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9)
2023(3373)
2022(2773)
2021(2592)
2020(2058)
2019(4655)
2018(4326)
2017(8173)
2016(4722)
2015(4921)
2014(4841)
2013(4721)
2012(4244)
2011(3871)
2010(3868)
2009(3573)
2008(3664)
2007(3119)
2006(3062)
2005(2660)
作者
(14438)
(12141)
(12137)
(11550)
(7827)
(6031)
(5331)
(4763)
(4722)
(4346)
(4270)
(4157)
(4043)
(4022)
(3956)
(3881)
(3557)
(3555)
(3549)
(3533)
(3196)
(3103)
(2837)
(2745)
(2716)
(2715)
(2650)
(2579)
(2550)
(2530)
学科
(17705)
经济(17691)
管理(11683)
(10810)
(8570)
企业(8570)
(6161)
方法(5950)
地方(5803)
(5441)
数学(5194)
数学方法(5009)
中国(4627)
(4314)
环境(4295)
业经(4198)
农业(4090)
(3722)
(3548)
(3352)
地方经济(2912)
(2897)
森林(2897)
(2891)
生态(2745)
(2702)
资源(2683)
财务(2678)
财务管理(2674)
(2624)
机构
学院(64269)
大学(63874)
研究(25746)
(23054)
管理(22646)
经济(22187)
理学(18778)
中国(18675)
理学院(18472)
科学(18049)
管理学(18009)
管理学院(17912)
(15563)
(13952)
(13592)
业大(12621)
研究所(12513)
中心(11183)
(10905)
(10675)
(10559)
农业(10352)
北京(10287)
(9790)
(9494)
师范(9421)
(8530)
研究院(8405)
财经(8263)
师范大学(7776)
基金
项目(45686)
科学(35529)
基金(32881)
(30665)
国家(30490)
研究(29988)
科学基金(25365)
(18427)
自然(18292)
社会(18118)
自然科(17804)
自然科学(17801)
基金项目(17688)
自然科学基金(17455)
社会科(17263)
社会科学(17254)
(15771)
资助(13584)
教育(12918)
编号(11362)
重点(10447)
(10041)
计划(9431)
科研(8956)
科技(8899)
(8749)
(8539)
课题(8416)
成果(8395)
创新(8079)
期刊
(29269)
经济(29269)
研究(19829)
中国(13399)
学报(12915)
科学(12468)
(12008)
大学(9838)
学学(9500)
管理(8477)
(8159)
农业(7751)
林业(7673)
业经(5879)
教育(5779)
技术(5712)
资源(5359)
(4927)
金融(4927)
问题(4899)
(4634)
科技(4055)
(3911)
城市(3793)
(3774)
业大(3634)
经济研究(3634)
财经(3584)
现代(3531)
经济问题(3393)
共检索到100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伯望  Klaus von Gadow  
根据德国北部挪威云杉林相邻林分间的特定地理关系,包括林分重心间的距离和共同边界的长度,建立了德国北部挪威云杉林经营的一个空间优化模型,该模型是一种新的空间优化方法。地理数据从G IS中获得并保存到数据库中,数据库还包括林分选项和相应的目标方程值等内容。首先使用了一个由41个林分组成的林班,每个林分21个选项,采用模拟退火的方法来分别和综合优化经济模型、均衡产出模型和空间模型,并将它们的结果方案与具最大净现值的方案进行比较。当均衡产出和空间2个组成部分逐一加入到目标方程后,它们显著地改进了结果方案,而经济目标只有中等程度的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伯望  Klaus.von Gadow  Frantiek Vilko  Sofía Sánchez Orois  
可持续森林经营理论为中期林业计划和收获调整提供了丰富的模型选择,其不同的方法可应用于各种特定的场合和不同经营类型。本文简要回顾了传统的森林计划方法,一种称为“多林分发展”的概念可以用于任意的经营系统,这个概念把森林看作由一系列林分组成,在每一个林分中可以预先制定多种经营措施的选项,每种选项都可以通过木材或其它产品以及消耗的资源计算出一个目标值。这种简单的概念可以应用到大量的不同森林经营场合,它为森林经营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森林措施和评价森林经营计划提供方法。在本研究中,以德国北部一片包括21个小班的挪威云杉林班的一个中期计划为例,说明“多林分发展”这一经营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每个小班具有不同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彦辉  Peter Rademacher  Horst Flster  
对取自德国Solling的挪威云杉林的不同枯枝落叶层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浸提实验 ,结果表明 ,枯落物分解程度、水∶物的比值和浸提液pH值都是元素浸提的主要控制因素。多数阳离子的浸提受到H+交换机制的很大影响 ,较低的pH值会导致较高的浸提量 ;而较高的pH值和稀释作用导致的pH值升高会导致较低的浸提量。在水∶物的比值增加到某一数值之前 ,水∶物的比值增加会导致浸提液内元素浓度与枯落物元素含量的新平衡 ,并导致浸提量增大。另外一方面 ,水∶物的比值增加导致的pH值升高会成为新的限制因素 ,导致较低的浸提量 ,尤其对于 2、3价阳离子。这两种作用机制的复合效应使浸提量与水∶物的比值的关系曲线非常复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彦辉  Peterrademacher  
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含水量和温度对富含NH+4的严重酸化挪威云杉林枯枝落叶层物质饱和浸提液pH值的影响,包括未分解层OL、半分解层OF和已分解层OH,在为期1a的实验期间内没有元素的输入、淋失和根系吸收,但可相对自由地进行气体交换。实验分4个水分处理(从几乎风干到各种被分解物的饱和含水量)和3个温度处理(年均温度分别为11.6、12.3、14.5℃)。干旱使枯枝落叶浸提液pH值明显下降,极端干旱条件下H+饱和浸提量为初始值的2.2~2.7倍。为避免pH值急剧下降,枯枝落叶层的含水饱和度应维持在60%~80%。如果OL的含水饱和度小于30%,OF和OH小于50%,则浸提液pH值低于初始值。干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Dietrich Ewald  胡建军  
