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1)
- 2023(12501)
- 2022(11063)
- 2021(10498)
- 2020(8784)
- 2019(20258)
- 2018(20110)
- 2017(38970)
- 2016(21541)
- 2015(24297)
- 2014(24221)
- 2013(23800)
- 2012(21788)
- 2011(19501)
- 2010(19600)
- 2009(18198)
- 2008(17992)
- 2007(15803)
- 2006(14185)
- 2005(12924)
- 学科
- 济(80104)
- 经济(79969)
- 管理(68793)
- 业(62315)
- 企(53850)
- 企业(53850)
- 方法(35521)
- 数学(29974)
- 数学方法(29569)
- 财(25251)
- 农(22445)
- 中国(21587)
- 制(21153)
- 业经(19579)
- 学(17620)
- 务(16200)
- 财务(16124)
- 财务管理(16086)
- 地方(15440)
- 企业财务(15291)
- 体(14637)
- 理论(14382)
- 农业(14271)
- 贸(13992)
- 贸易(13984)
- 银(13812)
- 和(13794)
- 银行(13775)
- 环境(13742)
- 易(13589)
- 机构
- 大学(304736)
- 学院(301009)
- 管理(121418)
- 济(116967)
- 经济(114128)
- 理学(104503)
- 理学院(103361)
- 管理学(101688)
- 管理学院(101131)
- 研究(99269)
- 中国(74978)
- 京(65598)
- 科学(60227)
- 财(58616)
- 所(49406)
- 财经(45871)
- 中心(44891)
- 江(44687)
- 农(44682)
- 研究所(44293)
- 业大(42901)
- 北京(41851)
- 经(41478)
- 范(40255)
- 师范(39959)
- 州(36375)
- 院(36102)
- 农业(34468)
- 经济学(34253)
- 财经大学(34040)
- 基金
- 项目(202009)
- 科学(159030)
- 研究(151760)
- 基金(146210)
- 家(125781)
- 国家(124696)
- 科学基金(107553)
- 社会(94826)
- 社会科(89663)
- 社会科学(89637)
- 省(78312)
- 基金项目(77815)
- 教育(69697)
- 自然(69011)
- 自然科(67319)
- 自然科学(67307)
- 自然科学基金(66075)
- 划(65800)
- 编号(62995)
- 资助(59653)
- 成果(52866)
- 部(45009)
- 重点(44735)
- 课题(43306)
- 创(41985)
- 发(41936)
- 制(40889)
- 项目编号(39396)
- 创新(39140)
- 教育部(39062)
- 期刊
- 济(133821)
- 经济(133821)
- 研究(93871)
- 中国(59605)
- 财(46263)
- 学报(45547)
- 管理(45441)
- 科学(42097)
- 农(41885)
- 教育(37048)
- 大学(35260)
- 学学(32663)
- 农业(28608)
- 融(27285)
- 金融(27285)
- 技术(25446)
- 财经(22583)
- 业经(21531)
- 经济研究(19652)
- 经(19124)
- 问题(17492)
- 图书(16959)
- 理论(16169)
- 实践(14778)
- 践(14778)
- 科技(14478)
- 技术经济(13915)
- 版(13881)
- 现代(13852)
- 业(13411)
共检索到450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巫锐 姚金菊
针对学术不端这一全球性问题,德国高校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术不端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基于学术机构自治的监察体系以及从"非正式"到"正式"的分阶段、精细化调查处理程序。我国学术不端治理可借鉴德国经验,进一步完善学术不端宏观治理体系;健全高校学术不端监察机构,有效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理念,同时规范高校学术不端的调查处理程序,凸显以当事人权益保障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在学术不端处理决定的纠纷解决上,可考虑引入司法机制。
关键词:
学术不端 内部治理机制 德国 监察专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白勤 易连云
我国高校学术管理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当高校和教师无法通过制度性的合理渠道从事学术活动的时候,各种介于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灰色地带就空前活跃。学术传承的薄弱、学术规章的缺失以及整体上学术评价机制的缺陷、学术问责制度的缺位和根本上官本位文化的盛行,导致高校教师多重角色混乱,陷入学术不端行为的恶性循环。回顾中西传统中的学术发展,传统文化的重大差别造就了中西方不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最近发现《保险研究》已刊发论文有学术不端行为,有作者引用或变相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却未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严重侵犯了原作者的劳动成果,也给本刊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目前,《保险研究》刊发的全部论文均经过两次以上的学术不端检测,但由于现有的检测系统比较单一,只能进行简单的文字对比,对于将原作者
关键词:
学术不端 保险研究 研究成果 检测系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最近发现《保险研究》已刊发论文有学术不端行为、有作者引用或变相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却未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严重侵犯了原作者的劳动成果.也给本刊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目前,《保险研究》刊发的全部论文均经过两次以上的学术不端检测,
关键词:
学术不端 保险研究 研究成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跃 濮燕屏
当前研究生成为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重灾区",对其治理应构建包含软硬法规范和道德规范"双笼关虎"的规范体系方能取得实效。针对现有学术不端行为治理规范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制定专门法或统一的软法规范、发挥道德规范的规范与教化作用、制定科学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等相关制度并探索法律道德化与道德软法化的转化协同路径。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不端行为 治理 规范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凯冰 郭菊娥 张旭
