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5)
- 2023(7532)
- 2022(6349)
- 2021(5723)
- 2020(4377)
- 2019(10263)
- 2018(10086)
- 2017(19224)
- 2016(10455)
- 2015(11944)
- 2014(11958)
- 2013(11820)
- 2012(11468)
- 2011(10426)
- 2010(10750)
- 2009(9553)
- 2008(9290)
- 2007(8201)
- 2006(7451)
- 2005(7083)
- 学科
- 济(46330)
- 经济(46276)
- 业(27136)
- 管理(24319)
- 中国(17933)
- 地方(17664)
- 企(17297)
- 企业(17297)
- 农(14333)
- 业经(12064)
- 方法(11282)
- 农业(10188)
- 融(10001)
- 金融(10001)
- 发(9813)
- 地方经济(9804)
- 银(9756)
- 银行(9744)
- 行(9627)
- 制(9473)
- 数学(9398)
- 数学方法(9329)
- 贸(9058)
- 贸易(9045)
- 易(8689)
- 财(8665)
- 服务(7610)
- 环境(7586)
- 学(7421)
- 技术(7412)
- 机构
- 学院(144495)
- 大学(140852)
- 济(59961)
- 经济(58396)
- 研究(54920)
- 管理(51092)
- 中国(42912)
- 理学(41945)
- 理学院(41391)
- 管理学(40842)
- 管理学院(40546)
- 京(31668)
- 科学(31508)
- 财(28291)
- 所(28115)
- 研究所(24978)
- 中心(24950)
- 江(24109)
- 农(23819)
- 范(22850)
- 师范(22659)
- 北京(20987)
- 财经(20987)
- 州(20034)
- 院(19889)
- 经(18959)
- 业大(18111)
- 农业(18088)
- 师范大学(18007)
- 经济学(17852)
- 基金
- 项目(89693)
- 研究(72343)
- 科学(69854)
- 基金(60601)
- 家(51758)
- 国家(51207)
- 社会(44504)
- 科学基金(43326)
- 社会科(42067)
- 社会科学(42058)
- 省(37132)
- 教育(33393)
- 编号(31669)
- 基金项目(31554)
- 划(30366)
- 成果(27010)
- 发(26414)
- 自然(24511)
- 资助(24283)
- 自然科(23895)
- 自然科学(23891)
- 自然科学基金(23451)
- 课题(22942)
- 发展(21959)
- 展(21548)
- 重点(20647)
- 部(19368)
- 年(19306)
- 创(19039)
- 项目编号(18807)
共检索到245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红 彭玉麒
专业服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法律、财务会计、审计、税收、咨询、管理、人力资源、建筑工程设计咨询、城市规划、市场调查、认证等服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吸纳高端人才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发展专业服务,对于实现服务贸易结构优化,提高服务业人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德国专业服务十分发达,全球竞争优势突出,其发展经验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琪
当前中国高碳能源的利用仍较多、高耗能产业仍是产业主体、能源消耗处于不断增长阶段。而德国在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及发展、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低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已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因此,中国可借鉴德国经验,确保立法先行,提前做好发展战略规划,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全社会倡导低碳消费的理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思源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德国是世界上发展循环经济较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综合型农业发展模式是欧洲国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对德国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政策体系、选择合适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科技研发与推广、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段志雄
英国发展风险投资业的经验与启示段志雄中国驻英使馆科技处综观全球风险投资业,北美的风险投资业最发达,其风险资本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0.57%;欧洲次之,为0.23%;亚太地区最末,为0.09%。而在欧洲,英国的风险投资业是最发达的,英国的风险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卫 高桂芳
一些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序列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一直在一万美元以下徘徊。日本和韩国的成功经验在于:通过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彻底转型,较好完成了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有效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增长,在较短时间内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俞鸿雁
本文旨在阐述发展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性和根本目的以及信息服务业在整个信息产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并通过介绍日本、美国在发展信息服务业方面成功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作法 ,以期对发展我国信息服务业给以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日本 美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佳钰 董克用
德国是国际上首个推出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国家,其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20余年来,有经验也仍有不足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为了保障老年人收入水平、夯实国民养老财富积累,2022年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实施。截至2023年3月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3324万人,制度建设已初显成效。
关键词:
德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苗苗
新世纪以来,德国政府不断细化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积极通过立法确定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标准和规范,并采取上网优先、保障补贴、加大投资等举措进行政策扶植和推动相关科技创新。德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德国电力总消费量中所占比重已近30%,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田原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美国医疗检测仪器、日本工业机器人和德国印刷机等产业均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注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进步,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政府产业政策应重点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并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持。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产业转型升级 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斌
文章从监管制度、组织形式、交易和清算安排等方面系统地回顾了德国外汇市场发展的总体情况,指出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形成互补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强化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和市场主体的内控机制、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和提升国内在系统研发上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来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国内外汇市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正胞 胡敏
德国高校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有效的科技与市场协同,以及所构建的三位一体创新体系、三赢的良性循环机制和合理的创新激励政策与法律体系。我国需要结合高等教育系统与产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科技与市场的协同方式,落实顶层设计意图,区分不同类型高校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功能,完善技术转让激励机制,并在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路径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
德国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路径突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玉福
德国土地整理在发展历程中重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完善的法制体系,强调规划管控,注重多方参与和基础资料建设。实践证明,德国土地整理在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议借鉴德国土地整理经验,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依靠创新机制、健全法制来推动土地整治健康发展,同时注重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土地整治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发展 创新机制 德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田原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美国医疗检测仪器、日本工业机器人和德国印刷机等产业均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注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进步,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格局。政府产业政策应重点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并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持。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产业转型升级 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荣国 王英 雷家珩 江铃
本文介绍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了德国高等教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单一的精英教育发展为多层次办学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高职教育近20年来由于快速发展而忽视了内涵建设,大多数高职院校沿用大学办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对照德国经验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设置专业,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注重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并制定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要实习基地的机制,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元制”教学 国外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