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7)
2023(2849)
2022(2205)
2021(2042)
2020(1478)
2019(3437)
2018(3157)
2017(6084)
2016(3301)
2015(3563)
2014(3513)
2013(3405)
2012(3243)
2011(2975)
2010(2909)
2009(2659)
2008(2507)
2007(1980)
2006(1814)
2005(1686)
作者
(8481)
(7540)
(6968)
(6865)
(4695)
(3476)
(3156)
(2914)
(2735)
(2654)
(2516)
(2513)
(2318)
(2253)
(2231)
(2206)
(2148)
(2023)
(1958)
(1954)
(1778)
(1752)
(1694)
(1688)
(1642)
(1576)
(1544)
(1474)
(1448)
(1425)
学科
(18053)
经济(18032)
(9906)
(8340)
土地(7430)
管理(7149)
农业(7091)
(5986)
业经(5796)
(5430)
企业(5430)
方法(4685)
中国(4626)
农业经济(4426)
(4424)
数学(4367)
数学方法(4350)
(4140)
地方(4087)
发展(3556)
(3552)
经济学(3452)
问题(3416)
(3347)
收入(2932)
建设(2918)
经济建设(2472)
(2471)
财务(2470)
财务管理(2464)
机构
学院(45566)
大学(44797)
(19990)
经济(19543)
管理(16787)
研究(16590)
理学(14368)
理学院(14191)
管理学(13996)
管理学院(13914)
中国(13563)
(10257)
(9838)
(9253)
科学(9010)
(8021)
中心(8000)
财经(7929)
(7356)
研究所(7097)
农业(6892)
(6863)
经济学(6816)
业大(6680)
(6469)
师范(6442)
(6297)
经济学院(6250)
财经大学(5964)
北京(5888)
基金
项目(31209)
科学(25250)
研究(24317)
基金(23658)
(20368)
国家(20179)
科学基金(17392)
社会(17105)
社会科(16165)
社会科学(16159)
基金项目(12510)
(11485)
教育(10408)
自然(9853)
(9624)
自然科(9574)
自然科学(9571)
编号(9518)
自然科学基金(9403)
资助(9007)
成果(7705)
国家社会(7649)
(7556)
(7219)
(6982)
重点(6932)
课题(6769)
教育部(6477)
(6359)
人文(6344)
期刊
(24530)
经济(24530)
研究(13798)
中国(12412)
(12045)
农业(8374)
(7452)
科学(7228)
学报(6287)
大学(5372)
业经(5209)
学学(5104)
(5002)
金融(5002)
管理(4698)
国土(4522)
土地(4223)
财经(3982)
农业经济(3546)
教育(3490)
经济研究(3445)
(3433)
世界(3319)
(3303)
问题(3256)
资源(3159)
农村(3103)
(3103)
社会(2838)
(2781)
共检索到70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洁  
土地调整是土地管理的一种工具,即根据城市规划或农村土地规划,对土地权属进行的调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的需求大幅增加,土地调整作为一项土地政策,是很多国家和地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土地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也需要通过土地调整等政策提供城市发展所需土地。德国土地调整具有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城乡土地调整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洁  
土地调整是土地管理的一种工具,即根据城市规划或农村土地规划,对土地权属进行的调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的需求大幅增加,土地调整作为一项土地政策,是很多国家和地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土地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也需要通过土地调整等政策提供城市发展所需土地。德国土地调整具有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城乡土地调整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永焕  
德国是二战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利用时间最短的国家。受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局面,而德国企业却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继续保持着蓬勃向上的势头。2009年的欧债危机爆发以后,德国经济下滑了4.7%,失业率也上升为7.7%,但是,2010年德国经济就开始增长,在同期欧洲其他国家的失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博  
德国农村土地证券化制度概述在18世纪中晚期的德国,为了整顿处于崩溃边缘的农业经济,规范农村经济运行秩序,最大可能减少战争对农业经济主体的直接冲击,政府开始向农村大量注入资本。1770年普鲁士的西里西亚省成立的"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这是德国第一家土地银行。合作社的社员开始主要是农民,合作社通过省级政府部门的指引来发行农村土地债券,将筹集到的闲散资金贷给合作社成员,助其发展农业经济。19世纪初,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葛立祥  
台湾工业化过程中,在农业改革、中小企业发展、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农业财政金融投入上较有成效,使得城乡差距较小。祖国大陆可借鉴这些措施,改善目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状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梦笛  陈晨  赵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晴  任左菲  
美国是全球范围内城乡一体化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美国立足国情所采取的坚持农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积极构建高度城镇化的"大都市区"城镇体系、持续加强对农业农村地区发展政策扶植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梦笛  陈晨  赵民  
作为快速城市化经济体,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如何向一元经济融合是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地域广袤、发展条件迥异,需要实行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如果说"城乡统筹"是一个全国性的城乡发展导向,"城乡一体化"则是中国东部沿海及内陆特大城市市域城乡发展的现实命题。既有研究较关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针对城乡二元结构走向一元结构的路径的讨论则相对不足。本文从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与政策干预的视角,首先分析比较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东亚发达经济体的城乡关系演进的模式,然后基于东亚经验探讨中国特大城市市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治理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秋  
美国和日本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都曾遭遇过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他们往往通过调整国家政策,实行适度向农村、农民倾斜的制度安排,有效地解决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须借鉴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制度安排加以矫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再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艳霞  
通过对中德两国职业教育校外实训基地的政府管理、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应由政府出台政策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宏观管理,建立实训基地组织机构及其协调机制,建立相关制度激励企业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提高其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静怡  
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参照欧盟委员会的建议,德国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划分。定量标准是:将雇员人数在10人以内,且年营业额在200万欧元以下或者公司资产总额在200万欧元以下的公司视为微型企业;将雇员人数在50人以内,且年营业额在1000万欧元以下或者公司资产总额在1000万欧元以下的公司视为小型企业。定性标准为,小微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需高度集中,且具备一定的业务创新能力、管理结构简单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尹涛  
农地金融是将金融与土地经营开发结合起来的一种特殊金融形式,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仅对农村土地流转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德国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制度以发行土地债券为主的资金来源渠道,农户贷款的操作方式详细而规范。本文总结了德国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制度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中国未来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制度构建的几点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段小梅  黄志亮  
对目前成渝两地已有的典型模式进行经验总结,对其问题进行探索和寻求解决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磊   姜海  
新征程时代背景下探究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模式及其特点对协调我国城乡关系、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沿革及其认知,分析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为典型代表的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及其经验,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国外城乡融合思想源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城乡发展的构想,而我国城乡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指导下经历了由分割到融合的转变,正在步入深度融合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表现为城乡互促发展、乡村主导发展、城乡等值发展、以城促乡发展、新村建设发展等典型模式;通过政策比较分析得出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以完善法律制度与资金保障、农业发展与农民利益优先以推进农村综合全面发展、突出效率与公平机制以构建城乡和谐发展环境等经验启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于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以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组织保障、强化县域主阵地作用以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支撑、完善配套政策制度以确保城乡融合发展要素畅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金鹤  崔登峰  
新疆城乡公共服务配置不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加剧了新疆城乡二元结构。通过对国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对缩小新疆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提出意见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