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5)
- 2023(10656)
- 2022(8911)
- 2021(8199)
- 2020(6477)
- 2019(14754)
- 2018(14475)
- 2017(27723)
- 2016(14873)
- 2015(16591)
- 2014(16582)
- 2013(16213)
- 2012(15552)
- 2011(14296)
- 2010(14769)
- 2009(13498)
- 2008(13215)
- 2007(12158)
- 2006(11140)
- 2005(10422)
- 学科
- 济(65393)
- 经济(65323)
- 业(46152)
- 管理(44276)
- 企(35194)
- 企业(35194)
- 中国(22264)
- 农(21506)
- 地方(20182)
- 方法(19814)
- 技术(16822)
- 数学(16666)
- 数学方法(16435)
- 业经(16433)
- 农业(15232)
- 财(15087)
- 贸(13311)
- 贸易(13298)
- 制(12900)
- 易(12893)
- 银(12625)
- 银行(12600)
- 融(12542)
- 金融(12539)
- 行(12338)
- 发(11542)
- 策(11470)
- 地方经济(11181)
- 学(11081)
- 环境(10593)
- 机构
- 学院(214452)
- 大学(211209)
- 济(92392)
- 经济(90305)
- 管理(81670)
- 研究(78919)
- 理学(68445)
- 理学院(67654)
- 管理学(66684)
- 管理学院(66237)
- 中国(61001)
- 京(46015)
- 科学(45151)
- 财(43525)
- 所(40010)
- 中心(36272)
- 研究所(35639)
- 江(34965)
- 农(33826)
- 财经(32679)
- 范(31184)
- 师范(30935)
- 北京(30034)
- 经(29607)
- 院(28336)
- 州(28120)
- 业大(27752)
- 经济学(27523)
- 农业(25876)
- 技术(24683)
- 基金
- 项目(134569)
- 科学(107519)
- 研究(104595)
- 基金(95998)
- 家(82287)
- 国家(81552)
- 科学基金(70342)
- 社会(66731)
- 社会科(63352)
- 社会科学(63343)
- 省(53421)
- 基金项目(49481)
- 教育(47728)
- 划(44581)
- 编号(43618)
- 自然(42582)
- 自然科(41612)
- 自然科学(41606)
- 自然科学基金(40868)
- 资助(39187)
- 成果(36971)
- 发(34956)
- 课题(30998)
- 重点(30358)
- 部(30038)
- 创(29078)
- 发展(28731)
- 展(28237)
- 国家社会(27344)
- 创新(27143)
- 期刊
- 济(113092)
- 经济(113092)
- 研究(70837)
- 中国(51736)
- 农(33399)
- 管理(32906)
- 财(31144)
- 教育(31025)
- 科学(27796)
- 学报(27221)
- 融(26531)
- 金融(26531)
- 农业(23228)
- 技术(22237)
- 大学(21550)
- 学学(19826)
- 业经(19727)
- 经济研究(18001)
- 财经(15942)
- 问题(13982)
- 经(13833)
- 图书(12557)
- 贸(12232)
- 业(12191)
- 坛(12120)
- 论坛(12120)
- 技术经济(12086)
- 世界(11673)
- 国际(11301)
- 科技(11098)
共检索到350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士运 刘彦蕊
德国史太白技术转移网络在百年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转移模式。在研究分析其运营模式、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等有关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创新政府支持措施、重视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重视战略谋划与管理培训、营造政策环境、重视理论研究与文化建设在技术转移机构发展中作用的建议,引导技术转移机构走市场化、专业化、科学化、网络化发展道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文捷 金晓玲 胡希军
生境网络建设是减轻生境破碎化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生境网络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德国生境网络规划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建设目标和规划途径,并以汉诺威科隆斯堡的多功能生境网络规划实践,进一步探讨该规划理念的先进性和生态保护意义。并分析了生境网络规划对我国生态建设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德国 生境网络 规划 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律成 程国平
爱尔兰被誉为"欧洲硅谷",其创新成绩受益于大学技术转移。大学在爱尔兰技术转移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国家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颁布国家知识产权协议,实施覆盖技术转移全过程的财政资助等措施,从不同方面保障与促进了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发展,为中国大学技术转移及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关键词:
爱尔兰 大学 技术转移 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律成 程国平
爱尔兰被誉为"欧洲硅谷",其创新成绩受益于大学技术转移。大学在爱尔兰技术转移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国家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颁布国家知识产权协议,实施覆盖技术转移全过程的财政资助等措施,从不同方面保障与促进了大学技术转移体系的发展,为中国大学技术转移及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及启示。
关键词:
爱尔兰 大学 技术转移 经验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裴秋亚 王峥
通过对欧洲天使投资网络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其功能特点、内部组织架构、资金来源、经费使用、管理机制等运行情况,提出我国政府需要在当前天使投资网络建设初期发挥主导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一国-多区-多类"的框架体系。在此基础上,持续提升天使投资网络的服务精细化水平、拓宽服务对象范围、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引导天使投资向创新创业活动聚焦,推动"双创"纵深发展。
关键词:
天使投资网络 欧洲 创业 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和金生 司云波
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是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现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美、日、法三大科技强国技术转移实践经验,得出我国可以通过建立国家级的技术转移行政部门、在各研究型高校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加大对中介机构的资金支持等途径来促进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好好
1.根本因素在于引入了竞争机制,真正打破德国电讯公司(Deutsche Telekom)长期以来的行业垄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佳钰 董克用
德国是国际上首个推出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国家,其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20余年来,有经验也仍有不足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为了保障老年人收入水平、夯实国民养老财富积累,2022年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实施。截至2023年3月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3324万人,制度建设已初显成效。
关键词:
德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苗苗
新世纪以来,德国政府不断细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积极通过立法确定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标准和规范,并采取上网优先、保障补贴、加大投资等举措进行政策扶植和推动相关科技创新。德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德国电力总消费量中所占比重已近30%,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田原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美国医疗检测仪器、日本工业机器人和德国印刷机等产业均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注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进步,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政府产业政策应重点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并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持。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产业转型升级 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斌
文章从监管制度、组织形式、交易和清算安排等方面系统地回顾了德国外汇市场发展的总体情况,指出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形成互补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强化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和市场主体的内控机制、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和提升国内在系统研发上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来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国内外汇市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正胞 胡敏
德国高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有效的科技与市场协同,以及所构建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三赢的良性循环机制和合理的创新激励政策与法律体系。我国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系统与产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科技与市场的协同方式,落实顶层设计意图,区分不同类型高校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功能,完善技术转让激励机制,并在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路径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
德国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路径突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玉福
德国土地整理在发展历程中重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完善的法制体系,强调规划管控,注重多方参与和基础资料建设。实践证明,德国土地整理在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议借鉴德国土地整理经验,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依靠创新机制、健全法制来推动土地整治健康发展,同时注重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土地整治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发展 创新机制 德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彭玉麒
专业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法律、财务会计、审计、税收、咨询、管理、人力资源、建筑工程设计咨询、城市规划、市场调查、认证等服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吸纳高端人才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发展专业服务,对于实现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提高服务业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德国专业服务十分发达,全球竞争优势突出,其发展经验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