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6)
- 2023(12640)
- 2022(10632)
- 2021(9994)
- 2020(8787)
- 2019(20213)
- 2018(20442)
- 2017(38132)
- 2016(21619)
- 2015(25171)
- 2014(25446)
- 2013(24657)
- 2012(22734)
- 2011(20662)
- 2010(21383)
- 2009(19749)
- 2008(19958)
- 2007(18398)
- 2006(15858)
- 2005(14478)
- 学科
- 济(81861)
- 经济(81753)
- 管理(62628)
- 业(57238)
- 企(47874)
- 企业(47874)
- 方法(40733)
- 数学(36080)
- 数学方法(35375)
- 财(23371)
- 中国(22904)
- 农(22244)
- 制(19874)
- 学(18553)
- 业经(17480)
- 理论(17023)
- 贸(14479)
- 贸易(14472)
- 务(14443)
- 财务(14382)
- 财务管理(14339)
- 农业(14105)
- 易(14048)
- 地方(13894)
- 教育(13670)
- 银(13553)
- 银行(13514)
- 企业财务(13481)
- 和(13320)
- 体(13192)
- 机构
- 大学(312619)
- 学院(308452)
- 济(118175)
- 经济(115230)
- 管理(114730)
- 研究(103272)
- 理学(98341)
- 理学院(97149)
- 管理学(94845)
- 管理学院(94280)
- 中国(77262)
- 京(67016)
- 科学(65455)
- 财(57820)
- 所(53389)
- 农(52790)
- 江(49154)
- 研究所(48382)
- 中心(47943)
- 业大(47081)
- 财经(45041)
- 范(42864)
- 北京(42610)
- 师范(42428)
- 农业(41568)
- 经(40588)
- 州(38503)
- 院(37290)
- 经济学(35873)
- 技术(35612)
- 基金
- 项目(201315)
- 科学(157078)
- 研究(147507)
- 基金(142535)
- 家(124224)
- 国家(123192)
- 科学基金(104858)
- 社会(89495)
- 社会科(84632)
- 社会科学(84606)
- 省(80877)
- 基金项目(74736)
- 教育(72517)
- 自然(68594)
- 划(68459)
- 自然科(66984)
- 自然科学(66965)
- 自然科学基金(65715)
- 编号(62130)
- 资助(59871)
- 成果(52498)
- 重点(46537)
- 部(44816)
- 课题(44497)
- 创(42169)
- 发(42022)
- 大学(39636)
- 创新(39284)
- 科研(38991)
- 制(38722)
- 期刊
- 济(130248)
- 经济(130248)
- 研究(91988)
- 中国(69122)
- 学报(50595)
- 教育(49253)
- 财(47626)
- 农(47543)
- 科学(45213)
- 管理(42245)
- 大学(39282)
- 学学(35608)
- 农业(31917)
- 技术(30360)
- 融(25691)
- 金融(25691)
- 财经(22527)
- 业经(20742)
- 经济研究(20463)
- 经(19272)
- 业(17976)
- 问题(16821)
- 统计(16490)
- 图书(16103)
- 版(15706)
- 技术经济(15361)
- 策(15311)
- 科技(14534)
- 理论(14238)
- 职业(13894)
共检索到467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理勤 王兆义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培养模式在博洛尼亚进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目前应用科学大学已成为双元制专业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类型。对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的个案研究显示,通过面向企业需求的专业设置、凸显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高强度贯通式的企业实训、强化生产实践的课程模块以及体系化、制度化的校企合作,应用科学大学双元制专业构建了“就业导向型”培养模式。与普通专业相比,双元制专业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系统性的差异化和灵活性,这是由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定位决定的,更凸显出应用型高校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战略抉择。我国应用型高校应强化自身的应用型定位,充分发挥企业的教育主体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建强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缩写FH)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摇篮,在生源条件、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独有的特点。我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师的新机制为核心,与德国FH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要使这一工程教育改革切实有效、持之以恒,必须破除企业参与、经费设施、生源条件与学位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障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季靖 李玉珠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转型后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德国"双元制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了世人瞩目,其"双元制大学"办学双元制、定位具有明确的法律保护、专业设置符合职业发展需要、教学安排满足实际需要及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护等特点值得借鉴。我国应构建分类清晰的高等教育体系,促进普通高校的分类转型、合理设置应用型高校专业、激活
关键词:
双元制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烨 黄秋明
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知识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高校与培训企业相结合、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培训企业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深度合作。该模式具有理论和实践阶段轮替学习的独特特点,其中巴符州双元制大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尤为典型。同时,该模式对我国完善应用型本科立法、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现有教学体系、构筑"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德国 双元制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洪捷 王兆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造就了德国高等教育功能分化的格局,在此背景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规模得到快速增长,总体实力不断提高。在技术和生产双重革新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要求,而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积累的后发优势对这些要求进行了积极回应。随着博洛尼亚进程下三级学位制的逐步实施,在应用科学大学多元化的学生结构中,读博深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加之应用科学大学自身科研实力的快速提升,推动了许多应用科学大学积极争取"博士授予权",朝着自主开展博士生教育的目标迈进。应用科学大学自主培养博士生是其与企业紧密联系的特色定位的强化,体现出其"转型"而非"转向"的发展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国志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其具有系统性、稳定性、示范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征。