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3)
2023(6083)
2022(5405)
2021(5237)
2020(4765)
2019(11246)
2018(11144)
2017(20374)
2016(12176)
2015(14471)
2014(14967)
2013(14301)
2012(13515)
2011(12316)
2010(12747)
2009(11668)
2008(11888)
2007(11103)
2006(9351)
2005(8434)
作者
(35444)
(29893)
(29582)
(28551)
(18727)
(14254)
(13880)
(11696)
(11191)
(10798)
(9940)
(9929)
(9728)
(9371)
(9367)
(9341)
(9299)
(8849)
(8700)
(8527)
(7518)
(7459)
(7343)
(6934)
(6845)
(6811)
(6757)
(6650)
(6097)
(6082)
学科
(45788)
经济(45746)
管理(29782)
(26952)
方法(24408)
数学(21851)
数学方法(21578)
(20994)
企业(20994)
中国(14096)
(12749)
(11381)
(10899)
理论(9643)
教育(9602)
地方(8957)
(8612)
贸易(8610)
农业(8412)
(8330)
业经(8245)
(7773)
(7734)
教学(7331)
(7092)
财务(7071)
财务管理(7047)
企业财务(6560)
技术(6519)
(6473)
机构
大学(174166)
学院(172310)
(63918)
经济(62205)
管理(60588)
研究(57913)
理学(51700)
理学院(51002)
管理学(49751)
管理学院(49421)
中国(41727)
(38052)
科学(37944)
(31875)
(30496)
(29317)
研究所(27773)
(27756)
业大(27471)
中心(26892)
(25672)
农业(25443)
师范(25439)
北京(24441)
财经(23277)
技术(22889)
(22106)
(20935)
(20499)
师范大学(20122)
基金
项目(109049)
科学(83699)
研究(82444)
基金(73864)
(63791)
国家(63203)
科学基金(52671)
社会(47380)
(45462)
社会科(44579)
社会科学(44559)
教育(42396)
基金项目(39079)
(38395)
编号(36890)
自然(33943)
自然科(33107)
自然科学(33093)
自然科学基金(32460)
成果(31493)
资助(31452)
课题(26841)
重点(25461)
(24469)
(23520)
大学(22819)
(22635)
(22146)
项目编号(21847)
科研(21234)
期刊
(69082)
经济(69082)
研究(51453)
中国(39824)
教育(35736)
学报(29232)
(28394)
科学(24778)
(24227)
大学(22544)
管理(19600)
学学(19507)
农业(19336)
技术(18570)
(12437)
金融(12437)
财经(11536)
图书(11534)
(11200)
业经(10977)
职业(10856)
经济研究(10826)
(9940)
问题(9442)
技术经济(8991)
统计(8942)
(8907)
(8355)
论坛(8355)
理论(8294)
共检索到259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明确区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点,如教学突出实践,科研注重应用以及强调跨学科办学。这些特色是此类高校共有的特点,因此可被称作类型特色。其次,不同的应用科学大学也发展和形成了各自的院校特色,如小而精、多样性、独具性和国际性。院校特色的形成与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所在地区特殊的经济产业结构以及特定的特色化发展策略等因素有关。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经验为我国高校,特别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办学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晓星  郝天聪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是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战后德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应用科学大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并得到德国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可以为我国发展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以及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全方位转型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有龙  赵爱荣  
本文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与传统大学比较的视角,分析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等方面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景象,其基本属性体现在它的独特性、价值性、稳定性、创新性等方面。决定高职院校发展指标强弱的是办学特色,而不是办学规模的大小。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核心发展力的重要元素之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  陈莹  
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提出新的挑战。德国政府出台若干推动应用科学大学改革的政策举措,使得应用科学大学重新明确自身定位,加强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与继续教育相对接、与综合性大学相协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化树  
大学办学要走特色发展之路。一所大学的特色,是其历史文化沉淀与现实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大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大学的历史传统、治校者、教师、学生、发展理念等起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大学办学特色涵括办学思想特色、目标定位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环境特色。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基本思路是弘扬学校传统,升华办学理念;定位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学科建设,优化院系结构;重视科学研究,增强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庆国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分类改革,应用技术大学是重要的改革方向。借鉴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经验以及国内实践,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应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八个方面加强特色建设,努力培养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建超和李文冰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年第2期中撰文分析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中国行业特色院校在发展背景等方面的相似性,阐述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成就与经验,并提出了对中国行业特色院校发展的启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中国行业特色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静  张力跃  
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旨在创建一个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空间",加速欧洲共同体的互动交流。在这一背景下,瑞士应用科学大学的创建借鉴了以德国为代表的欧共体国家的经验,同时又在顺应本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形成自身发展特色,包括入学资格多样化且突显实践性;师资队伍要求高且注重国际化;资金支持力度大且来源渠道广;专业设置范围广且接轨地方经济与产业结构,为其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理勤  王兆义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在博洛尼亚进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应用科学大学已成为双元制专业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类型。对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的个案研究显示,通过面向企业需求的专业设置、凸显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高强度贯通式的企业实训、强化生产实践的课程模块以及体系化、制度化的校企合作,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专业构建了“就业导向型”培养模式。与普通专业相比,双元制专业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系统性的差异化和灵活性,这是由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定位决定的,更凸显出应用型高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抉择。我国应用型高校应强化自身的应用型定位,充分发挥企业的教育主体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琦  
德国成人教育:VHS办学特色孙琦德国(前联邦德国)因其联邦体制之故,教育的制度与结构较为复杂,各州不尽相同,一般将其教育制度概括为四部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1970年,联邦政府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体制总体规划》,其中把成人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兆义  
近年来,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中出现了集体更名的现象,掀起一股由政府推动、广大应用科学大学积极响应的潮流。更名是在"博洛尼亚进程"下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之一,更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结果。更名代表了应用科学大学谋求与综合型大学同等地位的诉求,是应用科学大学对其"大学身份"的集体再塑造,以期在资源获取上获得与综合型大学同等的待遇。更名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德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在理念层面上从"经典大学"到"新型大学"之间的跨越。与此同时,在新的"身份"下,应用科学大学同样也面临着特色丢失、盲目从众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哲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突出技能培养的课程模式、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等鲜明特色,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诸多启示。我国高职院校应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坚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