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7)
2023(18619)
2022(15352)
2021(14393)
2020(11895)
2019(26986)
2018(26663)
2017(51008)
2016(27221)
2015(30412)
2014(30065)
2013(29886)
2012(27458)
2011(24731)
2010(24734)
2009(22975)
2008(22726)
2007(20158)
2006(17802)
2005(16436)
作者
(75044)
(62446)
(62114)
(59122)
(39914)
(29441)
(28332)
(24233)
(23921)
(22149)
(21485)
(21056)
(19804)
(19776)
(19322)
(19028)
(18612)
(17982)
(17930)
(17883)
(15531)
(15135)
(14968)
(14384)
(14078)
(13928)
(13868)
(13668)
(12428)
(12249)
学科
(121857)
经济(121688)
(97725)
管理(91853)
(85622)
企业(85622)
方法(48952)
数学(39869)
数学方法(39413)
(36416)
(36063)
中国(35882)
业经(34644)
(27609)
地方(25812)
农业(24849)
(24256)
财务(24201)
财务管理(24156)
企业财务(22927)
(22598)
贸易(22579)
(21992)
技术(21491)
(20321)
(20307)
银行(20287)
(19751)
(19584)
(19430)
机构
学院(385232)
大学(382630)
(169868)
经济(166700)
管理(153034)
研究(130632)
理学(130459)
理学院(129096)
管理学(127359)
管理学院(126592)
中国(104648)
(81468)
(81081)
科学(72946)
(63478)
财经(63139)
中心(60137)
(58636)
(58520)
(57462)
研究所(56594)
经济学(52248)
北京(51781)
业大(50756)
(48662)
师范(48243)
(47661)
经济学院(46925)
财经大学(46719)
(46083)
基金
项目(249746)
科学(200756)
研究(188390)
基金(184484)
(158259)
国家(156865)
科学基金(137358)
社会(123969)
社会科(117720)
社会科学(117697)
基金项目(96602)
(95787)
教育(86054)
自然(85578)
自然科(83646)
自然科学(83626)
自然科学基金(82187)
(80445)
编号(75460)
资助(74675)
成果(61101)
(57331)
(56919)
重点(55669)
(54490)
国家社会(52310)
课题(51885)
(51151)
创新(50326)
教育部(49891)
期刊
(195058)
经济(195058)
研究(120863)
中国(81588)
(65793)
管理(63403)
(55460)
科学(51416)
学报(49401)
(40947)
金融(40947)
教育(40520)
大学(40284)
农业(38015)
学学(37767)
技术(36224)
业经(32520)
财经(32086)
经济研究(30883)
(27704)
问题(25457)
(22394)
(21189)
技术经济(20575)
世界(20236)
国际(19034)
现代(18886)
商业(17405)
财会(17078)
统计(17005)
共检索到597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崔静  
二战后德国制造业迅猛发展,成为其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时,德国更是率先提出了"工业4.0",即全面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一体,被称为人类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呼之欲出。同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旨在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把中国打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强国。借鉴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发展经验,对促进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朝先  王宏霞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华  
中国制造2025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规划之一,《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不仅为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具体行动提供了坐标系,也描绘了路线图。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整体框架下,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可从四个方面展开,即通过对接需求的专业布局推进高职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通过确立人文引领的核心素养实现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通过完善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推动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过程创新,以及通过制度自觉的生态治理促进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依杭  鞠颂东  
从全球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物流业发展又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制造大国和强国,德国制造业出口对其经济增长贡献占2/3,而德国发达的物流业,对推动其制造业国际化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德国的物流业竞争力全球排名第一,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制造业进行业务流程改造,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进而增强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国际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孟祺  
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工业已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回顾了德国产业升级的路径,总结了德国推动产业升级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我国所面临的产业升级模式选择和自主创新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对未来我国推动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芹  王宇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新型制造业体系,佛山市是我国制造业发达城市,也是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通过对佛山市制造业的评价探析我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评价指标,结合既往研究文献和数据可得性,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佛山市新型制造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佛山市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能源节约能力、环境保护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态势向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荣宏庆  
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它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点把握与政策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美、日、德、英四个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各有自己的模式,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从中比较分析探索出一般规律,获得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贺俊  
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困境和挑战,不仅要求中国政府和企业充分吸收和学习发达工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制度、政策安排和共性创新实践,更要求中国从自身独特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文化特征出发,构建并不断提升其独特的制造业核心能力。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显示,任何工业强国都具有不易模仿、不易扩散的核心技术能力,而能够促成后发国家跃升成为工业强国的制度安排,必然要与该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相匹配。与核心技术能力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既具有发达工业国家制度安排的一般性,更具有路径依赖和一国独特能力所决定的异质性,而只有制度安排中的那些异质性成分才能构成工业强国的组织能力,并与技术能力一起在具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阳晓伟  闭明雄  
目前我国制造业还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以及国际知名品牌占有率低,加上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使得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打破制造业发展困局的必经之路。而德国凭借高效率的教育体系、科研体系,以及借助工业4.0强化政产学研之间的分工协作,建立了强大的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章的研究表明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参与工业4.0,完善高校教育体系和促进政产学研分工协作,以提升制造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厚双  盛新宇  
作为典型制造强国,德国经验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有显著参考意义。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指标工具,对德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问题进行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较低,分工地位不高,产业处在价值链下游加工制造环节;相对参与度较高的行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同样偏低,并愈发靠近加工制造环节。但价值链分工的结果却不同,德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后,单位增加值创造能力强,制造业总体及大多数行业保持高竞争力,产业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德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征与德国专注于制造分工、德国老牌工业强国基础支撑的高端制造模式、大批量定制模式以及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中国应当借鉴德国经验,发挥好已有比较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重点推动优势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价值增值,实现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与加工制造环节的高端化,促进本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国高  王昱博  
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基于1999—2016年OECD国家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税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检验了不同发展特征下环境税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征收环境税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化解产能过剩。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环境税主要通过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来提高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并且后者作用要大于前者,将总体环境税细分为能源税和交通运输税,重新估计模型发现同样结论。通过对OECD国家进行分类研究还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效率相对较高的国家中,环境税对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强。研究结论不仅为我国环境税未来发展及其适用环境探明努力方向,而且为利用环境硬约束缓解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供给体系调整进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科  
"山寨手机"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主体——中小企业的普遍生存状态。对"山寨手机"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来源以及面临的发展困境。本文从产业组织形式的角度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山寨手机"产业生产方式的特点,模块化生产方式有效地整合了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后提出"山寨手机"的模块化生产方式在政府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将导致同质化的低水平竞争,因此迫切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政府的规范。最后得出"山寨手机"产业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维津  梁宇栋  张文健  文婷  
2017年5月8日,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服务好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由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中国制造2025·现代职业教育·装备制造业产教对接会——暨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成立大会"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