欧元以下或者公司资产总额在1000万欧元以下的公司视为小型企业。定性标准为,小微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需高度集中,且具备一定的业务创新能力、管理结构简单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惠献波  
农地金融是将金融与土地经营开发相结合的一种特殊金融形式,是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不仅对农村土地流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农地融资方面已有较成熟的制度,在做法上也各具特色。本文介绍了上述国家农地金融制度设立的背景,比较分析了这些国家农地金融制度的贷款主体、融资模式、经营业务、资金来源及配套政策,由此得出对我国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晗   赵晓梅   韩姝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融资难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帮助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离不开各项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的支持。为此,世界各国均根据本国实际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政策。其中,德国采取的是银行主导型模式,与我国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相类似。近年来,德国逐步形成了以政策性银行为引领、商业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担保银行提供风险保障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其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方面的经验尤其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细松  张晓云  刘静  
从金融层面看,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在于乡村金融生态状况以及金融支持乡村生态环境的力度。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养老金融发展提出了内在要求,而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在乡村地区,养老金融及其普惠式发展均存在瓶颈和困境。借鉴国外经验,论文得出三点启示:第一,乡村振兴需要全面、重点发展农村养老金融;第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协同进行;第三,乡村振兴需要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分类供给主体支持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魏平  张有荣  唐娟娟  孔芳媛  苑洁  白晴  
在总结国内外风险分担机制建设情况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普惠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农牧区缺乏担保抵押物,风险分担机制运行落实不够完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受到较多限制,农牧业保险发展滞后等,建议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风险分担机制绩效,支持担保行业稳健发展,大力发展农牧业保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婉妤  王立国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重新思考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出台"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本应撬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体系内部却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面临的金融困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和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平稳迈向中高端水平,应对"再工业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国际挑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军生  
本文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演变的历史轨迹出发,总结出金融结构演变的规律,并对此进行了制度经济学解释。同时分析了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具体建议,认为我国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重点是发展债券市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颖  
近年来,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发展,有效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边界。江西作为革命老区,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普惠金融需求巨大,但传统金融尽职调查成本高、服务难度大,难以将金融服务覆盖到农村各个角落。而数字普惠金融具有"长尾效应"优势,能有效填补传统金融通过网点和人工操作无法覆盖的"盲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洁  
土地调整是土地管理的一种工具,即根据城市规划或农村土地规划,对土地权属进行的调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的需求大幅增加,土地调整作为一项土地政策,是很多国家和地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土地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也需要通过土地调整等政策提供城市发展所需土地。德国土地调整具有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城乡土地调整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艳霞  
通过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基地的政府管理、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应由政府出台政策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宏观管理,建立实训基地组织机构及其协调机制,建立相关制度激励企业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提高其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洁  
土地调整是土地管理的一种工具,即根据城市规划或农村土地规划,对土地权属进行的调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的需求大幅增加,土地调整作为一项土地政策,是很多国家和地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土地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也需要通过土地调整等政策提供城市发展所需土地。德国土地调整具有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城乡土地调整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杜莉  高振勇  
从金融混业经营发展历程来看,德国一直实行混业经营,而英国则在经过长期的分业经营阶段后,最终于20世纪80年代末走向混业经营;从金融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来看,德国主要采取的是全能银行模式,而英国主要采取的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从金融监管模式来看,德国和英国都最终放弃了分业监管模式,实现了统一监管。德国和英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与此相适应,中国金融监管也必须逐步从分业监管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新兰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环境及开放的金融市场。本文从分析新加坡金融业发展特征入手,探讨了其金融治理的成功经验,最后从公共治理的视角对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佩玉  王利华  
为应对产业发展过快引起的产教失衡问题,德国"学习工厂"逐渐兴起,成为产教融合的新载体。德国在"学习工厂"建设过程中,树立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目标观、尊重学习规律的教学观以及行动导向的教育过程观。借鉴德国经验,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应明确面向智能工业发展的能力目标,实现从宏观运营到微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从产业需求转向学习需求,聚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将价值链管理和精益生产融入教学过程,模拟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从传统的校企单体合作转变为多元主体协同,整合产教融合的各类资源;注重前瞻性设计,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焦瑾璞  
普惠金融的含义和特点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也被称作"包容性金融",最早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强调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完善市场机制,使边远贫穷地区、小微企业和社会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上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问题。此后,陆续关注"普惠金融"问题,但仅重点关注正规银行体系(有时也包括保险体系)为弱势、低收入群体提供成本可负担的存款、贷款、汇款(有时也包括保险)等服务,较少涉及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