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7)
- 2023(7315)
- 2022(6512)
- 2021(6393)
- 2020(5594)
- 2019(13465)
- 2018(13838)
- 2017(26051)
- 2016(15037)
- 2015(17392)
- 2014(18179)
- 2013(17482)
- 2012(16521)
- 2011(15110)
- 2010(15728)
- 2009(15013)
- 2008(15514)
- 2007(14209)
- 2006(12655)
- 2005(11865)
- 学科
- 济(60869)
- 经济(60775)
- 管理(40373)
- 业(37591)
- 企(31578)
- 企业(31578)
- 方法(27708)
- 数学(23217)
- 数学方法(22907)
- 农(17814)
- 中国(17550)
- 财(16918)
- 制(15885)
- 学(14399)
- 业经(13432)
- 理论(12972)
- 教育(11482)
- 体(11279)
- 农业(11190)
- 地方(11167)
- 贸(11137)
- 贸易(11132)
- 银(10981)
- 银行(10953)
- 易(10751)
- 行(10421)
- 和(10271)
- 融(10172)
- 金融(10170)
- 务(9319)
- 机构
- 大学(223732)
- 学院(216441)
- 济(87987)
- 经济(85849)
- 管理(79691)
- 研究(76181)
- 理学(67035)
- 理学院(66198)
- 管理学(64947)
- 管理学院(64513)
- 中国(58425)
- 京(48404)
- 科学(45801)
- 财(44548)
- 所(40076)
- 农(37810)
- 研究所(35775)
- 江(35368)
- 中心(34612)
- 财经(33763)
- 范(32369)
- 师范(32104)
- 北京(31693)
- 业大(31171)
- 经(30382)
- 农业(29462)
- 州(27752)
- 经济学(26960)
- 院(26463)
- 师范大学(25824)
- 基金
- 项目(129602)
- 科学(100508)
- 研究(98648)
- 基金(90743)
- 家(77636)
- 国家(76919)
- 科学基金(64633)
- 社会(59762)
- 社会科(56219)
- 社会科学(56199)
- 省(51420)
- 教育(48523)
- 基金项目(47456)
- 划(43661)
- 编号(42400)
- 自然(40432)
- 自然科(39407)
- 自然科学(39392)
- 自然科学基金(38671)
- 资助(38101)
- 成果(38032)
- 课题(30412)
- 部(29830)
- 重点(29742)
- 发(27678)
- 大学(26997)
- 创(26653)
- 性(26033)
- 教育部(25672)
- 项目编号(25371)
共检索到346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孙进
本文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总结出德国大学在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两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大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本文的分析表明,德国大学作为“专家组织”,其“分散式”组织结构和现有决策机制中的“决策壁垒”,是改革问题产生的两个重要根源。
关键词:
德国大学 机构特点 大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迎春
根据目前世界上几个权威的大学排行榜排名情况看,德国大学都缺乏突出表现。本文尝试从历史发展、评价指标、大学管理体制、大学经费安排等因素入手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对我国目前大学评价工作的必要性、评价模式、评价主体、评价指标权重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评价 大学建设 德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银霞 谷贤林
在世界范围内,德国高等教育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其创新的显力,还有其绵延不绝的创新潜力。本文从制度与观念等维度对影响德国大学创新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对支撑德国大学创新力的独特理念和推动德国大学创新力的动力网络与制度保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
德国 大学创新力 动力网络 学术自由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费希特是柏林大学“理智的奠基者之一” ,他的大学论对柏林大学以及柏林大学创办之后德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费希特的大学论主要体现在他的《在柏林创立一所高等教育机构的演绎计划》之中。他认为 ,大学的目的在于学问技法的训练 ,他的关于大学教师、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的论述都是围绕着这一基本观点而展开的。从柏林大学成立之后德国大学变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费希特大学论影响的痕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出现了一批论说大学理念、大学改革的思想家,其中的主要者如康德、谢林、施莱尔马赫、费希特、洪堡。如此众多的思想家对大学理念的集中论述,既是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的大学史上的第一次,同时在迄今为止的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多见的。思想家们的论述对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改革乃至世界大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何振海
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对德国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德国大学开始了一场深入而全面的改革,在建立一体化的高等教育体制、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大学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吸引社会力量支持大学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将德国大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德国 大学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 陈莹
社会环境的变化已经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提出新的挑战。德国政府出台若干推动应用科学大学改革的政策举措,使得应用科学大学重新明确自身定位,加强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与继续教育相对接、与综合性大学相协同。
关键词:
德国 应用科学大学 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帆 王红梅
长期以来,德国大学博士生培养主要是两种途径:传统的"师徒制"和小规模的"研究生院",其中尤以前者为主。这种缺乏系统管理、散兵游勇式的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已发生悄然变化,很多大学都在进行各种尝试,其中吉森大学的人文科学研究生培养中心(GGK)就是其中一个成功范例。
关键词:
德国大学 博士培养模式 大学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丽媛 刘敏
大学科研组织作为法国科学研究事业的中心,肩负着提升法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科研水平与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任。为此,21世纪以来,法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深化大学科研组织评估改革,通过整合科研组织评估机构、完善科研组织评估方式和评估标准,形成了更加合理的科研组织评估体系。法国大学科研组织评估十分重视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跨学科研究的独特性,强调实地评估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评估机构以质性评估的方式,为科研组织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提高了法国大学的科研创新能力,增强了法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何芳 陈彬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的“基本操作单位”.在学术生产和学术管理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当前我国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功能却严重弱化,难以扮演好自身角色。怎样改革才能使该组织发挥正常功能呢?本文结合多方面访谈意见,认为一方面要重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作用,给它更大的权力与自由,为它提供有力的人力、物力条件;另一方面要克服组织惰性,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使它成长为有机的、柔性的、持续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敏
为帮助大学生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美国大学一直高度重视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探索,职业规划课程在指导和协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全面丰富的课程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
关键词:
美国 大学 职业规划课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秦琳
柏林大学200年校庆引发了一场关于洪堡大学模式之现实意义的激烈争论;而作为洪堡模式经典代表的德国大学,在当下也正在经历规模、结构和功能的变迁,其发展目标以及大学科研定位等都面临挑战和改革。对洪堡模式的现实意义以及研究型大学的未来发展,有必要用历史的眼光进行思考。
关键词:
洪堡模式 德国大学改革 研究型大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雷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及对策,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教育改革 问题 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