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5)
2023(5673)
2022(4588)
2021(4607)
2020(3710)
2019(8550)
2018(8716)
2017(13890)
2016(9489)
2015(10935)
2014(11385)
2013(9970)
2012(9469)
2011(8949)
2010(9369)
2009(8058)
2008(8030)
2007(7471)
2006(6799)
2005(6217)
作者
(26207)
(21715)
(21703)
(20655)
(13869)
(10381)
(9951)
(8718)
(8463)
(8134)
(7605)
(7509)
(7172)
(7157)
(7111)
(6796)
(6749)
(6658)
(6429)
(6226)
(5974)
(5678)
(5356)
(5226)
(5188)
(5150)
(4807)
(4766)
(4742)
(4515)
学科
教育(21070)
(20521)
经济(20481)
管理(17226)
中国(14352)
(12876)
(11009)
理论(10520)
(9771)
企业(9771)
教学(8253)
(7754)
方法(6807)
(6485)
(5829)
(5805)
(5330)
数学(5279)
数学方法(5089)
农业(4713)
技术(4616)
地方(4587)
业经(4583)
(4583)
金融(4575)
(4573)
发展(4571)
银行(4543)
(4446)
(4425)
机构
大学(125829)
学院(121248)
研究(51508)
教育(33881)
(33360)
管理(33286)
科学(33265)
经济(32053)
(30493)
中国(30302)
(30229)
师范(29974)
(27908)
理学(27813)
理学院(27206)
管理学(26225)
管理学院(25956)
研究所(25667)
师范大学(24696)
(23893)
(22207)
技术(21640)
中心(20939)
北京(20284)
农业(18930)
业大(18846)
职业(18763)
(18700)
(17628)
(16791)
基金
项目(77022)
研究(63127)
科学(60409)
基金(49424)
(44128)
国家(43543)
教育(39077)
科学基金(34322)
社会(33797)
(32896)
社会科(31397)
社会科学(31390)
(30773)
编号(29332)
成果(28141)
课题(25683)
基金项目(24881)
(21391)
自然(21265)
自然科(20737)
自然科学(20722)
自然科学基金(20322)
资助(20005)
重点(19888)
(18491)
(18005)
规划(17845)
项目编号(16898)
(16796)
教育部(15819)
期刊
教育(58128)
研究(46820)
(40728)
经济(40728)
中国(40045)
学报(23797)
(21873)
科学(19511)
大学(18306)
职业(16101)
技术(16059)
学学(15327)
农业(14945)
(13328)
管理(11698)
技术教育(10927)
职业技术(10927)
职业技术教育(10927)
(8873)
论坛(8873)
(7803)
金融(7803)
(7797)
(7300)
图书(7272)
(7094)
高等(6694)
业大(6630)
财经(6533)
业经(6269)
共检索到202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金成  
德国职业教育在世界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除企业职业教育外,德国还有为数众多、功能各异的学校职业教育,从学习年限、入学条件、毕业资格及后续发展等六个方面来看,德国学校职业教育具有学制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功能的齐全性与互补性、衔接的流畅性与毕业资格的等值性、向其他教育领域的可流动性和渗透性等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晓丹  刘立新  刘杰  
从19世纪中后期的农业学校到1969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确立,德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主要覆盖了职业教育的3个阶段—中等职业教育预备阶段、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和职业进修教育阶段。其中,位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双元制"专业农民"培养模式,以及在职业进修教育阶段(相当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绿色证书"制度下由"专业农民"到"农业师傅"资格的晋升,既保障了德国技术农民培养的质量,又实现了其在资格等级上的划分,从而形成了德国独具特色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涵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是教学体系的三大核心要素,从这三大要素出发分析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体系的转变,即:教学目标由掌握与职业工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转为以促进职业行动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由传授经过教学简化的学科系统化的知识转为在应用情境中传授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知识;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与情境无关的线性教学过程转为学生主动,以问题和情境为导向的学习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咏红  朱建国  李凌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框架反映了社会的需求、政府和法律的要求,综合了教师、学生、家长和企业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并考量了教学论和相关科学的定位,以及教学资源利用情况。文章研究了德国职业学校质量评估与开发体系的形成背景、目标、结构,以及自评、外评等功能,分析了学校借助"质量环"持续提升质量的机制,概括了其在管理质量上注重教学论、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牛金成  
从行动模块、功能模块、参考标准三方面分析了德国职业学校Q2E体系的主要内容,概括出其具有理念先进"适切性"强,规范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互补充,功能的全面客观,参与度高重视学校"软"件建设等特点,并结合我国职业学校实际情况,指出要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教师要主动参与学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校本特色与地方特色,既要重视制度方面的建设,也要重视"软件"方面的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达  许艳丽  
由于国情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差异等原因,世界各国以学校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的特征与面临的挑战各异。依据现有研究,经过比较分析后发现,一个成功的以学校为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至少具备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建设、保持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保证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有效创造培训提供者之间的竞争、建立分权管理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学历文凭等值六个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谈毅  
德国是全球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即企业机构与职业学校共同合作培育人才。2013年,德国提出了面向未来制造业升级的工业4.0战略,人力的需求也和以往截然不同,这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探讨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特征,以及新工业化时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方向,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我国已经迈进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生产模式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新的资格要求。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并满足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德国新一轮工业金属和电气行业领域的教学标准体系改革,围绕工业4.0时代新的资格要求,创新调整了现有教学标准体系。新一轮教学标准体系改革呈现三方面特点:聚焦数字素养、系统与过程相关能力,补充调整培养目标;构建灵活开放、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框架;各方协同,快速调整教学标准内容。借鉴德国经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变革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面向智能制造,重新定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围绕新的要求,重塑"融合、开放、可扩展"的课程体系;三是加强多方协作,快速修订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继平  李依瞳  
“双元制”职业教育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模式特色鲜明,得到不少国家认同。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双元制”模式的同时,德国也非常重视对外推广其理念和做法,并逐渐形成了规划性、体系化的推广制度,其中尤以联邦政府出台的各有侧重的战略最具引领性。对2008-2019年德国重要战略文件的分析可以发现,德国职业教育国际推广战略有清晰的整体布局。在工作机制上,高度重视跨主体的协调合作;在工作要点上,遵循五项原则落实具体推广举措;在工作方向上,积极响应国际组织号召、顺应职业教育全球发展大势。德国也注意在不同阶段调整推广策略重点、转变推广方式,努力建立利益相关者联系网络、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重视理论研究、制度建设与推广实践的密切结合和有机联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命津  李国平  
德国职业教育依靠其独特的"双元制"获得了成功的发展,而"双元制"的形成赖于其独特的环境即历史积淀、法律规范、学校齐全、企业主导、质量控制、从业观念、职业指导等方面。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江西职业院校要发展,必须实行校企合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注重质量,推进院校自身内涵建设;转变观念推进职业教育社会诚信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亚微  陆明克  
战后德国经济的起飞源于其强大而完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双元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核心,它以其精致严密的系统支撑了德国职业教育大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评价监测体系等方面组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莉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鲜明特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译心  沈亚强  
文章对阿根廷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阿根廷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以阿根廷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为依据,阐述了其对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文章立足于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的视角,旨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庆  
英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建立了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和具有激励和导向性的质量评估标准,构建了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模式,形成了严格规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突出以学生为本,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重视课程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估。英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辉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互动性发展对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行为;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是职业资格;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主导力量是行业企业。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我国应该把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理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业教育影响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