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3)
2023(11996)
2022(9683)
2021(8978)
2020(7454)
2019(16663)
2018(16558)
2017(29577)
2016(17589)
2015(20268)
2014(20538)
2013(18980)
2012(17087)
2011(15294)
2010(16070)
2009(14696)
2008(14887)
2007(13789)
2006(12344)
2005(11720)
作者
(45369)
(37916)
(37764)
(35991)
(24235)
(18001)
(17392)
(14476)
(14449)
(13991)
(12824)
(12771)
(12366)
(12088)
(11889)
(11671)
(11473)
(11334)
(11141)
(10644)
(9826)
(9583)
(9171)
(9144)
(8801)
(8671)
(8476)
(8264)
(7552)
(7533)
学科
(78755)
(74283)
企业(74283)
管理(66810)
(61649)
经济(61536)
业经(26870)
(26608)
教育(23441)
方法(23368)
(23201)
中国(21190)
理论(20875)
(20043)
财务(20022)
财务管理(19999)
企业财务(18934)
(18590)
技术(18227)
农业(16744)
教学(16022)
数学(15761)
数学方法(15496)
(14729)
(14273)
(14106)
体制(12825)
(12758)
企业经济(12206)
经营(11778)
机构
学院(243115)
大学(238622)
(91199)
管理(89829)
经济(89102)
理学(76297)
研究(75887)
理学院(75470)
管理学(74310)
管理学院(73797)
中国(54111)
(51227)
(48184)
科学(41622)
(40965)
(40566)
师范(40315)
教育(37983)
财经(36860)
(36780)
(34519)
中心(33640)
(33266)
北京(33074)
研究所(32327)
师范大学(32264)
(31603)
技术(31506)
职业(30163)
业大(29868)
基金
项目(146996)
研究(122559)
科学(118457)
基金(101143)
(83814)
国家(82775)
社会(74524)
科学基金(73304)
社会科(70221)
社会科学(70207)
教育(67093)
(62215)
编号(53730)
基金项目(52692)
(51568)
成果(46194)
自然(43729)
自然科(42747)
自然科学(42737)
自然科学基金(42028)
课题(41718)
资助(39985)
(35080)
(34965)
(34746)
(34488)
重点(34348)
(33114)
(33111)
项目编号(32733)
期刊
(110302)
经济(110302)
研究(85244)
教育(72380)
中国(65485)
(43284)
管理(40448)
(33994)
技术(31460)
学报(27184)
科学(27178)
大学(23943)
农业(23516)
职业(21230)
学学(20683)
(20250)
金融(20250)
业经(20110)
财经(19454)
(16899)
经济研究(15899)
(14814)
技术教育(14089)
职业技术(14089)
职业技术教育(14089)
问题(13568)
财会(13490)
技术经济(12516)
(12392)
论坛(12392)
共检索到388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为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职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机制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培训内容和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通过对德国《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两个文本的分析,发现德国国家承认的教育与培训职业的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确定的。德国从国家层面制定《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企业依据《企业培训条例》制定企业培训大纲与学校依据《学校框架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教学大纲实现企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周静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内容以"职业教育条例"为基础,职业学校教育内容以"框架教学计划"为基础。两个学习地点的培养内容在国家层面、机构层面和教学层面实现了协调一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协调的法律基础、协调机制、专业设置与更新机制、培养目标与内容设计、业务流程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思想为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如何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职业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的对接提供了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日前,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发布《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数据报告2013》,披露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最新进展。报告提出,双元制仍然是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核心及青年人就业的主要路径。报告指出,2012年,双元制提供344个职业的广泛能力培训。双元制培训项目一般持续三年时间,完成培训后,大部分受训者都作为技能工人直接就业。其中的许多人还会参加后续的继续职业培训。除双元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万军梅  唐锋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世界闻名,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而我国正面临"如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德国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动因、企业资格、企业培训条例、培训程序四个方面对"双元制"职业教育展开论述,以提供部分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乐辉  孙程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其教育政策的制定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培训标准界定到企业级的公司培训标准实施都依赖于质量保障体系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内容。双元制德国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形成的这一套符合本国国情和职业发展规律的职业教育模式,为其工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深远的贡献。我国目前正处在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国内的职教质量保证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学生培养发展不够均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师资水平与职业教育水平发展不够匹配,学生专业能力与产业技能对接程度不够稳固等,借鉴德国双元制系统职教体系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荣艳红  刘义国  
企业方管理结构是德国双元职业教育制度的核心,双元职业教育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企业方管理结构功能的发挥。双元制企业方管理结构是由联邦管理机构、商会和企业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众多管理机构组成的。企业方管理结构是德国古老的行会学徒制度与国家力量结合的产物,其中,1897年《手工业法》确保了行会力量对学徒制度的继续管理,1969年《职业培训法案》则为该制度增添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内容。企业方管理结构具有国家力量宏观引导和规范、行业实施自主管理、大小事务共同协商的特征;企业方管理结构在激励企业开展学徒培训、规范企业培训行为和确保企业培训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托马斯·F.雷明顿  曲垠娇  
面对技术快速革新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加快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各国一项日益紧迫的任务。大量学术文献表明目前尚无一个可以使教育、培训和雇佣关系组织起来的理想模式,而三者之间的协调问题很普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寻求适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加速技术升级和应对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俄罗斯一个联邦试点项目在地方实行德国双元制教育的尝试,探讨了该项目在企业、学校、地方与联邦政府机构之间可能创建新型合作关系的条件,结论认为双元制教育在地方得以成功的关键在于州政府的杰出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德泉  
双元制是德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能把德国经济的发展完全归功于双元制。双元制与业务过程导向的企业组织结构是一种共生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单向促进关系;德国双元制在培养操作技能的同时,十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和公民道德教育;双元制并不取决于行政命令和法律规定,而是取决于企业的自觉自愿参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杨勇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分轨并没有导致职业教育地位低下;双元制为德国的社会公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其所谓刻板不灵活、是社会文化再生产和阶级复制的工具、投资过高的批评是片面的;双元制的确对女性有不公平之处,但这有着深刻的观念、历史和职业差异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不公平正在逐渐改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丹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企业通过财力、人力以及心力投入等方式参与职业教育,并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双元制"提供的用工选择平台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核心动力;政府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推力;完善的制度设计与质量体系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中,必须加强制度的系统化设计,以保证系统要素的有效联动;同时,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重视,切实提升校企合作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卿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行的是一种"多元合作、企业主导、外部支撑"的办学体制。这一办学体制的形成与德国的历史、文化和法治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看,我国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重新理解"办学体制多元化"的概念;将"多元合作"而不是"多元化"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琰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框架是法律依据下的政府协调。联邦文化与教育部长联合会、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州政府学校发展研究所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政府管理主体。在联邦层面,政府的作用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依法管理与合作管理上;在州政府层面,体现在对相关部门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上;在培训层面,体现在培训过程的步骤化与协调化,以及对培训过程和结果的质量监督上,这些都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聪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对国家、对企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德国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参与度受到企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影响,而且企业的规模、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配比、企业人员流动性状况以及经济景气等因素都影响着德国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参与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晓天  
跨企业培训中心(berbetriebliches Berufsbildungszentrum,简称櫣BS)是具有鲜明德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而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则是该模式中的一个典型。通过对金属与电子职业培训有限公司的剖析,系统的介绍其在运行机制、教育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期读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种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职业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方面有所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