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4)
- 2023(6271)
- 2022(5502)
- 2021(5298)
- 2020(4582)
- 2019(11028)
- 2018(11187)
- 2017(20320)
- 2016(12377)
- 2015(14224)
- 2014(14837)
- 2013(14094)
- 2012(13363)
- 2011(12268)
- 2010(12644)
- 2009(11544)
- 2008(11640)
- 2007(10829)
- 2006(9304)
- 2005(8466)
- 学科
- 济(43738)
- 经济(43698)
- 管理(27036)
- 业(25615)
- 方法(22852)
- 数学(20436)
- 数学方法(20229)
- 教育(20152)
- 企(19885)
- 企业(19885)
- 中国(16817)
- 农(12448)
- 学(12384)
- 财(11599)
- 理论(10720)
- 地方(8311)
- 贸(8299)
- 贸易(8297)
- 易(8038)
- 农业(7956)
- 业经(7636)
- 制(7512)
- 教学(7214)
- 和(6953)
- 务(6726)
- 财务(6712)
- 财务管理(6691)
- 技术(6583)
- 发(6560)
- 企业财务(6285)
- 机构
- 大学(176220)
- 学院(170216)
- 济(62801)
- 研究(61294)
- 经济(61133)
- 管理(57878)
- 理学(49695)
- 理学院(48981)
- 管理学(47954)
- 管理学院(47593)
- 中国(39747)
- 京(38881)
- 科学(37367)
- 范(32908)
- 师范(32702)
- 教育(32033)
- 所(31691)
- 财(29178)
- 研究所(28910)
- 农(28864)
- 江(27611)
- 中心(27481)
- 师范大学(26810)
- 北京(25489)
- 业大(24960)
- 财经(23222)
- 农业(22923)
- 技术(21880)
- 州(21408)
- 院(21237)
- 基金
- 项目(106628)
- 研究(84049)
- 科学(83691)
- 基金(72713)
- 家(62371)
- 国家(61717)
- 科学基金(51106)
- 社会(49430)
- 教育(47253)
- 社会科(46415)
- 社会科学(46397)
- 省(43195)
- 划(38576)
- 基金项目(38044)
- 编号(37904)
- 成果(33868)
- 自然(31439)
- 自然科(30648)
- 自然科学(30636)
- 自然科学基金(30082)
- 资助(30007)
- 课题(28826)
- 部(25856)
- 重点(25644)
- 发(24101)
- 年(23899)
- 教育部(22534)
- 项目编号(22474)
- 性(22262)
- 创(21879)
共检索到258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傅安洲 彭涛 阮一帆
德国政治教育有深厚的传统和底蕴,其政治教育的概念与内涵与德语“政治”(Politik)的语源及德国古典人文主义“Bildung”教育观有深刻的渊源。当代德国政治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青少年的政治认知能力、政治认同感和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注重“知”与“行”的统一,注重政治教育在青少年政治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德国 政治教育 Bildung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安洲 彭涛 阮一帆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由基本理论、管理理论和学校教育理论组成。基本理论体现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管理理论体现了德国政治教育的社会属性,学校教育理论则体现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教育属性。它们反映了德国政治教育理论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结构,从不同的层面指导着德国政治教育的实践。
关键词:
德国 政治教育 理论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林芳 傅安洲
政治课在德国学校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承载着重要的社会政治职能。政治课特殊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课程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程设计对政治课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至关重要。本文试对德国政治教育课程设计的一般阶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政治课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
德国政治教育 课程设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清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课题中最基本和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因为它是全面、深入、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必备的理论基石。然而考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伴随学科的不断交融已被援引入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但专门厘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概念的可谓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从概念切入,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解析。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概念 资源 教育资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东方 傅安洲
二战后,德国政治文化实现了从传统的纳粹权威政治到现代民主政治的巨大变迁,其中德国政治教育的重构与发展在改变、创造、维系政治文化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主要从政治教育理念转变、政治教育目标的更新、政治教育内容和主题的转换、政治教育体系的重建与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研究政治教育在政治文化变迁中的作用。
关键词:
二战后 德国政治教育 政治文化 变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阮一帆 傅安洲 彭涛
"二战"后,德国经历了由臣服型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变迁和转型,实现了政治的西方民主化与现代化。这一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所代表和推动的国家政治教育工作,充当了政治体系与政治文化之间的中介角色,在"二战"后德国社会形成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傅安洲 阮一帆
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是德国学者对二战后德国政治教育、政治文化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本文从政治属性、时代属性、本土属性、学科属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德国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属性。其政治属性,体现为服务于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宪法保护方式"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即在本质上服从服务于从公民政治文化建设方面维护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时代属性表现为政治教育实践现实语境的产物,生成于对战后不同时期政治文化及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作出的思想回应的基础上;本土属性体现为"德国向度"的政治教育理论,具有显著的国别特征;学科属性体现为其隶属于教育学,是理论教育学在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特征。
关键词:
德国 政治教育理论 理论属性 政治文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傅安洲 阮一帆
政治教育在战后德国政治文化由"臣服型"向"参与型"转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德国政治教育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表现为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三次重要转换:从"种族纯洁与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到"捍卫联邦德国宪法的途径",再到"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最终转向"巩固政治认同与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统一"。战后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关键词:
德国 政治教育 政治文化 价值转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通识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界一直倍受瞩目,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实施通识教育的经验,国内一些大学也在进行积极的尝试。虽然目前我国教育界大都赞同在大学(特别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实施通识教育,但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通识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不仅不一致,而且很模糊。因此,有必要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及其与专才教育、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以及通选课和公共课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辨析。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才教育 自由教育 专业教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柳颖 白红梅
双语教育概念是否清晰明确、准确合理,影响着人们对双语教育的理解及双语教育问题的研究。双语教育概念的界定要在历时性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深入研究。同时还应把此概念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分析它的发展变化,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双语教育概念所产生的影响,在进行研究时准确界定双语教育的概念。
关键词:
双语 双语教育 概念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近代职业教育思想起源于清末的"实业救国"思潮,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实业教育逐渐演变为职业教育,同时职业教育又衍生出职业学校教育、职业指导、职业补习教育等,理清职业教育类概念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概念 分析与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孙昊旸
一、政府债务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政府债务,也称为政府主权债务,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共部门)持有的附有清偿责任的金融性债务。政府作为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按照有偿原则发生信用关系来筹集财政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晓晨 马亮
作者认为国内学术界对于都市区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补充和修正。根据西方都市区的本质特征,文章强调了都市区是以劳动力市场来界定的,并说明了都市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它可以实现城市劳动市场的高效运作,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作者认为中国还没有出现典型的都市区,但已具备了都市区的形成条件,应该通过城市规划来促进都市区的发展。文章最后介绍了城市-区域的概念,指出城市-区域是多中心的都市区。
关键词:
都市区 劳动力市场 城市-区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华 刘善庆
产业集群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义,从三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辨析。认为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中大量企业及相关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以群集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演进的、有效率的中间体组织;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的新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