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5)
- 2023(13102)
- 2022(10526)
- 2021(9896)
- 2020(8359)
- 2019(18704)
- 2018(18760)
- 2017(34180)
- 2016(19837)
- 2015(22414)
- 2014(22418)
- 2013(21458)
- 2012(19434)
- 2011(17265)
- 2010(17922)
- 2009(16741)
- 2008(17144)
- 2007(15878)
- 2006(14347)
- 2005(13601)
- 学科
- 业(87176)
- 企(82061)
- 企业(82061)
- 管理(79801)
- 济(71187)
- 经济(71063)
- 财(32118)
- 业经(28469)
- 方法(28381)
- 农(24766)
- 务(23913)
- 财务(23879)
- 财务管理(23843)
- 中国(23344)
- 制(22858)
- 企业财务(22641)
- 教育(20768)
- 数学(19930)
- 数学方法(19746)
- 理论(18747)
- 技术(18618)
- 农业(17667)
- 体(16878)
- 划(15995)
- 策(15993)
- 体制(14882)
- 和(14366)
- 学(13758)
- 经营(13458)
- 银(12823)
- 机构
- 学院(273974)
- 大学(272350)
- 管理(106214)
- 济(106006)
- 经济(103489)
- 研究(89027)
- 理学(88767)
- 理学院(87750)
- 管理学(86576)
- 管理学院(85993)
- 中国(68521)
- 京(59167)
- 财(57939)
- 科学(50849)
- 江(46575)
- 所(44247)
- 财经(43527)
- 范(41561)
- 农(41389)
- 师范(41242)
- 中心(40515)
- 经(39355)
- 研究所(39230)
- 北京(37925)
- 州(35675)
- 教育(35299)
- 业大(35298)
- 师范大学(33270)
- 院(32329)
- 农业(32081)
- 基金
- 项目(167793)
- 科学(136095)
- 研究(132301)
- 基金(120119)
- 家(101998)
- 国家(100899)
- 科学基金(88594)
- 社会(82503)
- 社会科(77869)
- 社会科学(77850)
- 教育(68110)
- 省(67869)
- 基金项目(62924)
- 划(57527)
- 编号(55922)
- 自然(55683)
- 自然科(54357)
- 自然科学(54346)
- 自然科学基金(53471)
- 资助(47730)
- 成果(47101)
- 课题(41759)
- 重点(39304)
- 部(39234)
- 创(37943)
- 制(37560)
- 发(36757)
- 业(36487)
- 性(35459)
- 教育部(34696)
- 期刊
- 济(129507)
- 经济(129507)
- 研究(92536)
- 中国(68345)
- 教育(59143)
- 财(52164)
- 管理(47646)
- 农(38605)
- 科学(35108)
- 学报(34358)
- 技术(30791)
- 大学(28754)
- 融(26568)
- 金融(26568)
- 农业(26053)
- 学学(25745)
- 财经(22889)
- 业经(22324)
- 经(19810)
- 经济研究(18815)
- 业(17659)
- 职业(17325)
- 财会(15966)
- 问题(15861)
- 技术经济(14550)
- 会计(14459)
- 现代(13777)
- 坛(12594)
- 论坛(12594)
- 世界(12064)
共检索到440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荣艳红 刘义国
企业方管理结构是德国双元职业教育制度的核心,双元职业教育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企业方管理结构功能的发挥。双元制企业方管理结构是由联邦管理机构、商会和企业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众多管理机构组成的。企业方管理结构是德国古老的行会学徒制度与国家力量结合的产物,其中,1897年《手工业法》确保了行会力量对学徒制度的继续管理,1969年《职业培训法案》则为该制度增添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内容。企业方管理结构具有国家力量宏观引导和规范、行业实施自主管理、大小事务共同协商的特征;企业方管理结构在激励企业开展学徒培训、规范企业培训行为和确保企业培训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德泉
双元制是德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能把德国经济的发展完全归功于双元制。双元制与业务过程导向的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单向促进关系;德国双元制在培养操作技能的同时,十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公民道德教育;双元制并不取决于行政命令和法律规定,而是取决于企业的自觉自愿参与。
关键词:
双元制 业务过程导向 公民道德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杨勇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分轨并没有导致职业教育地位低下;双元制为德国的社会公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其所谓刻板不灵活、是社会文化再生产和阶级复制的工具、投资过高的批评是片面的;双元制的确对女性有不公平之处,但这有着深刻的观念、历史和职业差异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不公平正在逐渐改善。
关键词:
双元制 社会公平 社会流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框架是法律依据下的政府协调。联邦文化与教育部长联合会、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州政府学校发展研究所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政府管理主体。在联邦层面,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依法管理与合作管理上;在州政府层面,体现在对相关部门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上;在培训层面,体现在培训过程的步骤化与协调化,以及对培训过程和结果的质量监督上,这些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为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职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机制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培训内容和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通过对德国《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两个文本的分析,发现德国国家承认的教育与培训职业的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确定的。德国从国家层面制定《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企业依据《企业培训条例》制定企业培训大纲与学校依据《学校框架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教学大纲实现企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
关键词:
双元制 培训内容 教学内容 协调机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徐兰 肖斌
