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6)
- 2023(5268)
- 2022(3995)
- 2021(4096)
- 2020(3123)
- 2019(7593)
- 2018(7747)
- 2017(13254)
- 2016(8136)
- 2015(9527)
- 2014(9968)
- 2013(8864)
- 2012(8187)
- 2011(7350)
- 2010(7804)
- 2009(6817)
- 2008(6919)
- 2007(6366)
- 2006(5691)
- 2005(5318)
- 学科
- 教育(20735)
- 济(20354)
- 经济(20321)
- 管理(16154)
- 业(14168)
- 企(13652)
- 企业(13652)
- 中国(13586)
- 理论(12751)
- 教学(8812)
- 方法(7860)
- 学(7792)
- 业经(6975)
- 农(6239)
- 和(5439)
- 财(5246)
- 发(5177)
- 技术(4910)
- 研究(4891)
- 思想(4851)
- 学法(4684)
- 教学法(4684)
- 发展(4624)
- 制(4578)
- 政治(4504)
- 展(4501)
- 数学(4330)
- 数学方法(4171)
- 思想政治(4157)
- 政治教育(4157)
- 机构
- 大学(108811)
- 学院(105143)
- 研究(36320)
- 管理(32874)
- 济(30759)
- 经济(29571)
- 教育(29416)
- 理学(27605)
- 理学院(27171)
- 范(26832)
- 师范(26710)
- 管理学(26512)
- 管理学院(26285)
- 京(25145)
- 师范大学(21839)
- 中国(21706)
- 科学(20354)
- 江(17962)
- 所(17286)
- 职业(17057)
- 北京(17039)
- 财(16584)
- 技术(16538)
- 研究所(15528)
- 中心(15307)
- 州(14433)
- 院(13001)
- 财经(12636)
- 职业技术(11799)
- 教育学(11400)
- 基金
- 项目(61249)
- 研究(55945)
- 科学(49012)
- 基金(38465)
- 教育(35090)
- 家(31643)
- 社会(31579)
- 国家(31142)
- 社会科(29425)
- 社会科学(29417)
- 编号(27399)
- 成果(26098)
- 科学基金(25990)
- 省(25971)
- 划(23619)
- 课题(22436)
- 年(19810)
- 基金项目(19028)
- 项目编号(16581)
- 规划(16541)
- 重点(15471)
- 性(15231)
- 资助(15214)
- 部(15041)
- 发(14534)
- 研究成果(14222)
- 度(14068)
- 教育部(13894)
- 自然(13664)
- 创(13444)
共检索到172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英
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理论范式以"文化生命"为存在论假设,以"体验-表达-理解"为认识论假设,以知识与生命的意义关联为知识论假设,以历史解释学为方法论。它主张对教育主体进行文化-生命诠释,追求教育过程的陶冶性和理解性,突出教育的教化性,形成了以"教育爱"为核心的教育关系论、以"理解"为主旨的教学关系论、以塑造完整人格为核心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功能观。它将历史系统分析法运用于教育理论研究中,注重教育事实的历史性、教育研究对象的文本化和教育理论建构的历史系统性。
关键词:
教育理论体系 德国文化教育学派 理论范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黎东辉
FD I学派跨国并购理论主要是从国际直接投资(FD I)角度,研究厂商跨国并购的根本原因与行为动机的理论学说,是西方企业并购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基本按照产业组织思路与资源禀赋思路展开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FD I跨国并购理论的演化呈现出以下特征:在主导思想方面,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取代了新古典经济学;在研究思路上,产业组织思路取代了要素禀赋思路;研究重心由新建FD I转向跨国并购FD I;研究视角由单一性理论研究转换成综合性理论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珊云
依靠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和洛杉矶学派的努力,西方教育学界在应对媒体文化挑战时已推出了三种理论结构清晰的媒体文化教育学。不仅如此,西方教育学者还通过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体系开拓了合理有效的实践路径,使媒体文化教育的理论建构首先服务于塑造优秀的媒体文化教师。面对媒体文化的强大影响及国内中小学远未成熟的媒体教育实践,中国教育学者同样能发展出进步主义的媒体文化研究和媒体文化教育学,并将它纳入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教育观念进步、媒体文化研究能力优秀的教师。
关键词:
媒体文化 媒体文化教育学 教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飞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探析张华“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是当今世界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是对移民问题、种族冲突等问题的积极反应,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的国际趋势。它既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又是一场声势浩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向蓓莉
在批判地分析比较教育研究中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积极与消极特征[1]以及参照其它比较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该范式之基本观点及其对于跨文化教育所能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价值判断 范式 多元文化主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涛 王宏磊
文章对19世纪中后期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之间展开的一场关于经济学方法论范式的论战进行了评析,提出论战表面上看是两派围绕历史归纳法与理性演绎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知而产生的争论,本质上则是主张先验理性主义还是坚持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分歧:在门格尔的体系中存在着先验的经济学真理,在施穆勒的体系中否认一切先验绝对真理的存在,只承认存在着相对的、暂时的经济学真理。就方法论来说,如何将理性演绎和历史归纳两种研究范式有机完美结合,仍然是现代经济学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历史学派 奥地利学派 范式之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会英
课语整合式学习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芬兰和荷兰两个国家,此后在欧洲以及世界其它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依照文化哲学的整体主义视角,有学者发现传统外语教育存在语言与课目知识疏离、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文化教育诉求催生课语整合式学习。作为一种文化教育范式,课语整合式学习在教育理念上遵奉整体主义哲学观;在教育目的上认同全球公民身份和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在教育内容上彰显学习者个人知识与具体情境;在教学方式上开发多样化有效实践路径;在评估方式上奉行课目内容优先原则,并表现出树立文化教育理念、确立全人教育目的、创新建构主义课程、开发文化教学方式和施行学本评估的趋势。
