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6)
2023(4562)
2022(3855)
2021(3479)
2020(2857)
2019(6340)
2018(6293)
2017(11804)
2016(6489)
2015(7253)
2014(7338)
2013(7103)
2012(6520)
2011(5885)
2010(6043)
2009(5926)
2008(5990)
2007(5443)
2006(4876)
2005(4727)
作者
(17851)
(15115)
(15002)
(14514)
(9597)
(7152)
(6726)
(5709)
(5699)
(5433)
(5237)
(5053)
(4992)
(4864)
(4840)
(4648)
(4487)
(4448)
(4307)
(4293)
(3884)
(3654)
(3586)
(3480)
(3472)
(3404)
(3395)
(3313)
(2987)
(2921)
学科
管理(25786)
(23124)
经济(23059)
(21718)
(19600)
企业(19600)
(11033)
(10534)
方法(7855)
(7707)
中国(7078)
体制(6746)
业经(6676)
数学(6342)
数学方法(6281)
(6261)
(6227)
财务(6211)
财务管理(6194)
企业财务(5893)
(5542)
银行(5537)
(5276)
(5169)
金融(5167)
(4847)
环境(4605)
(4592)
制度(4591)
(4541)
机构
大学(96097)
学院(94534)
(40469)
经济(39528)
管理(35512)
研究(31716)
理学(30039)
理学院(29726)
管理学(29366)
管理学院(29177)
中国(24600)
(23387)
(19809)
财经(17389)
科学(16498)
(15637)
(15331)
(15317)
中心(14211)
研究所(13349)
经济学(13060)
财经大学(12832)
北京(12368)
(12333)
(11649)
经济学院(11627)
师范(11552)
(11540)
(11497)
业大(11454)
基金
项目(59874)
科学(48273)
研究(46348)
基金(44592)
(37800)
国家(37465)
科学基金(32743)
社会(31280)
社会科(29621)
社会科学(29617)
基金项目(23140)
(22761)
教育(21725)
自然(19508)
自然科(19036)
自然科学(19032)
(19027)
自然科学基金(18706)
编号(18457)
(18356)
资助(17457)
成果(16322)
(14294)
重点(13558)
课题(13275)
国家社会(13268)
(12908)
教育部(12818)
(12776)
(12265)
期刊
(48687)
经济(48687)
研究(32009)
中国(22658)
(20259)
管理(15269)
学报(12687)
(12270)
科学(12224)
教育(11664)
大学(10680)
(10524)
金融(10524)
学学(9915)
财经(9488)
(8125)
技术(7860)
农业(7673)
经济研究(7247)
业经(7044)
问题(6248)
财会(5025)
会计(4926)
(4853)
(4610)
现代(4541)
改革(4536)
(4536)
理论(4494)
(4464)
共检索到151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云飞  
"德国制造"借以其专注、标准、精确、完美、秩序、厚实的标签,成了宣传国家形象的金字招牌。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其传承深受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等因素影响。德国人民受新教"天职观"的教义伦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分权制度和银企链条关系、规范性的工业标准化以及"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形塑工匠精神起到了促进作用。追溯历史,可以从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机制中看出德国工匠文化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可为我国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佩昌  
通过职业教育,德国不仅造就了大批的精工人才,而且为每一个好学青年打开了大学之门。战后德国经济快速增长,重要的是德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为企业发展、经济腾飞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说职业教育是支撑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如今,德国经济在风雨飘摇的欧元区内成为中流砥柱,也有职业教育助推制造业的一份贡献和功劳。德国职业教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不仅包含数量庞大的职业学校、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还包括二百多所应用技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佩昌  
通过职业教育,德国不仅造就了大批的精工人才,而且为每一个好学青年打开了大学之门。战后德国经济快速增长,重要的是德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建立,为企业发展、经济腾飞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说职业教育是支撑德国制造的"秘密武器"。如今,德国经济在风雨飘摇的欧元区内成为中流砥柱,也有职业教育助推制造业的一份贡献和功劳。德国职业教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不仅包含数量庞大的职业学校、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还包括二百多所应用技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蓝麒  刘辉  
培育工匠精神不能只靠喊喊口号,基础在于完善工匠制度;不能只靠情怀,而要完善激励机制。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得培育"工匠精神"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我国自古并不缺乏工匠精神。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工匠的责任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蓝麒  刘辉  
培育工匠精神不能只靠喊喊口号,基础在于完善工匠制度;不能只靠情怀,而要完善激励机制。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得培育"工匠精神"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我国自古并不缺乏工匠精神。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工匠的责任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继宏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特别强调"加强质量品牌建设"。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强调:"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秀玲  余熙  
