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8)
2023(5520)
2022(4475)
2021(4736)
2020(3593)
2019(8257)
2018(8323)
2017(13445)
2016(8678)
2015(10024)
2014(10271)
2013(8750)
2012(8165)
2011(7661)
2010(8156)
2009(7074)
2008(6869)
2007(6416)
2006(5647)
2005(5355)
作者
(19544)
(16338)
(16298)
(15668)
(10457)
(7875)
(7673)
(6453)
(6333)
(6057)
(5637)
(5383)
(5184)
(5118)
(5051)
(5046)
(4965)
(4816)
(4779)
(4658)
(4371)
(3999)
(3972)
(3827)
(3823)
(3686)
(3647)
(3581)
(3324)
(3283)
学科
教育(22547)
(19718)
经济(19678)
中国(14155)
管理(14007)
理论(11916)
(10792)
教学(9243)
(9200)
企业(9200)
(8441)
方法(6322)
(6242)
政治(5703)
(5484)
业经(5464)
思想(5395)
发展(4976)
研究(4862)
(4848)
(4825)
学校(4726)
思想政治(4665)
政治教育(4665)
治教(4665)
学法(4647)
教学法(4647)
德育(4628)
高等(4186)
数学(4136)
机构
大学(115700)
学院(105746)
研究(41453)
教育(33866)
(31914)
经济(30757)
管理(29876)
(29404)
师范(29317)
(27010)
理学(25416)
理学院(24889)
师范大学(24428)
管理学(24104)
管理学院(23865)
中国(23431)
科学(22830)
(19709)
北京(18548)
研究所(17885)
(17646)
中心(16632)
(16480)
职业(16073)
技术(15749)
(15221)
(14008)
教育学(12946)
财经(12798)
研究院(11978)
基金
项目(62699)
研究(58407)
科学(50783)
基金(39845)
教育(37790)
社会(32981)
(32511)
国家(31989)
社会科(30575)
社会科学(30567)
编号(28212)
成果(27808)
科学基金(26431)
(25728)
(24364)
课题(23930)
(21332)
基金项目(19571)
规划(17490)
项目编号(17005)
(16216)
(16184)
重点(16050)
资助(15517)
(15472)
大学(15465)
教育部(15111)
研究成果(15038)
(14668)
(14299)
期刊
教育(61746)
研究(47779)
(38702)
经济(38702)
中国(34527)
职业(14362)
学报(13212)
大学(12973)
技术(12433)
(12049)
科学(11622)
(11039)
管理(10578)
学学(8814)
高等(8774)
技术教育(8753)
职业技术(8753)
职业技术教育(8753)
农业(8285)
(7719)
论坛(7719)
图书(7597)
高等教育(7569)
成人(6974)
成人教育(6974)
(6938)
财经(6572)
(6480)
金融(6480)
(5856)
共检索到178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阮一帆  傅安洲  彭涛  
政治社会化理论是当代德国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对美国政治社会化理论吸纳与创新基础上产生的。它既强调公民学习和社会传播政治文化,又注重发挥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藉此构建德国政治教育的国家资源体系,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新媒体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但同时也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在教育主体、教育阵地和体制机制方面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简洁  
微信以其跨平台交流、沟通形式多样、应用资费低廉、交友途径广泛等特点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方式,但不容忽视的是,微信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的一些负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日益变化的新媒体,结合微信的特色功能,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多渠道积极探索微信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秀欣  栾声越  
"互联网+"是我国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状态,可以与各种传统行业组合,促进行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我们在此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单中元  姜丹  贾翔翔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真正卓越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正在普遍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探讨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背景下高校应该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适应和促进高校大学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大荣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毋庸置疑的,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国际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需要采取诸多举措改变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尽一切能力吸引本国人才回国,高薪聘请国际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正确使用互联网,并利用这一新生媒介的快捷性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学生被动变主动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和创新性人才的教学目标,将会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步伐。国际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受到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侵蚀和渗透的挑战和潜在威胁,对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俭  张哲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阅读进入了"后现代阅读"时代,从而使得新时期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快捷、获取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进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上高度重视"后现代阅读"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研究,整合并利用各类媒体,把握趋众性,注意发挥"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认真解决"浅阅读"、"网瘾"等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饶华  
高校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校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国家前途与国家命运的战略工程。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方式与教育方式,其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信息的复杂性、无边界性、虚拟性彻底改变了传统话语权的分配格局,多元、虚拟的媒体格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何挖掘新媒体正面引导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新媒体兴起带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傅安洲  阮一帆  
政治教育在战后德国政治文化由"臣服型"向"参与型"转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德国政治教育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表现为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三次重要转换:从"种族纯洁与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到"捍卫联邦德国宪法的途径",再到"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最终转向"巩固政治认同与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统一"。战后德国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转换,给我们以诸多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玉泉  
接受理论是研究外界信息对受众与效果的观点和方法,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接受机理,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信息的获取、融入与内化的过程。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大学生接受效果的障碍因素,应当积极借助接受理论,跨越信息效果不佳的障碍,实现信息传动与信息接受的有效契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海良  
▲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把握中央精神的首要之举▲理论创新不仅体现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新基点,更体现于从理论上对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阐述▲理论的彻底性在于掌握群众;理论的创新性在于指导新的实践;探索新课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突出任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广芬  吴俊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表明,"就业"已成为大学教育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成功范例,为转型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借鉴。基于高等教育体系与大学生就业二者的关系,以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佛罗里达大学的就业服务体系、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为案例,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力图从通识教育、就业服务、创业教育三个角度出发对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理性的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浓华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不断推进,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模式和课程内容提出了持续创新、持续改进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形势下,面对各种网络资讯和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面临更为巨大的困难。但与此同时,无论是日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还是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平台,它们既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推进造成了阻碍,反过来,从技术利用层面看,它们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究竟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来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能效,培养更多具备优秀思想政治素养和高尚节操品质的社会主义青年人才,值得所有一线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宁  
为了改变现在意识形态及政治教育的一些不足,有必要确认受教育者的教育立场,从接受理论中学习,进行关于意识形态政治教育接受的详细研究。文章在接受理论概述的基础上,认为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主要有:要高度重視受教育者的需要,区分接受主体的层次性,重视研究主体的接受障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文昌  
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结合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问题,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联系和结合的意识,其次要从多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要实现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须坚持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具体包括指导思想、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和实际工作的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