企业主体型职业教育是职教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借鉴德国双元制在实践过程中围绕学生技能训练所形成的经验和制度设计,从多元主体参与、多方主体协作、多维经费保障和多向融通技能证书等维度构建起我国企业主体型职业教育的框架体系,逐步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项互联立交桥”模式,从而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和技术积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周静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内容以"职业教育条例"为基础,职业学校教育内容以"框架教学计划"为基础。两个学习地点的培养内容在国家层面、机构层面和教学层面实现了协调一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协调的法律基础、协调机制、专业设置与更新机制、培养目标与内容设计、业务流程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思想为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如何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职业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的对接提供了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聪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对国家、对企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德国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受到企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影响,而且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配比、企业人员流动性状况以及经济景气等因素都影响着德国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参与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卿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行的是一种"多元合作、企业主导、外部支撑"的办学体制。这一办学体制的形成与德国的历史、文化和法治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看,我国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重新理解"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概念;将"多元合作"而不是"多元化"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关键词:
德国 双元制职业教育 办学体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松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组织雇员代表、雇主代表和行会等单位共同制定。专业制定的同时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训大纲及考试要求。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体现职业教育专业特性、具有严格规范和相对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
关键词:
双元制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培训职业 德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亚微 陆明克
战后德国经济的起飞源于其强大而完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双元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核心,它以其精致严密的系统支撑了德国职业教育大厦。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评价监测体系等方面组成。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 质量保障 质量管理认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杨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学徒培训岗位的减少和学徒学历结构的变化,给中学学业不佳者带来了不公平;学徒培训从集体模式向分散模式的转变,损害了中小企业和学徒的利益;女性在职业领域和职业教育的选择上遭受歧视和不公。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应吸取德国双元制的经验和教训,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德国 双元制 教育公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月琴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部分,它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和社会背景,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本文探讨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达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德国 双元制 因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烨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近年来,德国职业教育中的辍学率相对较高,成为一种值得关注和重视的教育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培训方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密切合作为支撑的。研究认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产生辍学现象的原因在于结构性因素、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政策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可采用社会生态方法、理性抉择方法、错配法、人力资本方法和基于能力的方法来预防辍学。
关键词:
德国 双元制 辍学 原因 防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日前,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发布《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数据报告2013》,披露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最新进展。报告提出,双元制仍然是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核心及青年人就业的主要路径。报告指出,2012年,双元制提供344个职业的广泛能力培训。双元制培训项目一般持续三年时间,完成培训后,大部分受训者都作为技能工人直接就业。其中的许多人还会参加后续的继续职业培训。除双元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