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8)
- 2023(12739)
- 2022(10896)
- 2021(10568)
- 2020(8877)
- 2019(20930)
- 2018(21069)
- 2017(38303)
- 2016(21823)
- 2015(25244)
- 2014(25998)
- 2013(24609)
- 2012(22771)
- 2011(20461)
- 2010(20695)
- 2009(18427)
- 2008(18437)
- 2007(16930)
- 2006(14330)
- 2005(12472)
- 学科
- 济(78171)
- 经济(78091)
- 管理(56951)
- 业(52125)
- 企(42122)
- 企业(42122)
- 方法(39261)
- 数学(34678)
- 数学方法(34163)
- 中国(26319)
- 农(22924)
- 教育(22891)
- 财(22045)
- 理论(17869)
- 学(17700)
- 业经(16249)
- 地方(16140)
- 农业(15184)
- 贸(14147)
- 贸易(14140)
- 务(14074)
- 财务(14011)
- 财务管理(13968)
- 制(13956)
- 易(13727)
- 教学(13249)
- 企业财务(13172)
- 和(12847)
- 技术(12812)
- 环境(11422)
- 机构
- 大学(297368)
- 学院(295481)
- 济(108640)
- 管理(108623)
- 经济(105857)
- 研究(95839)
- 理学(93071)
- 理学院(91945)
- 管理学(90009)
- 管理学院(89412)
- 中国(67673)
- 京(63959)
- 科学(59025)
- 财(52062)
- 范(49469)
- 师范(49081)
- 江(47448)
- 所(47183)
- 中心(46004)
- 农(45780)
- 研究所(42631)
- 业大(42315)
- 教育(41152)
- 财经(40952)
- 北京(40748)
- 师范大学(39581)
- 技术(38069)
- 州(37731)
- 经(37039)
- 农业(35802)
- 基金
- 项目(193210)
- 科学(152167)
- 研究(149904)
- 基金(134094)
- 家(115017)
- 国家(113875)
- 科学基金(97548)
- 社会(89555)
- 社会科(84459)
- 社会科学(84437)
- 省(79020)
- 教育(79018)
- 基金项目(70610)
- 划(67529)
- 编号(65816)
- 自然(62048)
- 自然科(60542)
- 自然科学(60525)
- 自然科学基金(59398)
- 成果(55762)
- 资助(55196)
- 课题(48396)
- 重点(45023)
- 部(44430)
- 发(42263)
- 创(40422)
- 年(39849)
- 项目编号(39475)
- 教育部(38814)
- 大学(38092)
- 期刊
- 济(116973)
- 经济(116973)
- 研究(92564)
- 教育(70860)
- 中国(68817)
- 财(43558)
- 学报(42983)
- 农(40533)
- 科学(38610)
- 管理(37581)
- 技术(34064)
- 大学(34050)
- 学学(29945)
- 农业(27448)
- 融(22498)
- 金融(22498)
- 业经(20223)
- 财经(20022)
- 职业(19612)
- 图书(17877)
- 经济研究(17712)
- 经(17234)
- 问题(15613)
- 业(15053)
- 坛(14574)
- 论坛(14574)
- 版(14007)
- 技术经济(13950)
- 统计(13834)
- 财会(13614)
共检索到445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学琴 张盼盼
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德国在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特点。基于《德国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从教学、教育、评价及创新四大能力领域对德国教师专业伦理进行分析,发现德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具有以尊重学生为出发点、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调责任感及对生命和教育意义的领悟等特点。为此,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应从注重以学生为本、提升教师责任感、采用外部约束与教师自我修炼相结合的方式等入手,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德国 教师专业伦理 教师专业成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顾珏
2004年底德国出台了首部全联邦性的教师教育标准。这部标准重新界定职业教师应该承担的五大任务,同时提出为完成这些任务应该拥有的能力标准,并且强调在大学学习阶段以及实践学习阶段共同完成对教师的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培训。
关键词:
德国 教师教育 标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祝怀新 潘慧萍
德国虽然在教育上实施地方分权的联邦主义,各州具体实施教师教育的情况不尽相同,但从总体上看,都建立起了包括职前和在职的专业化教师教育制度,有效地确保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本文根据作者在德国卡塞尔大学对其教师教育的考察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对德国中小学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正处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我国教师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专业化 德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廷福
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引导传统师德向教师专业化时代的专业伦理过渡,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必须克服传统师德生成方式的不足,实现从身份伦理向专业伦理、从经验方式到理论方式的转换,注重教师专业伦理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才能科学、合理地建构我国的教师专业伦理。
关键词:
教师 传统师德 专业伦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廷福
完善的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涵。美国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并以优秀教师行为守则激励教师,使教师的专业伦理水准得到有效提升。我国的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应当很好地吸取美国的经验,通过凸显专业伦理的专业基础、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主与合作等,促进中国传统师德向专业化时代所要求的教师专业伦理转化。
关键词:
教师 专业伦理 美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晓玲
自近代我国引进教育学以来,“失语问题”与“失语研究”一直在教育科学发展的征途中行影相随。失语问题与失语研究之间形成的张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一种动力。笔者在本文首先对它们进行历史梳理,概括出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科学失语问题表现出来的现象,以及当时研究者们分别针对其所做的“失语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试揭示“失语问题”与“失语研究”背后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