本文报道了挪威云杉 (Piceaabies)和杂种落叶松 (Larixdeciduas×L .kaempferi)人工授粉种子诱导胚性细胞系及植株的再生。挪威云杉在德国SaxonOre山区被选为对空气污染有抗性的树种并种植在位于Waldsieversdorf的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所的种植园中。对挪威云杉测试了几个不同亲本组合的种子形成胚性细胞系的能力。这些云杉种子于 1992 0 1采收 ,含有干燥的成熟合子胚。作为对照 ,相同的亲本组合云杉种子于1993 0 8和 1998 0 8采收 ,合子胚处于成熟中。杂种落叶松则只有一个人工授粉组合 ,大田试验证实幼苗生长良好。分别于 1995和 19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蓉  林波  刘庆  
为阐明林窗和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的作用,在川西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制造林窗(40m2)。通过对林窗环境因子进行动态监测,并跟踪调查天然下种、人工播种和去凋落物播种3种方式的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情况,以及进行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影响的室内观察,对林窗与凋落物对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窗环境具有异质性;林窗位置以及播种方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都有影响,天然下种(2.75株·m-2)和去凋落物播种(21.25株·m-2)均在林窗中心幼苗萌发数量最多,人工播种(10.75株·m-2)在林窗边缘种子萌发数量多;靠近林窗中心位置幼苗死亡率略低;3种播种方式以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云  潘存德  李明辉  侯世全  孙丹峰  刘云慧  
通过对天山云杉林中 30个林冠空隙的调查 ,研究了新疆天山云杉林林冠空隙的基本特征和影响林冠空隙内幼苗更新的因子 .结果表明 ,本研究范围内 ,天山云杉林扩展林冠空隙 (EG)的面积在 5 0 .81~ 2 98.0 5m2 之间 ,其中以 4 0~ 1 6 0m2 所占比例较大 ;实际林冠空隙 (CG)的面积大多在 1 1 .37~ 1 83.39m2 之间 ,其中以小于 80m2 所占比例较大 ;CG EG值大多在 0 .4~ 0 .6之间 ,大多数林隙的形状近似于圆形 ,都接近于 1 ;林冠空隙有 1 0种形成方式 ,其中以伐倒和伐倒 +掘根风倒的方式最多 ;林冠空隙开敞度大多分布在 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垚  盛基峰  于美佳  段少荣  叶彦辉  韩艳英  
【目的】粗木质残体(CWD)是林芝云杉林中重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组成要素,其储量特征是研究CWD的基础。采用国际上统一的分类标准对林芝云杉林CWD进行分类并调查其储量和影响因素,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果比较,利于整合和完善全球CWD数据。【方法】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岗乡云杉林自然保护区内内设置1 hm~(2)样方,对样方内环境因子、CWD类型、分解等级和径级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对CWD储量的影响。【结果】林芝云杉林内CWD的密度、体积和储量分别为191 株/hm~(2),261.966 m~(3)/hm~(2)、80.72 t/hm~(2)。林内主要以10~20、20~30、30~40 cm径级倒木分布为主,CWD总体径级储量顺序为:大径级(61.25%)>中径级(28.55%)>小径级(10.20%);分解等级以Ⅱ、Ⅲ等级为主。不同分解等级CWD储量变化为:Ⅱ>Ⅲ>Ⅰ>Ⅳ>Ⅴ,倒木储量与CWD总体变化规律一致,枯立木和大枝储量分布为:Ⅱ>Ⅰ>Ⅲ>Ⅳ>Ⅴ,树桩密度较小,主要为Ⅰ级。林内倒木、枯立木、大枝和树桩储量分别为77.26、2.78、0.31和0.37 t/hm~(2)。其中倒木在密度、体积和储量中占比最高,是CWD的主要贡献者,构成林芝云杉林CWD的主体。【结论】林芝云杉林CWD储量与全球针叶林CWD储量的平均值相近,可能与藏东南的水热条件、树种组成、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规律等因素相关。本文通过对藏东南林芝云杉林CWD的研究可为藏东南云杉林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有奎  杨全生  倪自银  蒋志成  刘勋才  王零  
采取以线路调查为主,踏查与详查、人工采集与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中不同林层的昆虫分别进行了采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中植食性昆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结构,根据林分的垂直结构和昆虫寄生、取食树木组织部位可划分为6个群落,其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928种),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约780种),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117种),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66种)、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38种)、花与种实昆虫群落(14种)。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花与种实昆虫群落、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虎  慈龙骏  方建国  陈冬花  刘玉锋  
选取新疆西天山为监测区,建立云杉林生物量遥感模型。基于遥感和地面调查数据提取西天山不同年龄阶段云杉林信息,对西天山云杉林生物量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分析1986、1996及2007年3期森林生物量监测数据,对西天山云杉林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变化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20年间西天山云杉林总体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42.73t·hm-2,全林区云杉林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呈现出前期(1986—1996年)减少、后期(1996—2007年)增加、总体略有下降的特点。1986年西天山云杉林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为143.165t.hm-2,1996年下降到141.875t·hm-2,2007年又恢复到143.15t·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志斌  赵文智  张立杰  刘鹄  张智慧  