关键词:
课语整合式学习 外语教育 文化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都必须在一定的文化框架下进行。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文化的受体,而应主动地对文化做出选择。教育存在的真正价值表现在:作为客体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作为主体的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实现这一价值的关键在于教育的理念与过程能否恰当地选择和渗透符合其内在需求的文化范式。教育文化范式选择是教育研究的基础、教育协调的纽带、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力,教育的文化范式选择应依据教育目的、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以及社会的时代属性确定。当代教育应有的文化范式是自然与人文共生范式、一体与多元和合范式、原生与次生融通范式。
关键词:
文化范式 教育目的 教育价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志娟
本研究阐释和分析了数字化转型时期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样态、新困境和新路径。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呈现四维互动、跨越时空、个性和社会性相统一及文化资源数字化等新样态。但也存在偏重学生认知发展、虚拟与现实教育场域存在“文化资源壁垒”、学习差异下的中华文化认同不强及数字文化资源应用不足等问题。构建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路径,要从认知单向度到生命全向度;从囿于学校“围墙内”到跨越时空;从重视教师的“教”,到突出学生的“学”;从依赖学校已有资源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来突破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不断增强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作为文化的选择者、开发者、体验者和传播者的主体地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海
在文化学的视野中,范式是一种文化或文化行为。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作为蕴涵于人化的可感知的物质环境、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生活方式、语言范式和行为方式中的知识、技术、制度、规范、信仰和价值观。文化的本性在于文化的选择性。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范式,是指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共同体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所创造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交流文化、制度文化等的最高概况,是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共同体所秉持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研究方式的外在表现。科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范式体系的支撑。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学 研究范式 文化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学科范式的确立与完善是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面向新文科格局、对标世界一流、凸显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发展过程。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科学性范式的困境。因此,在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应然层面,基于新文科建设“大、新、用、跨”的新理念,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充分彰显“大学科”思想,促进学科建设开放创新、发挥学科扎根教育实践的实用动能、推动学科界域横跨的共生发展与知识融合,积极建构学科概念与学科体系的理论逻辑。由此助推学科范式的逻辑生成,确立教育学科独立且独特的身份地位。未来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在学科交叉与分化、守正与创新、技术与人文、本土与国际的不断融合中,通过求同存异的必然努力,充分彰显教育学自身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重要学科价值与独特学科身份。努力构筑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扎根逻辑,确立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跨界理念,强化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文价值,形成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结构,以创生新文科时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推进其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元涛
从2007年到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分四辑出版了叶澜教授主编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其是以推进中国教育学研究,创建富有中国特质的教育学派为核心宗旨的学术性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彬
对教育学科学习者来说,学习是解构的过程,因此教育学派成为学科成熟的标志;对教育研究者来说,研究是建构的过程,因此教育学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才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但教育理论科学性与实效性评价标准的缺位,既为社会大众利用个案对教育理论体系进行证伪提供了机会,也为教育研究个体利用个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予以证实提供了机会。走向教育实践,既是确定教育理论研究科学性与实效性评价标准的过程,也是教育研究者在实践问题的解决中,逐渐达成研究共识并进而形成学派的过程,也是通过教育学派间的理论竞争并最终形成教育研究范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教育学识 教育学派 教育实践 研究范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霍力岩 李敏谊
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具有文化性的观点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在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和倡导合作3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实际支持;多元智力理论在5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即创设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学校环境、将不同文化整合到课程之中、采用适合不同认知方式的教学方法、与社区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文化教育 教育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