为研究我国治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环境,依据政策工具及政策量化分析方法,构建"制度要素-政策工具"与"活动类型"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教育部颁布治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制度安排呈现以规范要素为主的格局,变化过程呈现从规制要素为主向规范要素为主转换的特点,政策从重视预防转为重视调查与处理。据此提出借助权威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以增加规制要素安排,加强制度对披露环节的关注,完善对被查处者的隐私保护制度与救济制度等建议。
关键词:
制度要素 学术不端行为 政策工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世飞 梁晶晶
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是美国顶尖大学尊重学术创新、捍卫学术诚信的重要保障。通过对美国四所顶尖大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政策和实践的分析,发现美国顶尖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由处理依据、处理主体、处理程序和监督救济构成,在制度保障、组织支持、过程保障和理念引领方面具有以下特征:提供制度规章,确保有章可循;职责分工明确,兼顾专业性和自主性;注重程序规范,保障审理及时严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美国顶尖大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机制对我国高校完善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卢黎歌
以导师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从源头上杜绝学术不端问题:发挥导师的育人功能,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解释规制的权威意义,培养严谨的规范意识;加强过程的学术指导,培养科学的学术素养;完善学术制度建设,强化对学术活动的引导规范。
关键词:
研究生 学位论文 学术不端 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桂春
德国学术后继者培养的几个问题张桂春1994年3月25日,联邦德国高教协会在东部北方海港城市罗斯托克召开了第44届年会。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关于“学术后继者”问题。与会代表一致呼吁,不能置未来的学术接班人问题于不顾,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培养学术后代,...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大学研究不端行为在我国已经演化成为一个公共议题,正在啃噬我国大学,造成我国大学的公信危机和创新力危机。同时,研究不端行为也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美国对研究不端行为的研究和处理,以及培植学术诚信环境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改进学术诚信环境,扼制研究不端行为逆流提出政策性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丙奇
学术不端是学术界的顽疾,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大陆,但是最近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学术不端事件频频曝光。虽然这些事件也被以各种方式一一处理,舆论对此却依然愤懑难消。这些学术不端事件的处理,之所以没有达到舆论所期望的理想状态,不外乎以下心态作祟:一是"家丑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少
ChatGPT既给学术研究工作带来新机遇,也给学术不端治理带来前所未见的挑战。ChatGPT对学术不端概念的冲击主要表现为,在原创、错误、公平层面冲击学术不端概念的内涵,在质变、重复、批判层面冲击学术不端概念的外延。ChatGPT对学术不端治理的影响表现为拓展治理主体范畴、重构客体责任结构、增加治理程序环节和再塑治理标准内涵。为应对ChatGPT的挑战,需要构建学术不端主客体合作网络、更新学术不端治理程序和标准、构建流动式学术不端治理框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针对国内学界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没有得到根治,反而愈加蔓延的现象,苏州在10月30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提出四点思考:其一,学术不端,是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集中表征,是其内部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祝瑛 马冀
近年来,在世界大学排名的激烈竞争下,各国学术不端案件层出不穷。归咎其原因主要为过度重视论文发表、学术道德欠缺,惩处措施与法规订定不足。考察美国、德国、新加坡、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学术不端的治理经验,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政府出台政策规定;各高校和研究团体出台规范制度;重视对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并将学术诚信课程列入学分,严肃处理学生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针对防治学术不端体系中的不足和缺陷问题,研究建议:加强国际化学术不端防治体系,建立国际学术黑名单大数据,完善学术诚信共识与体系;通过第三方机构联结高校和政府、改变学术评价体系;优化高教政策与建立多元评量指标体系。以期能够预防学术不端案件发生和建立相关争议的处理规范。
关键词:
学术不端 学术规范 防治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亮
多中心治理是在相互承认的场域空间内,依靠多种相互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形成的自发秩序。在其观照下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矫治具有契约性、教化性、共生协商性以及反思性的特征。为此,明确参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矫治的多元主体、确定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矫治的协商治理目标与内容、创新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矫治的治理监督机制以及营造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矫治的共生文化氛围,应成为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矫治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