以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以采伐干扰事件后形成的次生林的林分密度、林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树木年轮等为数据基础,采用地统计和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从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反演采伐干扰事件和森林群落的演替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采伐干扰事件后,林分密度呈指数曲线增加(y=237e0.14x,R2=0.97),采伐30a后,林分密度从256株.hm-2增加到1.697万株.hm-2;恢复过程中并无其他树种出现,只是青海云杉林的密度、空间分布格局和林木生长速度发生变化,这表明对于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来说,采伐干扰事件并不会为其他树种成功入侵创造机会;树木年轮分析表明,在9~20a的时间尺度上,采伐干扰事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梦婷  王振锡  王雅佩  李擎  师玉霞  
[目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划分新疆天山云杉林群落类型,定量分析天山云杉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及采伐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资源恢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对天山云杉林群落进行群落划分,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对其群落类型进行排序,定量分析森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关系。[结果](1)TWINSPAN将47个森林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14个群落类型;(2)RD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坡度环境因子及森林采伐干扰因子是影响天山云杉群落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3)因子分离显示出环境变量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达33.9%,采伐强度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占5%,两者共同解释率为17.9%,未解释的部分占43.2%。未能解释的部分主要包括群落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他干扰等因素造成。[结论]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林林区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有14个森林群落类型,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共同控制,并且二者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森林采伐干扰的强弱是新疆天山云杉林可持续经营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甲荣  肖斌  陈海滨  刘满堂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of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s for spruce forest in Qinling Mountain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ison of Chinese spruce( Picea asperata ) forests at different stag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seed sources and a little nu...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逍虎  赵维俊  闫春鸣  任小凤  武龙庆  薛春  芦倩  张瑞浩  
【目的】研究青海云杉林更新苗和成树的两个重要参数密度和高度的空间异质性程度与变异尺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利用国家级祁连山森林生态站已建立的340 m×300 m青海云杉林动态监测样地,进行更新苗和成树数量和高度的调查,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密度和高度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1)样地更新苗和成树密度的均值分别是5 762和2 016株·hm-2,对应的高度均值分别是0.30和8.79 m。更新苗密度和高度的变异属强变异,而成树密度和高度的变异属中等变异。2)样地更新苗和成树密度的变异函数值可用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描述,变程分别为73.10和45.60 m。更新苗密度空间依赖性较强,而成树密度空间依赖性较小。东北—西南方向上是更新苗密度分布的优势格局,全方位上是成树密度分布的优势格局。更新苗密度斑块之间的连接程度低,成树密度斑块间的连接程度较高。3)样地更新苗高度的变异函数值可用指数模型描述和球状模型描述,变程分别为47.40和23.90 m。东北—西南方向上是更新苗高度分布的优势格局,南北方向上是成树高度分布的优势格局。更新苗高度斑块之间的连接程度低,成树高度斑块间的连接程度较高。【结论】青海云杉林更新苗和成树密度和高度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有助于解释青海云杉林种群动态背后的潜在规律性,有望为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退化的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植被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翁红雅  
挪威绩效审计是从上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一系列的法律依据为其提供了发展的土壤。挪威《政府账目审计法》第1a款规定公署应对政府当局的处理情况进行控制;《审计条例》第5.4款要求公署必须特别监督政府“是否在谨慎的职业判断及充分考虑了财务管理原则的基础上执行预算的”。在考虑了第七号文件(1972-73)中涉及到的议会对政府行政的监督权,议会采纳了关于公署审计职权应扩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