教育科学 失语问题 研究 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胜华 姜浩
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德国在2004以来先后出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教学标准,使德国教师教育体系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对德国21世纪以来的教师专业化教育标准进行一系列梳理,并对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标准体系进行客观述评。
关键词:
德国 教师教育 教育专业化 教学标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德国在21世纪初相继出台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2004)和《各州通用的对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要求》(2008)。这两个标准描述了师范生在毕业时需要掌握的知识、能力、态度,全面覆盖了教育科学、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三个教师教育学科领域,并强调要更加紧密地衔接理论学习、见习和入职后的继续教育,体现了科学性、全面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德国教师教育标准为教师教育确定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成为当前对高校师范类专业进行评估和认证的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由令 王蕾
德国教师教育见习制度自成体系,有着诸多独特的特点,一度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德国教师教育见习制度的实践路径,偏重于教师的准入、阶段性培养以及非常注重理论学习。借鉴德国这一系列实践经验,国内教师的教育见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注重教师见习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二,以阶段"浸润"促进见习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三,以"模块化"知识强化见习教师的理论建构。
关键词:
德国 教师教育 见习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锋吉 潘宇峰
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目的应当使教师切实地承担起教育责任,而不仅仅是培养教师的良好意愿和信念。这是"责任伦理"视野下的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与"信念伦理"视野下的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最根本的区别,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差异。分析了传统师德教育特征及其局限,指出了在"责任承担"基础下,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应该实现的几个转变。
关键词:
责任承担 教师专业 伦理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宁
作为未来的教师,高师院校学生的专业伦理发展水平不仅是体现教师专业特质的核心,也是反映其专业化发展状况的重要精神维度。因此,高师院校从教师专业标准视角,审视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首先阐述了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优化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进而分析了当前高师院校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优化教师专业伦理课程设置的路径。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伦理 课程设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阳 闫静
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方面,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先后制定了一般学科教师专业标准、职业教育专业领域教师专业标准以及见习标准。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方面,发布了《教师培养和考核框架协定》,确定了职校教师资格框架和内容。德国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有两个阶段的培养方式,即大学阶段和见习阶段。大学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由大学负责,负责制定职业教育各个专业的学习条例、培养条例及考试条例等,以确保教师教育的有效开展。见习阶段的教师培养持续12~24个月不等,由各州文教部负责,学生完成大学阶段学习并取得学位证书后,开始进行见习活动。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新教师 教学能力培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文军 朱艳
面对当今社会文化、经济变革所带来的种种挑战,澳大利亚从提高教师质量着手,从制度层面上制定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全国教师专业标准所涉及的基本理念、专业原则、专业发展阶段以及专业要素进行介绍分析,以期给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全国教师专业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静
英国教师在职教育以政策法规为机制保障,以校本培训为主导模式,以伙伴合作为学习型组织,以督察评估为促进手段。借鉴英国教师在职教育的经验,我国教师在职教育可以通过教育立法,完善制度建设;转化运行机制,提升培训质量;重视院校协作,倡导伙伴合作;关注教师实践,推行校本培训。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谢娟 刘成新 张婷
为超越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专注于技术批判或技术拥护的单向思维,充实并完善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教育技术伦理理应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并着力探索的学术领域。本研究直面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伦理向度的缺失问题,从技术伦理、教育伦理、教育技术等学科视角分析其原因,并理清我国教育技术伦理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国外在教育技术行业伦理规范、教育技术实践中伦理及相关问题的理论分析方面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而我国却表现出明显的伦理缺位;其次,从技术伦理、教育伦理和教育技术三个学科领域,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中伦理缺位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指出技术伦理研究对教育关照的缺失、教育伦理研究对教...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伦理研究 伦理缺位 问题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