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1)
- 2023(14770)
- 2022(12712)
- 2021(11941)
- 2020(9941)
- 2019(22861)
- 2018(22934)
- 2017(43060)
- 2016(23791)
- 2015(27156)
- 2014(27341)
- 2013(26657)
- 2012(24761)
- 2011(22436)
- 2010(22654)
- 2009(20492)
- 2008(19965)
- 2007(17788)
- 2006(15670)
- 2005(13950)
- 学科
- 济(100216)
- 经济(100127)
- 管理(67506)
- 业(64694)
- 企(52929)
- 企业(52929)
- 方法(44396)
- 数学(38542)
- 数学方法(37913)
- 中国(29028)
- 农(25885)
- 地方(24684)
- 业经(22263)
- 学(21155)
- 技术(20366)
- 财(20222)
- 农业(17955)
- 理论(17732)
- 贸(16689)
- 贸易(16675)
- 易(16100)
- 和(15840)
- 环境(15709)
- 教育(15448)
- 制(15420)
- 银(14777)
- 银行(14733)
- 融(14346)
- 金融(14344)
- 行(14138)
- 机构
- 大学(338442)
- 学院(335362)
- 管理(132315)
- 济(129189)
- 经济(126109)
- 研究(115200)
- 理学(114096)
- 理学院(112753)
- 管理学(110342)
- 管理学院(109741)
- 中国(84071)
- 京(74183)
- 科学(73469)
- 所(58592)
- 财(56639)
- 农(55338)
- 研究所(53352)
- 中心(51655)
- 业大(51400)
- 江(49988)
- 范(47775)
- 北京(47758)
- 师范(47329)
- 财经(45031)
- 农业(43095)
- 院(42007)
- 州(41430)
- 经(40849)
- 技术(38735)
- 师范大学(37984)
- 基金
- 项目(227792)
- 科学(178498)
- 研究(167666)
- 基金(161741)
- 家(140670)
- 国家(139446)
- 科学基金(119665)
- 社会(102641)
- 社会科(97270)
- 社会科学(97245)
- 省(91359)
- 基金项目(85439)
- 教育(78808)
- 自然(78216)
- 划(76533)
- 自然科(76428)
- 自然科学(76415)
- 自然科学基金(74957)
- 编号(69490)
- 资助(67820)
- 成果(56824)
- 发(51626)
- 重点(51097)
- 部(49306)
- 课题(49217)
- 创(47738)
- 创新(44324)
- 大学(43331)
- 科研(43281)
- 项目编号(42665)
- 期刊
- 济(145044)
- 经济(145044)
- 研究(101782)
- 中国(71528)
- 学报(53276)
- 教育(50690)
- 农(50463)
- 管理(50093)
- 科学(49012)
- 财(41122)
- 大学(40974)
- 学学(37198)
- 农业(36035)
- 技术(34061)
- 融(27340)
- 金融(27340)
- 业经(24587)
- 经济研究(22664)
- 图书(21117)
- 财经(20989)
- 业(18886)
- 科技(18517)
- 技术经济(18404)
- 问题(18311)
- 经(17866)
- 理论(15992)
- 统计(15733)
- 坛(14965)
- 论坛(14965)
- 现代(14916)
共检索到504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纯
德国教育部在10年前已经意识到通过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来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结构,调整了其资助路线的方向和重点,将重点放在资助应用技术大学与经济界、综合性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所开展的合作研究,不仅增加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附加值,也促进了德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倒逼一些基础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去思考,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优秀经验,如何立足地区特点、分析学校的需求与可持续发展,抓住应用科研建设的关键点,理性地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成为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德国 应用技术大学 应用型科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茹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英语教师的科研工作对其自身职业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以西安市3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面临的科研困境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本科院校 英语教师 科研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王希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快速崛起是产业经济发展需求驱动的结果,其办学定位必须适应德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主要聚焦在四个核心要素上: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独立、负责任、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工程师;专业设置定位为服务当地产业经济发展;课程定位为强基础、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能力定位为有教授头衔,有博士学位,有教好书的本领,有做技术研发项目的企业资源和实践经历,有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的育人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海宁
德国卡尔斯鲁厄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具有鲜明特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群集设置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阶梯课程体系,以科学教育为引领的职业实践教学,以系统设计理念为指引的双元协同,以课程与科研国际化为依托的国际化布局,分析这些特征为未来中国高职院校办本科职业教育过程中的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育人理念、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文健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普遍完成"一次创业",进入"二次创业"的新阶段。独立学院应定型"应用技术大学",学科专业建设从"依托母校、高位起步,跨越发展"向"扎根地方、融入产业、和谐共生"过渡,师资队伍建设从以母体校学术型师资为主向"学术型、工程型"相得益彰的队伍过渡,人才培养从与母体校同质培养向"现场工程师"培养过渡,办学功能从以人才培养为主向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一主两翼"过渡,文化建设注入产业发展的元素,资源配置从依靠举办双方支持向开放办学、融合发展过渡。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技术大学 发展方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清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青年教师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其科研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以,通过何种路径和策略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动力,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成为高校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青年教师 科研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兴会 张宇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应用技术大学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普遍持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创新是第一动力和各部门机构协商合作能力持续增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提升专业建设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充分发挥教授的主体作用,加强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推崇高校自主和教授自治。基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和发展应以"人与社会协同发展"为目标构建一体化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建设为引领促进校企合作,以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支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以放宽办学自主权和教授自治为保障推进校内外各部门和机构间协商合作,以科学研究为载体推动改革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娜
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当下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身份认同这三个方面存在困惑,应通过企业实训、ESP课程培训、国外访学等途径实现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胜林
立足国际视野和新时代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系统探索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地方高校治理问题,有助于推动地方高校的科学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选取了具有突出特点和典型性的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分析其治理的维度和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区域应用型治理目标、多元协调的治理主体、清晰合理的权责配置、法制化的治理依据、多渠道的经费保障、灵活的治理机制和手段等,为新时代我国地方高校治理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梦楠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大学教学质量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应用型大学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模糊,教师资源不足,教师应用技术能力有限,教师工作量分配不平衡,学校和企业缺乏合作。应用型大学应完善"双师型"教师相关政策和制度,解决"双师型"教师的编制问题,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制度,以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双师型”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元宝 宋瑾瑜
学校转型发展既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路径是: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着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引育并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应用特色,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晓艳
转型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大学是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因应,以其教师发展为主要策略的教师质量提升成为转型建设的关键内核。其中,包括教师发展观念的转型、组织与评价理念的转型、教师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教师发展机构职能定位的转型等。以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为方向的院校应建立起教师发展在理念与实践上的自觉,关注教师发展真实需求,理解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发展的内生性特质,建立起以院校为主体的教师发展体系。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转型建设 教师发展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泽文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以技术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注重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肩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多重使命。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既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切入点,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略。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注重开放融合,着力队伍建设,增加专项投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形成开放与灵活的策略和机制,从而减少转型发展中思维定势的阻抗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发展动因 运行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建国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未来转型的理想模式,其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价值。从生态位的视角出发,应用技术大学应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自己的生态空间,并从资源、空间、规模、动态发展等方面恰当把握,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位 物种 应用技术大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祥云 钱宇航 陈方红 李冬妮
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是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与内涵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导向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处在变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其转型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多元化的。缺少教育家办学、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举步维艰的症结,需要在改革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以不断实现政府、学校与社会各司其职,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并形成相互配合的转型体制,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名至实归其"应用技术型"的定位。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技术大学 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