为此,高职院校在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遵循培养目标原则、质量保障原则、办学特色原则和专业差异原则。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质量 原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蕾 李延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面临经济危机、失业率上升和职业教育存在严重弊端的情形,芬兰政府开启了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发展与水平为策略的改革,创建了芬兰应用科学大学,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应对不利状况的挑战。在近30年的发展中,芬兰应用科学大学坚持以培养职业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根本追求;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制的内部管理模式;持续进行科学的审核和评估等,将其打造成芬兰培养高技能专家型人才的摇篮。研究芬兰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能为我国构建应用型本科提供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
芬兰 应用科学大学 培养目标 功能定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学瑶 卢双盈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其发展成就、难题和对策对促进我国职教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当前,我国职教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模式不规范、职教人才供需结构失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培养监管不到位和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借鉴德国职业经验,我国应消化吸收德国"双元制"的理念和逻辑,反思30年的借鉴经验和教训;在坚持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校企深度融合,完善职教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坚持以"理念移植"为蓝本,以"整体移植"、"试点移植"为补充,以"定制化移植"为特色,实现我国职教人才培养的制度性后发优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瑛 钱慧娜 胡美君 高庆云 徐亚丹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是把国家承认的某一职业培训与大学专业教育相结合,由企业和高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把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糅合。以霍夫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其在高等教育双元培养、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招生等方面与我国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实施有相似之处,双元制成功糅合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在保证毕业生质量的高淘汰机制等方面值得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烨 徐肇杰
文章详细阐述了德国职业学院、应用科学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双元制高职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特点,并以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和西门子公司的合作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有益于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德国双元制高职 培养模式 特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涵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这既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经济界需要高层次技术人才的积极回应。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双元制大学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采用了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其应用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及能力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考核考试形式,为重构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依据产业需求,设置职业导向的专业;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根据职业需求,建立应用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导向,确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巧妍 陈祥光 刘金海 孙玉梅 王友林
通过对烟台南山学院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各专业已经开始进行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运用现状的分析,找出其特点和优势,以存在问题为导向,完善了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途径、师资保障等在内的适合南山学院电气自动化类专业"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使该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沙鑫美
本科职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新方向,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层次。面对本科职业教育的归属争议和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疑惑,分析本科职业教育的实质内涵,厘清本科职业教育、学术型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区别,研究其人才培养的层次属性、应用特征和规格要求,明确本科职业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既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引导,也是教学改革的必要依据。
关键词:
本科职业教育 培养标准 规格特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婧 郭明顺 张倩 陈丽瑶
从招生制度、培训主体、培养目标、经费保障、师资队伍、课程设置、考试情况、就业情况8个方面探析"双元制"职教模式概况,归纳出其具有法律体系健全、企业参与广泛、学校以生为本、公众广泛认可等特征。结合我国工学结合发展现状,提出"双元制"对我国"工学结合"的启示: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发挥企业参与积极性,加强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双元制” “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言
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包含三类高校形式,即综合大学、应用技术大学和职业学院。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是德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唯一采用双元制培养模式的高校。在德国16个联邦州中,并非每个州都设有职业学院,其仅存在于巴登-符腾堡(Baden-Wuerttemberg)、柏林(Berlin)、萨克森(Sachsen)、图林根(Thüringen)、汉堡(Hamburg)、黑森(Hessen)、下萨克森(Niedersachsen)、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和萨尔(Saarland)这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