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33)
2023(15007)
2022(12639)
2021(12454)
2020(9927)
2019(23600)
2018(23711)
2017(44131)
2016(24820)
2015(28010)
2014(28301)
2013(26874)
2012(24342)
2011(22045)
2010(22346)
2009(19797)
2008(19197)
2007(16739)
2006(14563)
2005(12924)
作者
(67426)
(55680)
(55328)
(53052)
(35661)
(26726)
(25302)
(21915)
(21459)
(20130)
(19162)
(18618)
(17713)
(17582)
(17344)
(17002)
(16826)
(16629)
(16035)
(15905)
(13894)
(13785)
(13485)
(12858)
(12567)
(12452)
(12445)
(12377)
(11246)
(10957)
学科
(87721)
经济(87629)
管理(62558)
(57143)
(48285)
企业(48285)
方法(42006)
数学(36427)
数学方法(35655)
中国(27751)
教育(24401)
(23559)
(22078)
理论(20814)
(19800)
业经(19613)
地方(17407)
农业(15604)
(14644)
技术(14640)
(14540)
(14498)
贸易(14487)
教学(14204)
(14031)
环境(12836)
(12138)
(12114)
(12076)
银行(12073)
机构
大学(333645)
学院(329734)
管理(125492)
(116381)
经济(113318)
研究(110411)
理学(108996)
理学院(107681)
管理学(105179)
管理学院(104568)
中国(76547)
(73193)
科学(70386)
(55136)
(54711)
师范(54310)
(53107)
研究所(50457)
(49551)
中心(49331)
(49257)
业大(48529)
北京(47384)
师范大学(44150)
教育(44117)
财经(42542)
技术(41111)
(40784)
(40382)
(38654)
基金
项目(226234)
科学(177690)
研究(172025)
基金(158624)
(137512)
国家(136212)
科学基金(116198)
社会(102847)
社会科(97082)
社会科学(97054)
(90423)
教育(87101)
基金项目(82993)
(77911)
自然(75094)
编号(73544)
自然科(73351)
自然科学(73336)
自然科学基金(71942)
资助(66056)
成果(62578)
课题(53997)
重点(51878)
(50429)
(48527)
(46976)
项目编号(45215)
(44358)
教育部(43767)
创新(43435)
期刊
(125558)
经济(125558)
研究(103346)
教育(74298)
中国(72749)
学报(51627)
科学(47204)
管理(46389)
(44677)
大学(40464)
(39082)
学学(36224)
技术(35101)
农业(31567)
(23297)
金融(23297)
业经(21115)
图书(20214)
经济研究(19949)
财经(19524)
职业(19415)
(16655)
(16610)
科技(16338)
问题(15490)
理论(15199)
(15117)
(14906)
论坛(14906)
技术经济(14854)
共检索到488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斌艳  
"团队研究"是德国奥尔登堡大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研发的成果之一。"团队研究"强调一线教师与未来教师(师范生)组成团队进行研究,研究课题往往是一线教师直接带来的实践问题。该研究模式的任务在于促进参与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促进参与团队研究的师范生尽早接触自己未来的工作领域——学校,学会研究来自学校实践的问题;而这个模式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包括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提出教学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并评价相应的方案,从而深入认识各自的实践和观点,并进一步提出批判性问题。"团队研究"模式加强了学术理论与学校实践的互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跃  陈蕾静  杨静  
"双元制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中一种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DHBW)是德国著名的以"双元制大学"命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对巴登-符腾堡双元制大学的发展历程、入学条件及办学模式进行研究,并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深入分析双元制大学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及理论与实践交替课程计划,对其办学特色进行总结。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年智英  杜翔云  
奥尔堡PBL模式产生于奥尔堡大学建立之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课程、教学和评价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奥尔堡PBL模式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奥尔堡PBL模式的特点,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斌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航  
面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不高等问题。在提出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教学涵义及重要性基础上,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现状问题,从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构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的对策和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久奎  
为了对教育纠纷进行及时化解和妥善疏导,以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当前教育纠纷解决路径的现状,应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纠纷解决途径———教育仲裁。教育仲裁的特点是保证学校在对教学活动进行依法独立管理的前提下,既能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又能发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与指导权能。教育仲裁具有效益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能及时有效地化解教育纠纷面临的问题,必将成为教育法律纠纷解决的新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惠洁  
由学术研究型高校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为师范生提供大量学校实践机会,是当前德国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在这其中实践指导教师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对德国教师教育的学校实践理论观点的评介入手,分析实践指导教师的地位、任职期待、任职资格、作用与任务,探析德国实践指导教师资格培训的选题、组织方式、特点和功能,指出学校实践指导教师在德国教师教育中担任着连接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的桥梁性角色,这种独具特色的师资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艳华  马永红  Georg Kruecken  白丽新  
高校可在高等教育体系内选择同类型的院校为基准,来评估自身的优劣长短。KOAB项目是一种新的以科研机构-各高校之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研究网络模式。研究队伍不仅熟悉传统的统计方法,且能充分掌握最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毕业生跟踪调查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用人单位反馈人才意见和建议的重要途径,其调查结果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欧美的很多发达国家都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文静、周志刚在《外国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中撰文,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简称"巴符州")职业学校质量可持续发展的OES模式的缘起、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OES模式有效保障学校质量的经验与路径。面对现实中各地就业需求不同、学生需求不同、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目标不同,职业学校需要根据当地的条件积极开发和实施发展项目进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由令  王蕾  
德国教师教育见习制度自成体系,有着诸多独特的特点,一度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德国教师教育见习制度的实践路径,偏重于教师的准入、阶段性培养以及非常注重理论学习。借鉴德国这一系列实践经验,国内教师的教育见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注重教师见习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二,以阶段"浸润"促进见习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三,以"模块化"知识强化见习教师的理论建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翔莲  张锦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中进行党的执政理念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党和信任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陈囡  
德国的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包括大学学习和见习两个阶段。在大学学习阶段,师范生同时学习两个专业以及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并完成学校实习和企业实习,最后以第一次国家考试毕业。在见习阶段,见习生既在见习学校授课,同时也在教师研习所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最后以第二次国家考试毕业。这两个阶段的课程都得到了模块化设计,具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构成一种多学科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国家考试包括撰写学术论文、笔试、口试和教学实践考试,这既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有效检验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培养模式很好地满足了劳动教育对教师跨学科知识结构和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双重要求,有助于培养出专业化的劳动教育教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刁衍斌  张育广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各种资源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它与高校创业教育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根据我国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校企合作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可以发现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实践切入点。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实践途径,进而将校企合作与创业教育科学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双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军  汪霞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工程教育的课程应当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知识、能力与态度,课程应当用怎样的方法来教学?如何评价课程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些问题成为了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成立于1974年的丹麦奥尔堡大学(AAU:Aalborg University)以"基于问题的学习"(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作为学校的教育品牌而享誉世界。其工程学院自建校起就采用PBL模式,其工科毕业生因能更深刻地理解工程专业和掌握工程职业所需的技能而受到企业雇主的一致好评。通过对奥尔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新男  苏靖  张杰军  汤富强  叶建忠  张赤东  邸晓燕  赵捷  Josef Frhlich  Ingolf Schdler  Klaus Kubeczko  Thomas Scherngell  Manfred Horvat  Alexander Unkart  
本文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奥地利以卓越能力中心为核心产学研联盟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两种类型的联盟都是在共同契约之下形成的合作创新组织,具有类似的战略目标和运行方式,适应了两国不同创新体系和国情,在促进两国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