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2)
2023(10843)
2022(9063)
2021(8667)
2020(7429)
2019(17051)
2018(17433)
2017(34513)
2016(18762)
2015(21633)
2014(22034)
2013(21354)
2012(19692)
2011(17865)
2010(18465)
2009(17489)
2008(17281)
2007(15906)
2006(14203)
2005(13267)
作者
(53746)
(44294)
(44254)
(42485)
(28144)
(21018)
(20311)
(17093)
(16715)
(16089)
(15158)
(15006)
(14315)
(14176)
(13991)
(13703)
(13277)
(13036)
(12832)
(12668)
(11461)
(10992)
(10714)
(10192)
(10075)
(10044)
(10041)
(9969)
(9002)
(8628)
学科
(72518)
经济(72404)
管理(55324)
(49498)
(41437)
企业(41437)
方法(32200)
数学(28629)
数学方法(28058)
(26420)
(22968)
银行(22823)
中国(22224)
(21464)
(19991)
(19354)
(16479)
金融(16472)
(16469)
业经(15831)
(14702)
制度(14692)
(13565)
贸易(13549)
(13215)
(13207)
理论(13029)
体制(11821)
农业(11727)
(11466)
机构
大学(267165)
学院(266467)
(109118)
经济(106470)
管理(100735)
研究(88376)
理学(84953)
理学院(84069)
管理学(82443)
管理学院(81949)
中国(75438)
(57177)
(56910)
科学(50315)
(44430)
财经(43583)
(42291)
(41956)
中心(41376)
研究所(39523)
(39235)
北京(36683)
业大(35923)
(33698)
经济学(33549)
(33521)
农业(33178)
师范(33168)
财经大学(32231)
(31921)
基金
项目(165734)
科学(129863)
研究(124834)
基金(118877)
(102156)
国家(101347)
科学基金(86461)
社会(77920)
社会科(73873)
社会科学(73855)
(64729)
基金项目(61387)
教育(59519)
(54541)
自然(54247)
自然科(52978)
自然科学(52967)
编号(52446)
自然科学基金(52016)
资助(50447)
成果(44854)
(37778)
重点(37308)
课题(37156)
(34979)
(34711)
(34574)
教育部(32737)
创新(32428)
项目编号(32266)
期刊
(124241)
经济(124241)
研究(85325)
中国(58580)
(44422)
(40713)
金融(40713)
管理(39906)
(39487)
学报(37312)
科学(34661)
教育(34099)
大学(29585)
学学(27650)
农业(25112)
技术(25044)
财经(22181)
业经(20257)
经济研究(19760)
(18899)
问题(16471)
理论(14167)
(14052)
统计(13902)
国际(13430)
实践(12765)
(12765)
(12748)
(12547)
技术经济(12513)
共检索到421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施同兵  
本文通过对德国合作银行体制模式的分析和研究,探索中国合作银行体制建设的思路:基层合作银行——(县、市级)地区合作银行——(县、市以上级)地区中心合作银行——中央合作银行。并对其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同兵  
德国合作银行的发展及其启示施同兵德国是现代信用合作事业的发祥地,其信用合作制度经过百余年的演进已发展成健全的合作银行体制,在许多方面可以说它代表了现代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合作制度和合作金融体制演进的一般趋势。其合作银行的发展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玉吨  
一、二战后德国的经济奇迹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它周围有9个邻国。从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以来,这个中心地理位置尤为突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面积为357000平方公里,居民人数约8000万,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由16个州组成。德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片废墟重新跻身于工业国之列,并被人称为“德国的经济奇迹”。它的经济总能力占世界第三位。按1992年重要工业国国内生产总值计,美国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晓灵  谢平  
一、德国中央银行 (一)德国联邦银行的机构设置及职能 联邦德国在16个州和州府设有9个州中央银行,再下级有59家分行和142家支行,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镇均有中央银行分支机构。1992年初,联邦银行共有工作人员18237人,其中总行2973人,州央行1842人,其他分支行13422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丽娟  徐培文  
我国和德国均采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展业环境也较为相似,研究德国银行体系及其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分析德国银行体系展业环境、三支柱架构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可以从公司治理、集团战略、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合规经营等方面着力,促进大型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改清  张建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祥  李昕  
德国合作型财政联邦制和分税制模式反映了德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理念,是对美国财政联邦制和分税制的补充和完善,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三级政府的财政安排;二是实行主要税收共享、央地协商和定期调整的三级税收体制;三是融合转移支付方式,除了联邦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以外,建立州政府平衡基金进行横向调控,避免横向转移支付可能带来的转移纠纷;四是实行联邦与州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体制,为合作型财政联邦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德国合作型财政联邦制和分税制模式对我国的财政分权和分税制改革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凌敢  
德国的银行体系在国际银行业中独具特色。私人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是其三大支柱,均受《德国银行法》(KWG)管辖,并由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监管。德国储蓄银行在科学的监管机制下,着力于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市场定位和深化同业合作等,对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发展具有重要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牟益斌  
加拿大的银行监管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牟益斌一、加拿大的银行监管加拿大政府参与银行监管的部门主要有四个。(一)财政部,批准设立银行的最终签署者是财政部长,而且金融机构监督总局也隶属财政部,所以财政部对银行机构审批、规划银行的业务范围具有间接管理职责。(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游  
中国正处于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经济大发展时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大量出现。由于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模式不适应科技创新型企业经营管理、资产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很多中小科技企业面临贷款无门的困境,因此传统银行迫切需要创新信贷机制和产品,兼具传统信贷融资及股权投资特征的投贷联动业务也因此受到关注。论文剖析了硅谷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的主要特点,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借鉴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游  
中国正处于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经济大发展时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大量出现。由于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模式不适应科技创新型企业经营管理、资产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很多中小科技企业面临贷款无门的困境,因此传统银行迫切需要创新信贷机制和产品,兼具传统信贷融资及股权投资特征的投贷联动业务也因此受到关注。论文剖析了硅谷银行投贷联动模式的主要特点,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借鉴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的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霜茁  崔枚  
分析美国硅谷银行创业投资模式运行机制及特点,建议我国借鉴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在完善法律及制度环境的基础上,选择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银行和经济比较发达、创业环境相对开放、创新型科技企业集中的地区发展科技银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戴群中  
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具有业务领域充分多元化、通过股权投资形成业务网络、广泛的集团外部相互持股以及全能银行是证券市场的主体等特点。德国全能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范围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网络优势以及抗风险优势等方面;其潜在风险因素包括道德风险、投机风险以及传导风险。德国金融监管制度是德国全能银行制度得以顺利实行的根本保障。我国银行业实行全能银行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展全能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文彬  
一、德国实行由始至终的全能银行制度的原因德国的银行从成立起,由始至终地实行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制度。它们不像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全能银行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工业化进程中自然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全能银行、20世纪30年代后严格分业经营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