德国与日本被广泛地认为是富有工匠精神的制造业强国,然而历史上它们的工业品也曾以"价廉质劣"为特征。因此,研究与总结德日制造业转型过程中工匠精神形成的制度基础,对中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时下正热议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已进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确非常缺乏工匠精神。这里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他指的是工作者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对服务业等来说也同样是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工匠精神,这是提升竞争实力的基础。然而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思。什么是工匠精神?通常把它解释为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敬业乐业的工作态度。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在中国,很多新词需要借助于政治手段,特别是借助领导人讲话才能火起来,而每年春天的全国两会往往是新词的"爆发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工匠精神",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新词之一。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为什么要培育工匠精神?代表委员们在两会会场上从不同侧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制造手机的雷军说"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演员张国立的理解是"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从生产摩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霞  潘建华  
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国家发展战略计划提出要培育工匠精神,敬业乐业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必须以职业道德为基本依托。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心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动态职业道德心理系统。工匠人有其特定的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主要通过平衡机制、冲突机制和调节机制来维持职业道德心理系统的平衡。与普通手工业劳动者相比,工匠人职业道德的心理运行机制主要以正向的平衡机制和改变错误职业道德行为的调节机制为主。因此,工匠精神的职业道德养成中要培养高度的职业认同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注重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妍  米靖  
日本式"工匠精神"称作"职人精神"。日本"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培育"职人精神"的途径之一,其指导思想、内容、措施均与"职人精神"紧密相关。立足"职业生涯教育"分析日本"职人精神"的培育,以期为我国"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季昌勇  
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人才培育在本质内涵、价值取向和实践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耦合性。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育依然存在制度不完善、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校企合作未形成有效机制等问题,需要通过构建立体式课程体系、创设情景式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外化式制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推动"工匠精神"内化于行,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彦清   梁甲敏  
新时代中国智造背景下,培育与提升员工工匠精神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极其重要。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讨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工匠精神的影响,考察前瞻行为和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氛围的调节作用。采用3时点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来自山西、北京和陕西等地企业员工的调研数据,运用SPSS25.0、MPLUS8.3软件和PROCESS插件等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平台型领导对员工工匠精神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前瞻行为、知识共享在平台型领导和员工工匠精神之间起中介作用;组织氛围对平台型领导与前瞻行为和知识共享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组织可通过倡导平台型领导方式,引领提升工匠精神;强化员工个体行为,推动践行工匠精神;促进组织氛围建设,助力繁荣工匠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源北  陈小娟  
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协同培育。从政府层面,要完善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国家资格框架等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夯实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基础;从学校层面,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品德教育、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在企业层面,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生产领域相融合,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应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安世民   金雨婷   张羽琦  
弘扬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背景下,推动产品提质增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关于工匠精神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及边界条件的研究较为缺乏。基于工作价值观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以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差错管理氛围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利用SPSS、Amos等软件对414名员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工匠精神通过影响员工工作繁荣促进双元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工匠精神对员工双元创新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工作繁荣在这一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开放导向差错管理氛围正向调节工作繁荣与双元创新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工匠精神通过工作繁荣与双元创新行为的间接关系,责备导向差错管理氛围负向调节工作繁荣与双元创新行为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工匠精神通过工作繁荣与双元创新行为的间接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